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炮”,我们怎么看

小鲜肉这个词不知不觉开始有了贬讽的意味。之前,“小鲜肉”来上开学第一课的事情受到了许多网友批评,有人评论“少年娘、中国娘”,有人发文“娘炮之风当休矣”,甚至还人举出了“娘炮误国”的大旗。一下子,“娘炮”这个描述男性“不爷们”“像女人”的词带着很强的歧视意味开始流转于网络媒体,有人理直气壮给别人贴上“娘”的标签,有人战战兢兢想撇清自己身上“娘”的影子,还有的父母开始忧心自己的孩子“会不会变娘”“娘了怎么办”。对此,我们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看一看。

“娘炮”,我们怎么看


一、男人一定是男人?——Sex和gender,认识人类性别的双重属性

说起性别,人们习惯按照生理特征来区分男女,其实这是只是性别的一面——生理性别。还有一种性别叫做社会性别,是指人基于生理差别之上,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男性或女性的心理、行为特征。英语里就有用了两个词把它区分开来,一个是sex(生理性别,也就是体现在性征、基因层面的性别),一个是gender(社会性别,也就是体现在社会角色、文化认同方面的性别)。20世纪30年代,人类学家米德曾对新几内亚的三个原始部落进行研究,写了《三个原始群落中的性别和性格》一书。书里描述的阿拉佩什部落,男性与女性同样彬彬有礼、温文尔雅,具有其他社会文化中女性的特质;蒙都哥莫部落,男性与女性都具有极强的竞争性和攻击性,女人像男人;而昌布部落,女性居于主导地位,男性地位低下,男女两性的特质与其他社会文化中的刚好相反。这正说明,男女的个性特征与生理特征之间其实没有必然联系。我们表现出来的性别特征,不仅仅是由于生而有之的遗传特性,还取决于社会文化对我们的塑造。也就是说,在这个文化里很“男人”,说不定到了另外一个社会就是很“女人”。

不同的社会文化,对不同性别在社会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采取的行为模式、表现出来的性格特点有着不同的要求和期待。我们的传统文化中,男人要养家糊口、女人要相夫教子,男人要粗犷勇猛、女人要温柔细腻,这是千百年来发展的结果,也在我们头脑中造成了一个固化的认知模式——关于性别的“刻板印象”。如果颠覆了这个认知,就会在人们的思想中引发冲突。所以,很多人就会对“娘炮”或“男人婆”十分抵触,乃至加以指责攻击,李银河老师把这种情绪称之为“中性化焦虑”。还有人会因为自己作为男人不够“强壮”或者身为女人不够“妩媚”而产生自卑心理,也与这样的刻板印象有关。

二、纯爷们到底有多纯?——阿尼玛和阿尼姆斯,深藏于心灵深处的异性特质

心理学里有句名言,“人格是先天和后天的合金”,性别作为人格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这样。我们身边常常能听到一些人爱说自己是“纯爷们”,那么“纯爷们”这块合金到底有多纯?

著名的心理学家荣格将人格系统分为三个层次——意识、个人潜意识、集体潜意识。其中集体潜意识是一种“心理遗传”,它是人类在世代发展中形成并遗传下来的心理模式,表现为许多典型的原型,意识不到却影响巨大。这些原型当中,“阿尼玛”、“阿尼姆斯”以及“人格面具”三者对我们性别特质的展现起着重要作用。阿尼玛原型是男性心中的女性意象,阿尼姆斯是女性心中的男性意象,人格面具是一种我们适应不同情境中扮演不同角色的本能,也被称为从众求同原型。一个男性在社会文化的影响下带上“人格面具”,表现出了这个文化期望的男性特质,但其潜意识里依然存在“阿尼玛”的女性特质,潜在地影响他的心理和行为。这也正是为什么男性其实也会有温柔的一面,为会什么“男旦”艺术家的表演惟妙惟肖,为什么欧阳修苏轼这些豪放派诗人写出的闺怨诗也很哀婉动人。其实人类的性别就是这样的混合体,只不过异性的心理特征处于潜意识中,只在某些时候表露,而且大多时候是投射到外在对象上,例如男性对女性美的欣赏与渴求。异性相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出于相互完善自身内在异性原型的需要。

其实心理的双性化结构不仅正常,而且有助于人的全面发展。著名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有句名言“伟大的灵魂都是雌雄同体”。她在书中说“在我们每个人当中都有两种力量在统辖着,一种是男性的,一种是女性的;在男性的头脑里,男人胜过女人,在女人的头脑里,女人胜过男人。正常而合适的存在状态,就是在这二者共同和谐地生活、从精神上进行合作之时。”美国心理学家贝姆研究也发现,具备双性化人格的男人虽然有某些女性特征,但他们的独立性却没有受到影响,而且还更加富有同情心和教养、自尊心更强,有着更积极的归因模式。

当然,人格作为一个统合系统,它的各部分需要平衡发展才能更好帮我们适应社会、完善自我。当阿尼玛或阿尼姆斯原型发展过度,也就使得男性女性化或是女性男性化现象严重,乃至产生性别认知偏差、异装癖、同性恋等心理。而阿尼玛原型发展受抑,对男性的心理健康有害无益,这样的人往往会压抑暴躁、攻击性很强。有学者对作家海明威研究后就指出,他正是受着消极阿尼玛原型的影响,一生极力彰显自己的男子气概,烦躁易怒、多愁善感,最终饮弹自尽。

三、恐“娘”怎么办?——包容和引导,积极促进性别角色社会化发展

了解了性别的本质,我们再看当下的恐“娘”心理,它其实可以归结为两种情绪——“厌”和“忧”。但当我们真正理性思考后应该明白,人格发展的复杂性造成了人的多元性,如果某种人格特质并不危害社会、也不使本人觉得困扰,那么我们就不应苛责。就像人的容貌,固然有符合主流的美,但其它长相也不一定就是丑,至少不应当受到指责。而且真正让社会大众反感的,表面上是某些人的“娘炮”,实质上却是媒体哗众取宠推崇“娘炮”的行为。我们应当将对这种娱乐妖风的批判与对性别发展异常群体的态度区分开来。主流社会对这个问题也早就开始了一个从排斥到包容的态度转变。从最开始被认为是变态、精神病甚至犯罪,到现在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性别发展现象,愈加地开放与包容,这是一种文明的进步。

但同时,包容少数并不代表着否认主流,现实中真正的性别角色发展异常的人只是很少数。而且这也给他们及家庭带来了诸多压力,不少人还会经历过一个自我否定、挣扎迷惘的痛苦过程。因此,出于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需要,我们还是应当采取积极措施,帮助他们完成我们这个社会文化下的性别角色认同。在这个方面,家庭应当也能够是能发挥出巨大作用。

首先,要给孩子明确的性别角色引导。儿童从两三岁开始,就有了初步的性别意识,有的父母把男孩当女孩养,给孩子取过于女性化的名字、穿女孩子的衣服、玩女孩子的玩具,就让会孩子认识错乱,甚至开始逐渐排斥男孩的世界。对男孩而言要鼓励他们多参加体育活动,在表现出坚强、勇敢等性格特质时要及时进行肯定鼓励,强化他们的性别认同。其次,要给孩子健全的关爱。男孩在三四岁以后应多接触父亲等男性榜样,父亲在家庭生活中要展示好男性的宽容坚强果敢,单亲家庭则要注意为孩子创造与其他异性长辈接触的机会。同时,对孩子不能过于专制或过分溺爱,前者容易造成孩子变得压抑内向,后者容易造成儿童骄矜软弱,都不利于健全性别特质的养成。第三,要重视对孩子的性启蒙。性教育一直是我们社会文化中的短板,父母对孩子性好奇的敷衍、训斥,容易让孩子对性产生误解和恐惧,也容易导致性别错位的发生。对于青春期的孩子,也不能将早恋视为洪水猛兽,过分压抑剥夺他们与异性交往的需求。最后,还是要以一个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待孩子的成长发展。如果发现孩子有性别错位倾向,不要觉得天塌一般。如果只是性格安静、羞怯等一般问题,给予充分的关怀鼓励,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多数会自行转变。即便是有了着装打扮、行为举止、兴趣爱好都偏向女性、没有明显性别概念等典型的错位症候,父母也不要粗暴干预,而要看孩子本人的意愿,愿不愿意接受心理治疗。如果孩子不愿意,顺其自然、潜移默化,这才是最明智的办法,强制性改变只会导致对孩子更大的伤害,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抑郁、自杀等恶劣后果。

总之,在孩子的性别角色塑造的过程中,父母要扮演好的是一个领路人的角色,即要积极引导过程,也要坦然接受结果。打个比方,父母都希望孩子在学校里取得更高的分数,但当孩子没有达到预期也并不代表是一件糟糕的事,因为可能他真的不适合这个教育模式或者另有特长,这并不会否定他的人生或者成为我们不再爱他的理由,性别其实也只是这样的一张答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