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法,革命兩種自強的方法有什麼區別

大家肯定是好奇這個題目點進來的吧,今天就把以前一直想說卻沒有說的給自己補上,和大家聊一聊關於變法和革命兩種圖強的方法,本期的靈感來自於上一期未發出的那篇文章,前兩天發了一個關於變法40週年的的文章,本以為我寫的已經夠不敏感了,誰知還是沒有過審,也不曉得犯了哪個天條。

變法,革命兩種自強的方法有什麼區別

商鞅變法

言歸正傳,變法和革命兩個詞,幾乎每個中國人從小到大都聽說過,在歷史課本中(如著名的戊戌年變法、辛亥年革命),在新聞中(如中東那一團亂麻)都經常提起。還有熟悉歷史的朋友都一定不會陌生,變法和革命總是環繞著整個歷史的關鍵進程中,早至三代,下至共和都有它倆的影子。然而他們兩個的出現也總是伴隨著巨大的社會變動和變革,它使瀕臨絕境人們看到了新的希望,但有時這種希望可能只是“迴光返照”,是另外一個更痛苦絕境的開始。下面我就詳細的介紹一下變法和革命二者的區別。

變法,革命兩種自強的方法有什麼區別

找不到合適的配圖選這本書的封面吧

變法有很多不同的叫法如改革、維新,但其實性質都是一樣的,在全球最大的百科中是這樣介紹的“各種包括政治、社會、文化、經濟、宗教等方面改良革新,改革的實質是階級利益的調整,以除舊佈新。目的是要革除現有的社會制度中不符合社會發展的部分,使之符合新的生產力發展的需要。”

變法,革命兩種自強的方法有什麼區別

一張壁紙

在全球最大中文百科中是這樣介紹的“指改變舊制度、舊事物。對舊有的生產關係、上層建築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調整,改革是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我的認為和百科們有不同,但意思差不多,是“廟堂之上的人對社會在未來一階段或現已經發問題在得到實權著的首肯(或默許)下所做出的政策和制度調整”我們華夏早在幾千年的先秦時期就有史料可查的變法了,先秦時代的華夏各國在開明的君主帶領下實行各自的變法,如晉國的獻公,文公變法、秦國的穆公變法和後來的孝公商鞅變法、趙國的胡服騎射等,其中最成功的當首推秦孝公時商鞅變法,它使秦國擺脫舊制度束縛更有資本能夠統一六國。既然有成功的變法就一定有失敗的變法,我認為失敗的定義為政策的目標還未實現就被終止了,並不是單純的變法人被殺或被罷免就失敗了,這裡最好的例子是上面提到的商鞅變法,商鞅變法的系列措施都是嚴重了侵害舊貴族的利益,孝公在位時商鞅的變法得到實權者的首肯,舊貴族不敢動也動不了他,孝公一死商鞅就被貴族反撲,被控“謀反”,後被殺,商鞅人雖被殺,但他的政策被繼承,目的已經實現差不多。而真正失敗的如宋朝王安石變法和范仲淹變法,這裡就以王安石變法為例子吧,它是一個很理想主義的變法,本來是為了能夠即為國多掙些錢,又照顧老百姓,政策實行下來確成了“為國斂財,與民掙利”,這使得以司馬光同志為代表保守黨更加有合理的理由反對新政,神宗去世後,新政被停止,新政的目的也未實現,給後代造成不小的影響。還有一個更極端的例子,是晚清的百日維新,這是完全不切合實際變法,以光緒帝和康有為為首的帝黨,在得到實權者慈禧太后的默許下展開變法,僅僅百日變法就牽涉到的全國各個層面,基層官員更懵逼,一天幾道條令,政策落實情況不大好,在變法的最後甚至要謀殺慈禧太后,此時慈禧太后肯定不會支持他們了,皇帝被太后囚禁,康有為逃到海外,他們有些操之過急。

變法,革命兩種自強的方法有什麼區別

武昌起義

變法的失敗會使百姓日子更加貧苦,生活實在過不去的叫上同鄉小夥伴一起起義,有理想有報復的試圖改變這種現象。前者經常自稱為起義、舉事或革命,後者則被稱為革命,然當時統治階級統稱他們為暴動或騷亂。革命和舉事是有本質的區別的,舉事者一般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舉事的,有的可能只是嘴上說的好一些,比如大澤鄉起義他只是自己過不下去才起義的,他想建立一個沒有秦皇的秦皇王朝。換句話說就是陳涉是為了不被秦皇殺,自己能夠和八個老婆睡覺,而不是為了和自己一樣出身的百姓能夠吃飽飯而舉事。革命者是為了革除舊制度的弊端,建立一個新的制度,有時也不一定都要建立新的制度。如同民國國父孫中山那樣,他的革命就是為了改變舊制度束縛,解放那種“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思想,使華夏大地能夠真正走向共和。但後來由於太多類似陳勝吳廣的人,他們高舉革命旗幟,但卻做著和革命背道而馳的事。{這裡並不是為了批判他們,只是說有這種現象,他們有他們時代的侷限性,我們也有我們的侷限性。上面用的革命一詞都是指人類對社會的改造,不是指人類對自然的改造}

變法,革命兩種自強的方法有什麼區別

明治維新

這裡用的革命一詞是指近代的革命,並不是周易中的“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這類革命。

變法,革命兩種自強的方法有什麼區別

戈爾巴喬夫

革命是自下而上的激進武裝改制,起義是自下而上的武裝奪權,而變法是自上而下的相對保守政策改制,二者中變法是對國家造成傷害最小的圖強方法,一場變法死去的人遠遠小於一場革命或起義的,一場變法所用的錢財也遠遠小於革命或起義消耗的錢財。所以不到萬不得已還是不要用革命或起義來改制,像洪秀全的太平天國運動直接造成一億人的死亡,革命和起義所造成的後果是不可估量的,一場革命可能讓一個國家幾十年都緩不過來勁兒。當然如果一個國家的實權者昏的沒邊,那可以適當的反應讓他們知道他們做的不對。革命和變法雖然走的是不同的道路、不同的階級但卻都為了華夏好。

有不同見解的小夥伴評論告知大家,喜歡小夥伴歡迎點贊或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