琶洲“四上”企業100%復工 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加快建設

琶洲“四上”企業100%復工 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加快建設

圖/海珠區宣傳部提供

全自動紅外測溫儀、無接觸配送櫃、雲面試……22日,記者獲悉,廣州琶洲通過高科技和雲服務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截至目前,“四上”企業均已復工復產,復工率達100%。

以科技為引領 智慧支撐疫情防控

琶洲的復工復產工作對加快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琶洲核心片區建設尤為重要。基於琶洲科技創新資源集聚,海珠區組織以中山大學、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廣東省實驗室(廣州)等為代表的高校科研院所,以科大訊飛、今日頭條、樹根互聯等為代表的高新技術企業,推動運用數字技術支撐疫情防控,助力復工復產,如利用“穗康碼”登記、專人值守等方式加強園區管理;利用全自動紅外測溫儀、無人機消毒、智能門磁、無接觸配送櫃等“高科技”產品,實施智慧疫情防控,進一步提高排查效率。

以服務為抓手 健全復工幫扶機制

2月20日,華邦國際中心項目工地上挖掘機、鉤機來回穿梭,工人戴著口罩在各自的崗位上有序施工……記者瞭解到,為推動復工復產提速擴面,工地方面,琶洲以滿足復工條件的華邦國際中心、騰訊項目為試點,以點帶面、示範先行,為缺乏防疫經驗的工地提供樣板借鑑,逐步有序推開建築工地復工復產。此外通過召開復工復產疫情防控現場會、主動上門、視頻連線等方式,及時瞭解企業需求,協助企業做好復工復產手續;發動社會各界力量、加大防疫物資採購力度,解決建設項目人員物資緊缺難題;組織開展工人上崗前核酸篩查服務。

企業方面,落實復工復產“五個一”工作機制和“惠企10條”等各項政策舉措;在重點商務樓宇設立“企業服務工作站”,推行預約駐點服務和24小時在線問診;利用首創CSO首席服務官制度,為企業提供“個性化+全流程”服務;集成司法、政務等綜合服務功能,推行“不見面”政務服務模式,引導企業和居民積極通過線上方式辦理復產用工、求職登記、申辦就業補貼等業務;推出“雲面試”,上線“海珠琶洲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人才線上招聘會,為用人單位和人才搭建供需對接平臺,免費提供線上招聘、求職等“一站式”服務,目前已有40餘家企業參加,提供就業崗位近2000個。

截至目前,琶洲核心片區掛牌、入駐、開業、開工項目66個,總投資1446億元,全部達產後預計營業收入超3000億元;琶洲港澳客運口岸碼頭、TIT數字生活示範區等15個項目集體開工,總投資超600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