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菜根譚》,學習古人教育子女的經驗之談

《菜根譚》,明代隱士洪應明所著,其內容為一句句格言短句組成。涉及處世、心態、治國等方方面面,不僅影響了古人,到了現代,仍極具閱讀價值。時常讀之,能讓人平心靜氣,多多思考人生智慧。

下一代的教育,是為人父母者,最為關心的話題。而古人又是如何看待的呢?今天,小編我給大家帶來《菜根譚》中,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一起來學習古人教育子女的經驗之談。

品讀《菜根譚》,學習古人教育子女的經驗之談

重視幼年教育:子女是大人的雛形

子弟者,大人之胚胎,秀才者,士夫之胚胎。此時若火力不到,陶鑄不純,他日涉世立朝,終難成個令器。

我認為這段話的意思主要是闡述了,幼年教育的重要性。作者在此處用了與生活中很貼切的比喻。子女,就是大人的雛形。而秀才學子,則是官員的雛形。如果在早期的時候,沒有達到磨練的火候,那麼就像火力不夠的陶鑄一樣,將會含有雜質,有朝一日走上社會,或者做官,終將難成大器。

品讀《菜根譚》,學習古人教育子女的經驗之談

也就是說,如果在一開始,就沒有給到孩子一個正確的引導,那麼,將會給孩子未來的發展帶去很大的不利影響。有句話叫:“父母,是孩子一生的老師”。我認為相比於學校教育而言,家庭教育實際上應該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畢竟,我想孩子們在走進校園之前,看到的、面對的,就是自己的長輩。所以,作為長輩,要時刻謹記,自己的言行舉止是否會帶去不好的影響。如果真的有,又該想什麼辦法,既能讓子女接受,又能很好地引導他們。

品讀《菜根譚》,學習古人教育子女的經驗之談

然而遺憾的是,在我們當代社會中,有許多人,在還沒有懂事明理的時候,就已經為人父母。往往容易錯過幼年教育。那些因生活所迫的父母,不得已讓自己的孩子做了留守兒童,沒有好好陪伴孩子的幼年時光。所以,為了孩子的將來,還是要多多在早期教育上費心。我想,古人尚且如此重視早期教育,更何況我們今人呢?

品讀《菜根譚》,學習古人教育子女的經驗之談

教育子女需謹慎交友:嚴出入,謹交遊

教弟子如養閨女,最要嚴出入、謹交遊。若一接近匪人,是清靜田種下一不淨的種子,便終身難植嘉禾矣。

我認為這段話主要闡述了,應該引導子女怎樣結交朋友。教導孩子,就該像養閨女似的謹慎,尤其是要對他的出行要格外注意,還要教導他們需要謹慎交友。因為這些孩子,一旦被壞人帶壞,那就像在潔淨的田中,撒下了不乾淨的種子,最終很難有出息。

品讀《菜根譚》,學習古人教育子女的經驗之談

當人還是一個嬰兒的時候,十分需要大人的精心呵護,才能茁壯成長。而隨著年齡的逐漸增長,漸漸明事理的時候,朋友就是很關鍵的因素。而長輩,是最能影響其價值觀的人。

雖說我也不太認同要像古代養閨女那樣管束孩子,但至少,可以在孩子選擇朋友時,多多觀察,及時給予引導。畢竟,在現實生活中,有太多因為交友不慎而遺憾終生的例子。

品讀《菜根譚》,學習古人教育子女的經驗之談

我想,大家都聽過孟母三遷的故事。一般來說,古人都有安土重遷的思想,為何孟母一定要遷居呢?就是為了創造一個良好的外界環境。因為,她深深地明白,在孩子尚且不太懂事之時,外界因素對孩子的影響是格外大的。看來,古人的智慧,放在今天,仍然適用。

品讀《菜根譚》,學習古人教育子女的經驗之談

我的感悟

《菜根譚》中關於教育子女的語句並不多,基於剛剛那兩句,我也來說說我的一些感悟。我想,這世上最大的緣分,莫過於父母和子女之間的緣分。而教育子女,需要極大的耐心和愛心,會時常讓我們不勝其煩。

品讀《菜根譚》,學習古人教育子女的經驗之談

但是,每一個孩子能來到我們身邊,真的是一種上天的恩賜。儘量陪伴孩子度過早期的重要啟蒙階段。也要儘自己所能,給他們創造一個良好的條件。同時需要注意培養孩子的擇友觀,學會選擇,學會謹慎結交朋友。更重要的是,需要做好我們自己,以便給到孩子良好示範,使其“終成令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