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的本原是什麼?

泰和道安


個人粗淺地認為:

哲學關於世界本源的說法,只是“原則性地推測”,是方向性的定義,為其它科學指引方向。哲學唯一肯定的是:按照哲學的認知方法論,世界是可知的!探討世界本源的責任,是自然科學,不是哲學。

至於本源是什麼物質,乃至物質本身的定義,都還有待完善。哲學也在發展中。

如果說本源一定是某種微粒,那在真空沒有微粒,真空算不算物質?生命算不算物質?現象算不算物質?大腦意識算不算物質?信息算不算物質?還有電腦文件,可以到處拷貝,可以刪除,算不算物質?這都有待重新定義。


教育反思者


「道德妙要」《道經》道本第一——自然本原 太上名之


本章講自然之本原,或者“道”之“體”。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原本是沒有名字的,後來人類為了區別和研究的方便,便逐步分別起了名字,這便是所謂的“名以命物”。有了名字,物體之所以是它本身,或者說之所以區別於其他事物,便是確定的了。老子恰巧用了一個字,就是“道”,或者說,老子用“道”,來指代自然的本原,稱為“道體”,以及道體的規律,稱為“道法”。換句話說,“道”就是自然的本原及其規律。作為自然之本原,道體一種客觀實在,以自然科學之推理,大概是一種極其微細的波動,依次聚合成為“能波”和“物質”,而“能波”和“物質”也在無休無止地處在聚散之動態過程。道體究竟是如何而來的呢?道家的始祖老子說,“先天地生”、“不知其誰之子,象帝之先”。佛教的始祖釋迦世尊說,“前前無始,是謂如來”、“法而如是”、“後後無終,是謂如往”。作為人類最具智慧的道家和佛教,都在迴避自然的本原到底是什麼的問題。因此,我大膽地說,宇宙由一個緻密的奇點,滾落爆炸而生,是故,“卐卍圜重天,演化即自然”。這樣,本章就容易理解了。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原文】

有狀䖵成,先天地生。

敓穆,獨立不改,周行不殆,

可以為天下母。

未知其名,字之曰道,

吾強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遠,遠曰返。

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

國中有四大安,

王居一安。

人法地,地法天,

天法道,道法自然。

【譯文】

l 有物䖵成,先天地生。

宇宙時空之中,存在一種微細眾多,如同昆蟲一般的物狀,在天地剖判之前,就已經存在了。

l 敓穆,獨立不改,可以為天下母。

恬靜安然,寂然無聲,獨立實存,不失自性,可以把它看作是自然的本原。

l 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強為之名曰大。

它的名字尚未得知,姑且用“道”這個字來指代它,我勉強用“大”來稱呼它。

l 大曰逝,逝曰遠,遠曰返。

物體膨大,大則流逝;流逝有往,必及於遠;遠而有極,至極必反。

l 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

天宇無垠,故可曰大;地承萬物,亦可謂大;道包天地,故為至大;王為民主,民人之大。

l 國中有四大安,王居一安。

邦國之重兼有道、天、地、人四大安定要素,而王者位居其一。

l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類生存在地球之上,因此人之道,應取法於地之道;地球為天宇之中一粒微塵,因此地之道,應取法於天之道;天之道,取法於大道,而大道便是自然之道。


【評註】

“有狀䖵成,先天地生”,是說,在天地剖判之前,在天宇虛空之中,就形成了一種物狀,看上去就像微細而眾多的昆蟲一樣。“有”,是存在;“狀”,是微細而眾多的道體之對外呈現;“䖵”是昆蟲的總名,是表示這種“物狀”看起來就象微細而眾多的小昆蟲所組成;“成”,是形成。“先”是早於,在…之前;“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是指天宇之中的所有外物,狹義的要去掉人類所居住的生物圈以內的地球;“地”是分類所居住的生物圈以內的地球;“生”,產生,形成。自然的本原,或者道體,聚合而產生天地萬物,在奇點爆炸之前,是奇點的基本組成成分,而奇點爆炸後,彌散到宇宙空間之中,混混沌沌,逐漸重新聚合為各種天體,形成各種星系、銀河系、太陽系以及太陽、地球、月亮等天體,而地球,正如太陽一樣,不過是天宇虛空中的一粒微塵。本章之中,重點描述自然的本原,也就是道體,而道體其小無內,小得不能再小了,數量極其眾多,正如人類所可以直觀感受的黑壓壓的螞蟻群、鋪天蓋地的蝗蟲群一般,只不過更小,因此說這種其小無內、數量極多的道體,用微細而眾多的昆蟲來類比,因此說“有狀䖵成”。而作為自然的本原,道體之聚散,形成了天地萬物,因此從邏輯上講,道體是在天地剖判、萬物形成之前,就早已存在了,因此說“先天地生”。

“敓穆,獨立而不改,可以為天下母”,是說,恬靜安然,寂然無聲,獨立實存,不失自性,可以看作是天下萬物的本原。“敓”,音“兌”,恬靜安然貌;“穆”,通“默”,寂然無聲;“獨”,獨立,不依賴它物;“存”,存在;“改”,失卻自性;“天下”,天下萬物。道體作為自然的本原,聚合而成天地萬物,是組成天地萬物的元組分,不依賴任何它物而獨立存在。它存在宇空之中,恬然自適,寂然無聲,不依賴於任何它物而存在,故而“敓穆,獨立而不改”。它組成了天地萬物,因此可以被看作天地萬物的本原,故而可以被看作天下萬物之“母”。

“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強為之名曰‘大’”,是說,自然的本原,尚未有名字,姑且用“道”這個字來指代它,我也勉為其難,用“大”來稱呼它。在大聖先師老子之前,還沒有明確地給自然的本原起過名字。“名以命物”,為了明確這個本原,以便區別於其他事物,老子就用“道”這個字,來指代自然的本原,也就是“未知其名,字之曰道”。由於道體組成和包覆自然界的一切,因此就用“大”這個字來稱呼它,也就是稱呼“道”是“大”的,也就是“道”“大”,也即是“吾強為之名曰‘大’”。

“大曰逝,逝曰遠,遠曰返”,是說,道體彌散在宇空之中,不斷擴散而流逝,越來越遠,最後至極而返。根本的原因,是事物所受外力(包括引力和斥力這一對矛盾)隨著距離的變化,發生此消彼長,並導致物體繞特定中心的公轉,循環往復,不知停息。“大”,是說道體承受著斥力並遠大於引力,因此不斷彌散到宇宙空間,逐步到達杳遠之地,在此過程之中,斥力逐漸衰減,引力逐漸增大,繼而反超斥力並愈益增大,終至於一個極限,而開始折返,最終回到起始的位置,並由此繼續旋轉,正如小孩的跳繩,循環不止。從整體上來看,宇宙之中的任何事物,都在繞著一箇中心進行公轉,而自身也在繞著一箇中心進行自轉,無論這個事物,是小到一個道體,還是大到一個星球,還是大到太陽系、銀河系或者河外星系。除了被抽象到其小無內的道體之外,一切事物的尺度,都是相對的,比如相對人的自身尺度和感知能力,而與此同時,任一事物,又處於一重又一重的宇宙空間之中,正如本人一首詩中所云,“卐卍圜重天,人生天地間”,宇宙的各個層次,都正如一顆滾動的橢圓形雞蛋,有蛋黃,有蛋清,有蛋殼,而每一層之中,又分為若干層,以至於無窮。在引力-斥力的共同作用下,任何事物公轉的基本軌跡,都是圓形,因此說“大曰逝,逝曰遠,遠曰返”。事實上,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就是圓融,也就是一個循環往復的圓形。

“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是說,從至大的道、到浩瀚無垠的天、再到厚德載物的地、最後到澤被蒼生的王,都可以稱之為“大”。“道”體彌散和充斥整個宇宙時空,包覆一切,因此是最大的。其次,“天”也是浩瀚無垠的,最廣義的天是宇宙時空,中義的天是人類所能感知的宇宙時空,狹義的天是人類當下所看到的宇宙時空,無論哪一個,都是浩瀚無垠的。再次,“地”厚德載物,承載著天下萬物,包括萬物之靈的人類,因此,相對於人類而言,地球是大的,所以人們常說“大地”。最後,“王”是貫通上天、下地、中人“三才”的,是天下億兆黎民的共主,仁懷天下,澤被蒼生,因此也是大的。所以,從其大無外的“道”,到浩瀚無垠的“天”,再到承載萬物的“地”,最後到澤被蒼生的“王”,都是大德,因此說,“天大,地大,道大,王亦大”。

“國中有四大安,王居一安”,是說,邦國疆域之中,有四大安定因素,王者是其中之一。“國”,邦國,疆域。“國”,有的版本作“或”、“域”、“國”,都是一個意思,由甲骨文“或”演化而來。甲骨文中,“或”象以“戈”(武器)守衛“口”(城邑);金文中,“或”加“土”為“域”,因為邦國疆域的要素是土地。小篆增加了“囗”(音義均為圍),表示邦國疆域有界。其背後的含義,在於處於遊牧時期,並無邊界,故而“或”;後來邊界固定下來,故土地最為重要;最後邊界確定下來,故有“國”;建國後文字改革,漢字被簡化,才有了“國”,但字形已面目全非。“中”是邦國疆域邊界以內;“有”,存在;“四”,道、天、地、王,故為四;“大”,四者均可言“大”;“安”,安定因素。關於“安”字,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均不夠圓融通達。“安”,甲骨文字形,象一個女子,手置胸前,安祥地坐(席地跪坐)在一間靜靜的屋子裡,所以“安”字,上面是“宀”字頭,下面是“女”字形,本義是“安定”、“舒適”、“安全”、“安然”,也就是“安定貌”。在這裡,“四大安”,是指四大安定因素,包括“道”、“天”、“地”、“王”,所以有“道安”、“天安”、“地安”、“王安”,如北京的天安門、地安門。其中,王者是萬民之首,臣工之首,只有王者端坐國都王宮,群臣和萬民才會安定,所以,王者是安定因素之一,故而說“王居一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說,人生於地,故而取法於地;地運於天,故取法於天;天是道體聚合物,故取法於道;道是自然之本原,故而取法於自然。此句,涉及到五行、堪輿術、心靈妙體等眾多傳統文化,此處不再贅言。關於這一部分,道安居士將另文敘述,敬請期待。


【文均為原創,圖片源自網絡;自度度人隨喜,轉發分享多謝。版權所有:北京泰和(Beijing Tyho)】


泰和道安


自然的本源就是自然遺傳基因與社會信息和引力的總體利益與發展的社會本質。語言,語言,它是自然綜合能力的輸出組織,能源的對應組織,傳導系統,能源對應與交流的電子信息 系統或者量子的秘密編碼,它是能源質、能對應與交流的信息結構組織,動力機關,也是能源質能對應與交換的信息結構系統或者聯絡的秘密編碼。是能源質能對應與交流的引力兼導係數,引導的指數,參數或者對數,也是能源質能對應與交換的等級交換層,等量的電子對,互補層或者量子團,是反映電子的力能強弱與密度大小的音量符號,數量編碼。也是量子質能強弱與密度大小的量度係數,力度編碼。因此,語言是交流、兌換、補充與增加也是提高自然生理制動勢,增加自然生產免疫力的特殊辦法與必要的科學醫療技術手段,也是聯繫社會組織 ,集中社會力量,進行自然生理免疫與安全生理技術改造的兩個特殊工作辦法與科學的思想藝術工作方法。


天籟人2


自然的本源是什麼?

根據相對論,物質是能量的表現形式,自然的本源是能量。

依據《道德經》,自然的本源是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依照佛教教主釋迦牟尼的觀點,自然的本源是空,緣起性空,空生妙有。

依據基督教的觀點,自然的本源是上帝,是上帝創造了萬物。


夜來風雨聲40


沒有人心就是自然,所以沒有人,肯定自然。而人有遵循天道 ,人心知而不用的聖人,這也可謂之自然。


十字街觀音


自然的本原是正的微粒子。

自然是什麼?其定義是自然界,自然界一般指無機界和有機界,有時也指包括社會在內的整個物質世界。

物質世界的本原是什麼?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世界是物質的,世界的本原是物質,也就是說,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

本原問題,是個哲學問題,哲學是追根求源的學問。本原,在哲學上指一切事物的最初根源或構成世界的最根本實體。從這個意義上說,物質是世界的本原似乎過於粗糙。還需要繼續追問,物質的本原是什麼?也就是說構成物質的最終實體是什麼?

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可分的,物質最終由微粒子構成,並且這種最終的本原微粒子是正粒子。

正是一切的本原,正道是萬道之道,何為正?正是加,是適宜、合理、有道理。雖然,目前科學正在並行將發現更多的粒子,如夸克和絃等等,但是它們還不是正的微粒子。也就是說,正的微粒子尚未被發現,但是,哲學先於科學,哲學是科學之母,這種理念必將驅動人類最終發現這一本原,從而解開自然物質世界之謎。

另外,需要特別說明的是,物質決定意識,先有物質後有意識。意識是人的思想、思維和認識,人的意識的根源是“元神”(精氣神中的先天之神),即人的潛意識。潛意識是正的意識,它沒有邪惡。意識的本質是波,波也是由微粒子構成,從這個意義上說,意識的最終本原也是正的微粒子。

總之,自然的本原是物質,自然的最終本原是正的微粒子。


山會長


既自然又不自然,推理合理。

有個記者問丘吉爾:“做個政治家,需要有什麼樣的素質?”

丘說“要能預見未來!”

記者馬上補充道“要是沒實現呢?”

丘吉爾說“那就找個理由!”

“自然”是預料之中的嗎?是合情合理的嗎?是解釋的通的嗎?

是能說服人的解釋。











虛偽是真誠媽


自然的本源是無名無極。




1399362371沙漠一草


自然的本原是什麼?

自然的本原物質結構,就是陰性物質結構,和陽性物質結構,構成宇宙運動的自然法則。一陰一陽之為道。即對立統一規律,是宇宙發展的根本規律。正反兩個方面,形成物質結構的鬥爭形式。是自然運動的本原物質結構。


用戶6131822359598


自然,就是本然的存在。

無論這世上有沒有人這種動物,

自然就在那裡

存在著,變化著,運行著,化生著。

終於有一天自然化生出生命,

終於有一天生命進化出了人。

人傻乎乎地看著自然看著自己,

提出一串傻乎乎的問題,

啥是自然?

我是誰?

我從哪裡來?

我到哪裡去?

自然摸著人的頭,笑呵呵地說,

傻孩子,

你從我這裡來,

你到我這裡去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