道德經品讀第50章 既然生死由命富貴在天,我們為什麼還要努力?

【原文】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於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sì)虎,人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用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道德經品讀第50章 既然生死由命富貴在天,我們為什麼還要努力?

【感悟】

生與死,年輕時根本就不會去思考的問題;我們的教育,也自始至終迴避著這個沉重的話題,然而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或早或晚,每個人最終都會走向這個結局。

曾經,我不認為生死由命,我相信人定勝天。一路走來,拼命工作、拼命學習、以為憑藉一己之力,就可以實現自己的理想。

這幾年發現,我應該修正我的想法,生死由命,富貴在天是對的。有時候你刻意強求,不是你的,你再努力再爭取,即使你得到了,最終你還會失去;命不該你得的,你永遠都得不到;該你得的,彎彎繞繞,曲曲折折,最後一定會讓你得到。

那既然說一切由命,那我們就什麼都不做,等著接受或失去好了,為什麼還要努力,為什麼還要辛苦?這個問題曾經困擾了我很久,即使有答案,還是如霧裡看花、水中望月。


道德經品讀第50章 既然生死由命富貴在天,我們為什麼還要努力?


幸運的是,老子在這一章,給出瞭解答,由此解開了我一直以來的困惑。

老子認為,人的壽命,如果能夠自然生、自然死,那麼有百分之三十的人天生長壽;百分之三十天生短命,還有百分之三十本來可以活得長久,但是自己“作死”,由長壽變為短命。剩下百分之十,是善於養生的、命不該絕的、大難不死的,連戰爭、意外、野獸都傷不了他。

這說明,大概有百分之六十的人,自然生、自然死,生死由命,生下來就決定了能夠活多久,而另外百分之四十的人,生命則掌握在自己手上。

最讓人震撼的是“人之生,動之於死地”這句話。

這百分之三十的人,原本可以長壽,但是由於自己的妄念、妄為而導致早亡。這裡所說的“妄念、妄為”,指的是過分的貪慾,過分的執著、過分的計較。

人一旦陷入慾望的泥潭,有了名想要利,有了利還想要貴,有了貴還想永遠,慾望無極限,結果痛苦煩惱不斷,爭奪競爭不斷,名利得到了,身體搞垮了,或者名譽損減了,品質墮落了。

現在的人,熬夜、看手機、作息不規律、喝酒抽菸、縱慾無度,垃圾食品、捕食野生動物等等,這些行為都是“動之死地”,一動,就把自己置之死地了,換句話說,就是自己“作死”。

也許他們中有些人,本來就是長壽的,可是卻最終早早謝幕。

還有的人,他們只知道勞作而不知道停歇,只知道說話而不知道緘默,只知道思考而不知道取捨,只知道縱慾不知道收斂,只知道攫取不知道付出……這種種行為都會耗損人的精力,減少人的壽命。


那百分之十“善攝生”的人,是怎麼做的呢,不是買保健品、不是過度養生,不是逆來順受、無所作為,不是貪圖安逸,坐等花開,而是內心要戒除貪念,善待眾生。


工作,勤學苦練、努力拼搏,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才幹,相信有為才有未,要敢於擔當,盡職盡責;生活,扮好每個“角色”,成為一個好學生、好員工、好家長、好子女、好朋友,行動上盡力盡心,至於結果,則隨遇而安,順其自然,這樣,就能使生命生生不息,一個人,就能獲得長久的、高質的人生。


道德經品讀第50章 既然生死由命富貴在天,我們為什麼還要努力?


我們追求的是生命的過程,而不是單純的“長度”,長壽也可以從品質上來看待,即使一個人只活了五十年,可是他的人生豐富到足以抵上別人的一百年,那其實他的壽命就是一百歲。

人的本性就應該無所謂生死,把它置身於自我之外就是生,執著於自我就是死。我們的人生過程裡,有豐富的內容、有努力的過程、有富含內蘊的各種體驗,那才是真的生命;利用外界的物質來滋養自己,只是維持生命、延長壽命而已;而用慾望、名利、財富、享樂來傷害自己,就是“動之於死地”。

道德經品讀第50章 既然生死由命富貴在天,我們為什麼還要努力?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們要努力奮鬥、堅持爭取,還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屬於哪一類,是天生短命,還是天生長壽的呢?


假如有一種魔法,能讓你看到你的壽數、你的經歷、你的奮鬥,你的結局,你知道你以後的全部,就如穿越劇,生活早早被“劇透”,那你的生活還有意思嗎?我想我是寧願不知道自己的命的,因為未知,才更好奇,才更有意義。

更何況,本來就沒有“魔法”,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去努力、去拼博、去爭取,需要認真學習,努力工作,需要日日體悟修行,過好每一天每一刻,爭取做那百分之十“刀槍不入”、“大難不死”“富貴長命”的人,即使不能,那麼,自然生、自然死,好好享受、體驗那個過程,那也不錯啊。

【譯文】

人從生下來一直到死,長壽的有十分之三;短命而亡的有十分之三;生下後本來可以活得長久,但自己走向死路的也佔十分之三。這是什麼緣故呢?是因為求生太過度了,酒肉饜飽,奉養過厚了。


曾聽說善於養生的人,在陸地行走遇不到犀牛和猛虎,在戰爭中不會受到殺傷。犀牛雖兇,卻對其無法用它的角;老虎雖猛,卻對其無法利用它的爪;兵刃雖鋒利,卻對其無法施用它的鋒芒利刃。這是什麼緣故呢?因為他沒有進入死亡的領域。



大家好,我是拂塵記,寫日常感悟,聊親子日常,拂生活塵埃,感人間之愛。

品讀道德經,雲端共說道!私聊加圈,一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