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苏联的胜利是因为在战争潜力上占据压倒优势吗?

二战苏联的胜利是因为在战争潜力上占据压倒优势吗?

苏德战争实际上是形式上的运动速决战而实质上的消耗拉锯战。人口、资源、国土纵深和工农业生产能力等可以转化为直接的战争力量或间接支持战争进行的要素——我们称之为战争潜力——能否承受得起战场的消耗和能够承受多久成为决定战争胜败的首要因素。那么,苏联的最终胜利是因为在这些要素上相对德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吗?

一般的看法认为,苏联的胜利是其战争潜力压倒德国的必然结果。

比较苏德两国的战争潜力,如果把战争潜力比作两个国家的“血量”,单纯地从人口、资源、国土纵深和工农业生产能力这些战争潜力的决定性要素的方面来看,苏联无疑在“血量”上占据压倒性的优势的。但应该看到的是,这种所谓的“优势”是有意或者无意忽略了双方在“失血”速度或者说损失与消耗情况差异的而得出的结论,无疑是片面的。

考虑进双方在战争损失交换比上的巨大差异,我们不难发现:虽然苏联在战争潜力的量和规模上要多于德国,但其在战场上的损失也比德国大。而且从比例关系来看,苏联在“血量”上相对德国的倍数优势不但不能抵消反而还要低于其在“失血”速度上相对德国的倍数。打一个最简单的比方:如果说苏联的人口是德国的两倍半,但在战场上的人员损失却是德国的三倍乃至五倍,那么在这样的消耗战中先被拖垮的是谁?无疑不会是德国——尽管德国在人口或者说预备兵员的绝对数量上是劣势的一方。

以人口为例:战前苏联人口1.8亿,战争中死亡人数达到了4330万人(也有2700万的说法);而人口8000万的德国,死亡总人数只有650万。战争如果无限期的继续下去,苏联比如比德国先流干最后一滴血。

二战苏联的胜利是因为在战争潜力上占据压倒优势吗?

也就是说,虽然苏联在战争潜力的绝对数值上占据优势,但是如果考虑进损失核销耗的不对等,反而是德国在对战争胜败决定作用更直接和实际的战争潜力相对值上占据优势。在这场消耗战中真正优势的一方其实是德国。事实上,苏联战争潜力的衰竭也比德国更早到来——早在1944年苏联的弹药年产就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并不是因为战局已经乐观到了可以减产的地步,而是因为连年的战争损耗和高强度的动员已经耗尽了工业生产和劳动力的最后潜力、开始不可避免的走向枯竭了。和德国相比,可以说苏联是在灯枯油尽前的最后一刻赢得的战争,甚至有一种说法说,如果没有白俄罗斯、乌克兰等解放国土的兵源可供动员,苏联在1944年就可能无法把战争继续下去。

如果德国在45年以后能坚持下去——哪怕不断在战场上失败,只要继续战斗下去——苏联必然败于资源、人口和生产能力的衰竭。但这只是一个假设,无论如何,德国都不可能将战争继续下去,因为德国国土纵深的相对狭小而不足以支持在战场上不断失利的情况下长期坚持战争,而在苏联压倒性的规模优势下德国人是不可能凭借质量上的优势挽回战场上的失利的。

由此看来,苏联在这场战争潜力的比拼上非但不占优势,反而居于劣势。苏联赢得战争的真正原因在于:虽然苏联在可动员的力量上相比德国处于劣势,但在实际动员的力量上却要强于德国,因此能够在战场上形成压倒性的规模优势。也就是说,相比德国,苏联对战争潜力进行的动员更加高效和彻底。

二战苏联的胜利是因为在战争潜力上占据压倒优势吗?

战争潜力并不等于战争能力,从“血量”的多寡到“失血”的快慢之间,还有一个“供血”和“输血”的环节,同样,不经过动员,战争潜力是不会自动转化为战争能力的。而在对战争潜力动员的效率和彻底程度上,苏德双方的差异就如同它们战场表现的反向复制。一边是军队中充斥着未成年的孩子和白发苍苍的老人,另一边要迟至44年底才开始动员人民冲锋队;一边是精疲力竭的工人频频累死在机床旁,另一边还在实行八小时工作制;一边连重刑犯都送上了战场,一边还在为莫名可笑的理由把大量的劳动力关进集中营、送进毒气室……毫无疑问,苏联的战争动员比德国要高效和彻底的多,正因为如此,在战争潜力上并不占优势的苏联反而在战争实力上压倒了德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