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油價下的油服行業面臨空前生存挑戰


低油價下的油服行業面臨空前生存挑戰

分析結論:

在我們看來,低油價下的油服行業既有挑戰也有機遇。危機之下,油服公司應該把握行

業洗牌帶來的機遇。制約油服企業發展的技術瓶頸,可以併購有技術優勢的公司來提升實力。

技術領先一直是斯倫貝謝的發展戰略,其鑽頭、控壓鑽井等技術都是通過資本市場獲取的。

總之,提升技術競爭力、降低運營成本是油服企業應對低油價衝擊的唯一選擇。(ALEQ)

分析過程:

歷史性崩盤,“負油價”來了!於 4 月 21 日到期的紐約商品交易所 5 月交貨的輕質原

油期貨價格罕見跌為負值。截至當天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 5 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下

跌 55.90 美元,收於每桶-37.63 美元,跌幅為 305.97%。6 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

價格下跌 2.51 美元,收於每桶 25.57 美元,跌幅為 8.94%。自 3 月份以來,油價快速下跌,

上游投資削減,工作量萎縮,收入銳減,市場競爭更加激烈,油服業務面臨空前的生存挑戰。

本輪低油價來勢快,國內油田技術和工程服務公司生存發展面臨諸多風險挑戰。

首先,從歷史經驗來看,油價下跌必將對整個上游業務發展造成衝擊。低油價下油公司

將削減勘探開發投資,降低成本支出,造成油田技術服務市場容量縮水、工作量下降,油田

技術服務市場競爭加劇,裝備動用率和資源利用率大幅降低,停工風險增加,低負荷條件下

保持隊伍穩定性難度加大,資源配置管理難度增大,合同風險、支付風險、匯兌風險增加,

生產經營結果不確定性上升,經營壓力增大。

其次,本輪低油價具有跌得快、跌幅深、波動大的特點,對油服行業的影響是空前的,

比 2014 年低油價影響大得多。經過 2014 年油價大跌後,油服行業價格一直處於較低水平,

油服企業經營狀況基本維持在盈虧平衡點上,估計本輪低油價衝擊將造成更大影響,形勢十

分嚴峻,需要國內油服企業樹立底線思維,加強形勢研判,強化風險管控,做好迎接最困難

局面的準備。

第三,此輪低油價可能會維持較長一段時間,將加速油氣工程行業洗牌和格局重塑,特

別是現階段給油氣工程建設企業形成了“兩個前所未有”挑戰。

一個是市場開發壓力巨大前所未有。具體來講,1、油氣工程建設項目投資減少,油公

司紛紛削減或暫緩油氣工程建設項目在內的各類投資,工程建設企業獲取市場項目機會銳

減。2、利潤空間受到擠壓。部分油公司下調計劃或在建項目前期既定價格,項目單價急劇

下降,項目盈利的空間越來越小、難度越來越大。3、行業競爭白熱化。油氣工程建設行業

產能整體過剩,特別是隨著工程項目投資降低和數量減少,同業工程公司為求生存將會不斷

降低合同報價,低價中標、惡性競爭將會愈演愈烈,工程建設企業的生存空間堪憂。

另一個是企業經營和重點工程復工復產過程中,各類風險挑戰前所未有。當前國內疫情

防控形勢已根本好轉,但是在海外疫情防控有進一步惡化的趨勢,部分國家採取更加嚴厲的

出入境管控措施。中油工程海外業務佔比 40%以上,人員往來、物資採購、物流清關等可

能出現暫停、延緩或遲滯,國際業務運行成本剛性上漲,整體發展嚴重受阻。受業主方效益

影響,項目進度款回收、完工結算困難,民企欠款清理剛性執行,企業現金流受到嚴重影響。

此次油價暴跌原因在於,疫情持續蔓延下全球石油供需不平衡問題徹底暴露出來。由於

原油生產繼續處於相對未受影響的狀態,石油儲備設施在日漸被填滿。目前全球能儲存多少

原油沒有精確的估計,普氏能源估計為 14 億桶,到 4 月底可能將有 90%的存儲空間被佔滿。

開採出的原油無地存儲已經是面臨的大問題。更關鍵的問題是,庫存增長的同時原油需求卻

在持續萎縮。針對需求剛性下跌,4 月 9 日的減產計劃並不足以支撐需求側的萎縮。可預計

的是,低油價仍將維持較長一段時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