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流砥柱石达开,大业未成身先死

说起农民起义在历朝历代都屡见不鲜,每当统治者昏庸无道,徭役赋税繁重之时,农民被逼走投无路,无权无势的农民只能用自己的身体反抗,他们渴望用自己的反抗行为来换取一丝苟延残喘的机会,历朝历代造反都是不能逾越的红线,为法律所不许,可真当面临死亡之际,法律和所谓的正义是那样的苍白无力,说到造反,农民的起义占到封建社会全部造反的一半,在古代的封建社会中,农民是最弱势的群体,他们处于社会最底层,每天要为生计而发愁,活下去便是他们最大的希冀,地主的剥削和沉重的赋税让他们疲于奔命,要想生存造反便是他们唯一的出路,可以说封建史上近乎所有的农民起义目的都只有一个那边是更好的活下去,蝼蚁尚且能够偷生,何况人类?而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正是近代一场农民起义,可能有人已经猜到了那就是太平天国。

中流砥柱石达开,大业未成身先死

此时的大清朝早已没有刚刚入住中原时的励精图治,慈禧太后掌控大权下的大清朝像是行将就木的老人,即将迈向死亡,内部的统治腐朽,国外势力的虎视眈眈,让清朝即使有像张之洞、左宗棠一样的中兴之臣也于事无补,太平天国的农民起义正是在这样下,在广西发展起来的,太平天国的主要发起者是天王洪秀全,洪秀全出生在广西一个贫困的家庭,因为三次科举不中,加上贫困交加,产生严重愤满之情,继而开宗立派,广播教义,洪秀全意欲布施天下,连半部圣经都没看完的洪秀全居然敢说自己和西方基督教中圣子耶稣是一奶同胞,西方基督教讲究三位一体,而洪秀全自称是耶稣的一奶同胞,是神的儿子,而当时的百姓也对拜上帝教趋之若鹜纷纷加入。

中流砥柱石达开,大业未成身先死

当时的百姓根本不知上帝是何物?吸引他们加入的也不是基督教的救赎,引诱他们加入的是洪秀全在指导思想中提到的两个字活着,虽然洪秀全创立的教要拜上帝,可他所用的思想完全是儒家孔子天下为公的那一套,正是天下为公,让农民看到了希望,以前农民的地位最低,不仅要忍受国家的徭役赋税,还要接受地主的剥削,这两项足以让农民走投无路,现在洪秀全居然说天下为公,岂不是意味着人人都能够自己做主,既然能够自己做主,活着自然不是问题,正是凭借拜天下为公的思想拜上帝教不断扩大,仅仅两年之后,拜上帝教已经成为庞然大物,也正是这天下为公的思想洪秀全打动了以后将是太平天国中流砥柱的石达开。

中流砥柱石达开,大业未成身先死

如果说洪秀全是创始者,那么石达开就是中流砥柱,这场运动本质上依旧是农民暴动,但是历朝历代的农民暴动也和少产生太平天国这么大影响,归根结底是石达开加快了太平天国的进程,同样出身农民的石达开自小便表现出与众不同,石达开从小便有一股寻常人不曾有的侠气,正是因为这股侠气,洪秀全慕名而来邀请石达开加入太平天国,加入太平天国之后,石达开战无不胜,在西王萧朝贵阵亡之后,太平天国形式急转直下被清军围困在包围圈中,石达开亲率部队和清朝军队决一死战,,最终打破清朝的包围圈,石达开一战扬名,自此太平天国开始呈现席卷全国之势。

中流砥柱石达开,大业未成身先死

此时的洪秀全开始大肆分封诸臣,自称天王,定都之后的太平天国领袖纷纷开始志得意满,丧失了进取之心,只有石达开仍然保持初心,真正让石达开威震天下的还要数湖口、九江两场战役,随着太平天国越发壮大,在京之中的慈禧太后有感地位不稳固,于是派遣湘军剿匪,历经洋务运动,湘军实力上了新台阶,而当时的湘军首领不是别人正是背后人奉为圣人的曾国藩,石达开看出湘军在洋务运动之后实力大涨,于是效仿湘军打造属于太平天国的军队,石达开的部队两次和曾国藩的军队交手,两次战役均已曾国藩失败告终,曾国藩曾因此跳河自杀,幸亏被部下救起,可见当时太平天国的强悍程度。

中流砥柱石达开,大业未成身先死

任何一件事到达顶峰终究有衰落的一天,太平天国的运动也例外,这时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兵变,杨秀清逼宫洪秀全企图获得更多权力,洪秀全授意北王韦清辉诛杀杨秀清,谁知韦清辉借此机会铲除异己,诛杀杨秀清之后韦清辉又借机杀死石达开家人,石达开被迫带领军队出走,洪秀全无奈又杀死韦清辉让石达开回归,回归之后的石达开英勇作战,威望不断提升,遭到洪秀全的猜忌,石达开唯恐性命不保又再次带领军队出走,名义上仍服从洪秀全的指挥。

中流砥柱石达开,大业未成身先死

但缺少太平天国粮草支撑和人员的不断供给,石达开终究孤掌难鸣,最终在九江战役中为保存将士性命,石达开束手就擒,但清政府并没有履行诺言,反而将石达开和其部下全部诛杀,可怜一代名士竟然相信敌人的话语,甘愿束手就擒,就这样被誉为太平天国中流砥柱的石达开,大业还未成功,便已经身死道消,而在石达开死后几年运动也迅速沉寂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