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工程學院:資助工程"打通"從家門到大學的路


江西工程學院:資助工程

考生們即將踏入大學校園,那作為家長的各位,是希望孩子的花費完全由家裡供給,還是希望孩子嘗試著自立?

就筆者而言,更支持後者。這裡的"自立",是指學生嘗試著以自己的能力,通過正當渠道獲取一部分收入,比如去申請獎學金,又或者勤工儉學。

因為,大學不僅僅是學課堂上的知識。獎學金,讓學生懂得一分付出一份收穫,激勵學生再接再厲;勤工儉學讓學生儘早接觸社會的酸甜苦辣,豐富自身閱歷。

江西工程學院:資助工程

大愛江工:學校幫扶常態化

在江西工程學院,每位學生在大學期間都有機會參加"五個一素質提升工程",即參加一次素質拓展、參加一次實地考察、參加一項國家比賽、參加一次技能培訓、體驗一次教育幫扶。"這些以立德樹人為目標的活動緊緊圍繞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成長成才的各個方面,有效提升了他們的綜合素質。"學生資助中心主任餘鵬飛說。

"家境困窘之時,家父常勞至深夜,餘深知父之憂,其奔走四方藉以資金,助我學習無憂。我亦節儉之人,未曾亂花一文錢,所剩之錢皆用以購置書籍、報名考試等,化節儉為動力,無時不努力著,各門課程俱致良平,尊師敬長,相助同學,願以餘之薄力,得我家慰。家父離異十餘載,未有下一任,自出生至今,未嘗母愛。餘深知家父一人肩上之重擔,隻身一人,勞務壓身,持家勞碌,吾在家時,尚可分擔一二,如今身在外,恨吾不能為父分憂,常常自責於此。儘管遭受如此種種,但還是幸運感受到江西工程學院大家庭的溫暖。"來自會計與金融學院學生張耀中介紹說。

江西工程學院:資助工程

江工有愛,愛在江工。入學以後,在各級領導、班主任與同學們的幫助下,張耀中同學獲得了國家資助5000元整。古有"滴水之恩,定當湧泉相報"。張耀中感慨,"吾願以善之功報助過我之親交,報國與世。現如今,懷熱血謝黨與國之恩情,謝求學路上諸君師之養,亦祝願諸君師身體健康、工作順利。而我信使吾得此項貧困助學金,雖無頭懸梁錐刺股之意,但必以吾生之所學盡其所用。"

脫貧攻堅:學校資助人性化

4月10日下午,江西工程學院召開全省教育脫貧攻堅工作暨中央專項巡視"回頭看"反饋意見整改工作動員部署會議視頻會議。會議結束後,學校黨委副書記馮贇強調,要嚴格按照省脫貧攻堅領導小組的安排部署,堅定信心決心,以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實際行動踐行黨的初心和使命;要認真學習、準確掌握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關於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的《指導意見》,堅持目標標準,聚焦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精準施策。

一分佈置,九分落實。為了給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打造共同成長空間,江西工程學院成了"江工自強社""愛心使者團""勤工助學服務團""手工工藝工作室"等一系列育人平臺,讓學生在配合教師完成教學工作的同時獲得鍛鍊。

江西工程學院:資助工程

左玲玲,是2017級電商本科2班的一名學生,來自江西九江的一個貧困家庭,在家中,僅靠母親一人勞力支撐起六口之家,且有三個孩子唸書。選擇江西工程學院深造後,左玲玲打聽到學校有眾多的勤工儉學崗位供大批貧困學生選擇。於是,她抱著試試看的態度,來到學工處資助中心請求幫助,經過深入瞭解後,資助中心的領導立即響應,經過雙方商榷後,左玲玲選擇了科研處教師助理這個崗位。

為什麼選擇這個崗位呢?左玲玲很開心地告訴筆者,起初,她選擇科研處勤工儉學是希望能夠賺取一些生活費盡量減輕家庭負擔,大學期間,她曾經參加過多次競賽活動,拿到了很多榮譽和獎勵,為了未來的科研之路走得更加通暢,故此她毫不猶豫選擇了這個崗位。"希望來到科研處能在工作的同時學習更多有關科研的知識,幫助自己增長見識,為成為全面發展的學生而努力。"

江西工程學院:資助工程

在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人是一種緣分。在勤工儉學的日子裡,左玲玲深刻地明白: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名師指路。她說,科研處的老師給自己一個很好的啟示——人因為思想而偉大。"我一直以為科研處是一個嚴肅冷漠的地方,其實不然,科研處的老師們都非常友善,黃海軍處長(現為副校長)特別和藹可親,一開始就給我交代了科研處的工作內容與事宜,周小紅老師是科研處最為嚴肅的,但長時期相處下來,發現周老師其實也是很幽默與平易近人的。另外,在科研處還有一位範智宏老師,是科研處最為活潑開朗的,經常向我們敘述她的生活趣事,在上班期間,會與我們聊天,因為她是外語老師,經常傳授給我們英語學習經驗與技巧,對待我們就像親人朋友一樣,讓我們在辦公室也能感受到家人的溫暖。在科研處,每位領導和老師都有非凡的本領,真可謂人人都是名師,處處都是學問,人因為思想而偉大。"

儘管每個月有幾百元的收入,如何去利用這幾百元是關鍵。左玲玲同學有了自己的勞動收穫後,她決不會大吃大喝,而是對自己太苛刻了。"生活上節儉一點沒關係,但精神生活要充實,我的工資主要是購買一些寶貴的學習資料,科研處教師推薦了《大學生創新實踐作品100例》《思維創新故事》《電商網絡營銷168招》等書籍供我閱讀,讓我在創新創業大賽等實踐方面有了新的突破。"左玲玲介紹,總的來說,她很榮幸能到科研處勤工儉學,遇到這麼多優秀的老師,讓她明白科研工作的意義,最大的收穫是,科研處的老師會教會她數學建模競賽論文撰寫方法,教會如何高效學習英語,如何平衡學習,工作與生活,這些往往都是單純的課堂上所學不會的。

江西工程學院:資助工程

筆者認為,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是要靠自己的勤奮、努力來獲得;勤工助學崗位是通過自己的勞動去獲取自己所需;國家助學貸款是用明天的錢辦今天的事……正是這些充滿關愛的政策設計,在無聲地激勵著每一個家庭經濟困難學子:在國家和學校資助政策體系下,還要靠自己的雙手去搭就鋪向成才的橋樑。(餘鵬輝 於永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