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商鞅變法會成功?遵循“酒足飯飽思禮儀”很重要

中國古代歷史上,不少朝代或政權為了救亡圖存,維護統治,進行了改革弊政、變法圖強的改革,如春秋戰國時期秦國的“商鞅變法”、魏國“李悝變法”、趙國“胡服騎射”等,還有宋朝的“王安石變法”,清朝末年的“戊戌變法”等等。

歷史上的很多朝代的變法,大多數都促進了時代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部分弊政,有利於社會的進步。

不過,從整個變法深度和影響來看,戰國時期秦國的“商鞅變法”是當時最為徹底、最為成功的變法,為秦國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


為何商鞅變法會成功?遵循“酒足飯飽思禮儀”很重要


為何商鞅變法最徹底、最成功呢?我們先來看看商鞅變法的具體內容。

商鞅變法前的序幕——《墾草令》的頒佈

秦國在正式變法前,首先在公元前359年頒佈《墾草令》,主要內容有:

1.刺激農業生產;

2.抑制商業發展;

3.提高農業的社會認知度;

4.讓國內貴族加入到農業生產中;

5.實行統一的稅租制度等改革方略。


為何商鞅變法會成功?遵循“酒足飯飽思禮儀”很重要


商鞅第一次變法

《墾草令》頒佈後的公元前356年,商鞅正式實施第一次變法,主要內容是:

1.頒佈並實行魏國李悝的《法經》,增加連坐法,輕罪用重刑;

2.廢除舊世卿世祿制,獎勵軍功,禁止私鬥,頒佈按軍功賞賜的二十等爵制度;

3.重農抑商,獎勵耕織,特別獎勵墾荒;規定生產糧食和布帛多的,可免除本人勞役和賦稅,以農業為“本業”,以商業為“末業”,並且限制商人經營的範圍,重徵商稅;

4.焚燒儒家經典,禁止遊宦之民;

5.強制推行個體小家庭制度。


為何商鞅變法會成功?遵循“酒足飯飽思禮儀”很重要


商鞅第二次變法

商鞅在第一次變法後的六年,於公元前350年進行第二次變法,主要內容是:

1.廢除貴族的井田制,“開阡陌封疆”,廢除奴隸制土地國有制,實行土地私有制,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

2.普遍推行縣制,設置縣一級官僚機構;“集小都鄉邑聚為縣”,以縣為地方行政單位,廢除分封制,“凡三十一縣”,縣設縣令以主縣政,設縣丞以輔佐縣令,設縣尉以掌管軍事。縣下轄若干都、鄉、邑、聚。

3.遷都咸陽,修建宮殿;

4.統一度量衡制,頒佈度量衡的標準器;

5.編訂戶口,五家為伍,十家為什,規定居民要登記各人戶籍,開始按戶按人口徵收軍賦;

6.革除殘留的戎狄風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推行小家庭政策。規定凡一戶之中有兩個以上兒子到立戶年齡而不分居的,加倍徵收戶口稅。


為何商鞅變法會成功?遵循“酒足飯飽思禮儀”很重要


商鞅變法分析——“酒足飯飽思禮儀”

商鞅變法能夠成功,離不開商鞅的智慧,離不開秦孝公的支持,最主要的是離不開民眾的支持。其中,遵循“酒足飯飽思禮儀”很重要,直接關係到變法能否成功和延續。

為何這樣說?因為只有滿足了溫飽,才會有更高層次的需求,才能得到支持,如果滿足不了溫飽,再好的變法都是瞎扯。

比如變法前奏《墾草令》的措施,都是以提高農業產量為目的的變革,也就是說商鞅變法之初,首先是解決百姓溫飽問題,讓百姓擺脫貧窮,逐漸富裕起來。《墾草令》順利推行三年後,商鞅才開始真正意義上的變法。

如果說《墾草令》是讓百姓富裕的話,那第一次商鞅變法就是對富裕起來的農民加以約束,開始富國強兵,增加國家的財政收入和兵員穩定獲取。


為何商鞅變法會成功?遵循“酒足飯飽思禮儀”很重要


在第一次變法順利施行6年後,秦國已經實現民富、國強、兵精,這時候才開始更深層次的變法,如第二次變法第二點,正是有了第一次變法的基礎,才有實力大興土木;第六點則是去除殘留的戎狄風俗,推行更加文明先進的禮儀。

通過以上對變法內容的瞭解和分析,我們發現,商鞅變法不同於其他變法,並沒有一氣呵成,讓天下民眾措手不及,而是先解決百姓最基本的吃飯問題,然後步步推進,逐漸深入。

宋朝的王安石變法最後失敗,很大原因就是在變法過程中有很多弊端,底層老百姓不但沒有獲利,甚至還更吃虧,並沒有從根本上改善老百姓的吃飯問題,老百姓開始反對變法,這為保守派的攻擊找到了理由。

如果商鞅急於求成,一開始就把變法的所有內容全部公佈,不但會遭到舊貴族更加強烈的反對,就是底層的民眾也不會支持,到頭來,商鞅變法只能成為一紙空談。


為何商鞅變法會成功?遵循“酒足飯飽思禮儀”很重要


比如清朝的“戊戌變法”僅僅進行了100多天就草草收場,很大原因就是太急於求成,幾乎每天都有新的詔令下發,很多都過於超前,讓下面的人無從著手,很多變法內容在當時情況下,根本就沒有辦法施行,“戊戌變法”成為“百日維新”。

可見,商鞅變法的成功,正是不急於求成,一步步來,首先解決老百姓的溫飽問題,得到老百姓的支持,然後才進行更深層次的文明、制度、禮儀上的變革,最終獲得成功。

“酒足飯飽思禮儀”,只有滿足了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才會有更高層次的發展需求。

大家認為呢?歡迎大家積極評論交流,發表自己的看法,知歷史,明興替,懂得失,喜歡歷史的朋友隨手關注,更多精彩,敬請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