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神宗面前作《商鞅》,1069年文人王安石不惜粉身碎骨為改革

我們在讀歷史時,總是在想著如果這樣或者那樣歷史會怎麼樣。比如我們就喜歡站在北宋的立場去看,如果王安石改革成功了,北宋會怎麼樣?會國富民強成為真正的帝國嗎?能夠滅遼滅夏在版圖上實現大一統嗎?能夠推動士農工商的變革發展進入到資本主義的萌芽嗎?歷史不能假設,但是如果改革成功,至少不會有靖康之難和南遷臨安!

宋神宗面前作《商鞅》,1069年文人王安石不惜粉身碎骨為改革

每逢亂世弱世必有能人,當宋朝面臨內憂外患的時候,王安石出現了。公元1069年熙寧二年,49歲的王安石,被宋神宗任命為參知政事正式進入執政核心,也正是在這個時候,王安石在宋神宗面前題詩《商鞅》,希望遇到明君全力支持改革,也以“商鞅”為鑑為改革不惜粉身碎骨。

執拗的王安石在等待一位知己明君

1042年,22歲的王安石在科舉考試中因為“孺子其朋”從狀元變成了第四名,這位官二代的仕途生涯也算是正式開啟了。在接下來的16年時間,他從淮南節度判官、鄞縣知縣、舒州通判到常州知州,再加上10歲他就跟隨父親到臨川、韶州、江寧等地方遊歷學習,在地方上的的經歷已經超過28年時間了。

在各個地方的任職上,政績顯赫聲譽日隆,文彥博歐陽修等人舉薦他到中央任職,都被他給拒絕了,他有他的理想所在,他的理想就是要改變現實。1058年,38歲的王安石在進京述職的時候呈上了自己的改革理想《上仁宗皇帝言事書》,宋仁宗拒絕了他的理想。

宋神宗面前作《商鞅》,1069年文人王安石不惜粉身碎骨為改革

《宋史·卷三百二十七·列傳第八十六》:先是,館閣之命屢下,安石屢辭;士大夫謂其無意於世,恨不識其面,朝廷每欲俾以美官,惟患其不就也。

改革的抱負施展不了,王安石決定遠離朝廷,之後朝廷屢次邀請出任直集賢院、知制誥兩年時間,就又因母親病故為由拒絕入朝。執拗的王安石在等待,等待一個人,等待一個機會,“若使當時身不遇,老了英雄”也不悔。命運還是眷顧王安石的,48歲的時候他等待的人來了,一位對他仰慕已久的太子上位了。

宋神宗面前作《商鞅》,1069年文人王安石不惜粉身碎骨為改革

1067年宋神宗即位就立即起用王安石,一年不到的時間就從江寧知府直接任命為參知政事,躋身執政之列。王安石隨後就獻上《本朝百年無事札子》,闡述宋朝近百年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等情況,指出在表面太平而實危機四伏的情況下,改革在所難免,“大有為之時,正在今日”

為了堅定宋神宗改革的決心,王安石在面對非議的時候作出了這首《商鞅》:“自古驅民在信誠,一言為重百金輕。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自比商鞅,期待宋神宗能夠效法堯舜,比秦孝公還堅定支持改革

《商鞅》這首詩裡面說明了五重意思,一是說出了政治的基礎,二是說民心的嚮往,三是說明商鞅變法成功的因素,四是說出了希望神宗能夠效法秦孝公支持變法,五是說明了自己願意和商鞅一樣,為改革不惜粉身碎骨。

宋神宗面前作《商鞅》,1069年文人王安石不惜粉身碎骨為改革

“自古驅民在信誠,一言為重百金輕。”這句詩其實就是把商鞅變法的徙木立信,十金搬木頭的典故分化開解,其核心在於“驅民”。何為驅民,為何驅民,這就是政治的基礎和民心的嚮往。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王安石在地方前後28年的經歷,讓他深知民的重要性,而現在人們已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了。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因自比商鞅而遭到非議詆譭,這是非常不應該的,商鞅能夠做到令到必行,改革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這句詩裡面包含了三層意思,商鞅變法為什麼成功?政令必行的最大前提是秦孝公的支持和商鞅變法的決心所在。而這次要發動的變革,王安石也是抱著和商鞅一樣五馬分屍都不怕的想法,也希望送神宗能夠像秦孝公那樣支持改革。

一諾千金、令政必行是商鞅變法成功的前提,完善的變法措施是改革的基礎。然而要真正開展變法,面臨的困難是民眾是否會相信並支持,保守勢力是否會反對甚至反撲,君王是否有足夠的意志來支持和堅持。站在王安石當時的立場和狀況,我們從這首詩裡面,是可以讀懂表面的意思和更多隱含的意思的。

而在《商鞅》這首詩裡面,我們也看到了王安石的性格缺陷:以民為驅,自負於民眾,以一當百,自用於文人,以君為用,自絕於天下。

文人王安石,在文人的朝廷裡面憑一己之力終究是無力迴天

趙匡胤在“杯酒釋兵權”之後,加強對了武將的控制和對文人集團的支持,並在其遺訓裡面明確“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因而,宋朝被號稱為中國古代文人的天堂,在這個朝代,但凡當官的都有那麼一點文人的氣質,朝廷核心人員基本上都是文人為主,而且經常由文官來擔任武職。王安石也是文人,也是通過科舉考試來入仕的。

宋神宗面前作《商鞅》,1069年文人王安石不惜粉身碎骨為改革

文人王安石,著書立說經學哲學樣樣精通,創立““荊公新學”,創新辯證法“新故相除”,書法自創“疾書”,詩壇自創“王荊公體”,還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宋朝著名的詩人詞人,著作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這樣一位文壇巨匠,在當時的文人朝廷是十分受尊敬和崇拜的,卻偏偏走上了改革這一條路,還以秦朝的商鞅作為榜樣。

在文人的社會,不管是文學創作哲學思考還是詩詞文章,亦或是胸懷天下心懷蒼生為官為民,王安石都是一位非常合格的文人官員。自負、剛愎、執拗、獨斷是王安石的性格所在,這個如果是作為一個文人來說,甚至還會得到讚揚,“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你的高傲因為你有這個能力而如果作為權力中樞核心人物改革靈魂來說,這些就都是缺點了。

做學問上,王安石是受人推崇的;做地方官,王安石也是受人愛戴的;做宰相,王安石就讓人痛恨了。《商鞅》的這首詩裡面,只討好了皇上,卻得罪了天下所有的人。

結語:機會抓住了,時代不讓行

王安石變法最大的問題是改革面鋪的太廣了,相當於對宋朝的整個體系都進行了革命,其改革影響之大範圍之廣前所未有。除了宋神宗剛開始的支持,遭到了官僚集團、文人集團和地主階級等幾乎所有人的強烈抵制和反撲,而當背後的支持者去世之後,改革就註定了悲慘的結局,所有的新法幾乎被全面廢除。

宋神宗面前作《商鞅》,1069年文人王安石不惜粉身碎骨為改革

為了國,為了民,為了君,王安石開啟了新法變革,而上天也給了他機會,宋神宗前期的全面支持改革才有了實踐的機會。然而,和秦朝的時代不一樣,面對的體制不一樣,以及和商鞅的法治思想不一樣,文人,心太大而不夠狠,終究變成了走過場。而王安石,是一個大文人,“興忘只在笑談中。直至如今千載後,誰與爭功。”

本文只作為王安石《商鞅》這首詩的場景構建和解讀,沒有深入的去分析和挖掘王安石變法的內容和結果,也沒有深入的去和商鞅變法做對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