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商鞅:一個被美化但又實至名歸的偉大變革者

一部《大秦帝國》讓很多人認識到了一個博學、果敢、為國為民的法家學者商鞅。小說畢竟是藝術,它將商鞅美化成一個“完美”的人。不可否認歷史上的商鞅確實是一個偉大變革者,但同時他也是一個賤視百姓生命的御用政客。讓我們一起感受下商鞅的偉大變革。

商鞅變法是中國古代一次成功的變革記為新發,他讓秦國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家,並且為以後秦國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而且確定了法治的思想。

商鞅:一個被美化但又實至名歸的偉大變革者

改革必然要觸及既得利益,必然會遭到方方面面的反對。秦孝公沒有采取強制壓迫的辦法,而是把大臣們召集在一起辯論,以理服人。既讓主張改革的商鞅說話,也讓反對改革的甘龍、杜摯說話,各自把自己要說的東西都講出來,看看誰更有道理。直至商鞅以無可辯駁的事實,使反對派啞口無言,才稱之為“善”,才任命商鞅為左庶長,“卒定變法之令”。這說明,秦孝公是民主的,是善於聽取不同意見的,也是善於統一思想的。

  公元前359年,正當商鞅輔佐秦孝公醞釀變法時,舊貴族代表甘龍、杜摯起來反對變法。他們認為利不百不變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無過,循禮無邪。”商鞅針鋒相對地指出:“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復,何禮之循?”“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湯、武之王也,不循古而興;殷夏之滅也,不易禮而亡。然則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禮者未足多是也。”從而主張“當時而立法,因事而制禮”(《商君書·更法篇》《史記·商君列傳》)。

商鞅:一個被美化但又實至名歸的偉大變革者


這是以歷史進化的思想駁斥。

古代中國的第一次變革就發生在春秋戰國那個光輝的時代。一方面是隨著社會生產工具的改進以及生產力的提高,新興的地主階級跟自耕農階級,對舊有的奴隸制社會體制越發不滿。另一方面是舊有的奴隸制生產模式因其生產效率低下,影響到列國間的爭霸。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法家應運而生,一大批法家學者奔走於列國當中推行一系列解放生產力、增強國家綜合國力的變革。

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經濟得到了發展,軍隊的戰鬥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強大的封建國家,為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所以商鞅無疑是一個偉大的變革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