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炮”令人厌恶在哪里?

初中的时候读余秋雨的《废墟》,里面有句话记忆深刻——“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顺着话说下去,那就是“没有阳刚之气的男人也是可憎的”。先在此不惜以身犯险立下flag,也避免友军分不清敌我,一句MMP含血错喷了我。

我印象历史上上一次举国消费男色还是遥远的魏晋南北朝,但翻看一下资料却并不是想象那样流行娘炮文化,准确讲那叫“放荡不羁爱自由”。相比而言,今天的娘炮才是真正的“娘”,娘到骨子令人忧伤。

“娘炮”令人厌恶在哪里?

商业利益是推动男色消费升级的一线动力,而女性日渐崛起的强大消费能力则是背后最强大的能量供体。有经济学家通过勤劳而科学的计算,认为中国女性的消费能力是男性的17倍,“她们最终将引领中国消费升级”。可是如果女性追求多年的女权运动,追到现在就是砸钱看娘炮剪刀手和嘟嘟脸,我觉得女权运动也不用搞了,搞下去也没啥意思。

其实那些娘炮在娱乐圈大行其道我还理解,毕竟这事儿就是有人愿意掏钱,有人就愿意卖,两厢情愿也无话可说,但你让娘炮来给孩子们当偶像,你让孩子们学娘炮那就有点“误国误民”了。家长的眼睛是雪亮的,你堂堂XX部居然强令孩子们和孩儿他爹孩儿她娘一起看一堆搔首弄姿的娘炮“打CALL”,召至大规模的刷屏反对也不算什么意料之外了。

弄一群“花样美男”当“榜样”其实只是水面上的冰山一角,仔细反思一下,其实更为巨大的问题还潜伏在海面之下。“少年娘,则国娘”还真是越来越明显了。从小到大上过的课,似乎体育老师总不是生病了,就是有事儿了,然后换成语数外,最不济也是自习课。几十年如一日,体育老师换了一茬儿又一茬儿,他们依然不断地生病和事儿多。

“娘炮”令人厌恶在哪里?

其实,病的并不是体育老师,而是当前的教育制度和学校。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不妨扭头看看我们东邻日本,他们的体育老师似乎就不怎么生病。每逢八月,如果要问什么是让日本少年们都感到青春热血的事,他们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夏季甲子园棒球赛。在今年第100届日本全国高中棒球联赛的现场,金足农中等专业学校虽然以2:13败给了甲子园大魔王大阪桐荫,却成了这个夏天最燃的传奇。而我们的花朵们最激动人心的事儿可能就是在这个暑假又刷了多少遍“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娘炮”令人厌恶在哪里?

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与日本合作研究发布了《中日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比较研究结果公报》,公报中显示:日本青少年在心肺耐力、柔韧性和灵敏协调性等方面均显著高于中国,尤其是体能指标的比较中中国的花朵更是远远落后。这不由得让我想起来,流行日本的是《灌篮高手》、《足球小将》和《第一神拳》这样的动画片,而在中国喜闻乐见的可能就是《光头强》、《小猪佩奇》和《天线宝宝》。对中国的教育者而言,体育运动太过于“暴力”,不利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甚至连七八岁的孩子滑滑梯都要严防死守,生怕一不小心擦破了那张珍贵的人皮。

“娘炮”令人厌恶在哪里?

在现在的教育体制当中,体育老师更像是一个传说,他的存在似乎就是为了关键时刻测一下孩子们立定跳是不是还能跳的起来。孩子们如何才能够“少年强,则国强”?在这样的教育逻辑下,看惯了细皮嫩肉,你忽然整一个施瓦辛格那样的肌肉块子来打CALL恐怕确实孩子们接受不了。

那些作为男色存在的人自己娘,中国未必娘,但如果你举国都在推崇男色,都在自己用实际行动在教育孩子的路上越走越娘,那中国未必不娘。毕竟,这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我尊重那谁谁做娘炮的权利,但誓死反对娘炮跑出男色消费的圈子恶心别人,更反对某些人带着娘炮思维去教育孩子。

“娘炮”令人厌恶在哪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