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收廢品撿到銅疙瘩,被外甥拿走交給老師,經鑑定竟是國寶文物

女真族是我國曆史上非常古老的民族,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曾經生活在中國東北地區,是現代滿族的祖先。他們在不同的年代有著不同的稱謂,直到遼國時期才被稱之為“女真族”。

當時女真族的首領為阿骨打,他率領兵馬統一女真各部,推翻遼國統治,最終建立金國。雖然後來被成吉思汗所滅,但女真族並沒有被滅掉,直到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時,才將女真族改名為“滿族”。這支民族在與中原文化的接觸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文明,不過隨著歷史的發展,這支曾經輝煌一時的民族徹底消失於大漠中。前些年,一位收廢品的老人意外撿到一文物,沒想到竟是女真族珍貴的文物,被稱之為無價之寶。

老人收廢品撿到銅疙瘩,被外甥拿走交給老師,經鑑定竟是國寶文物


上世紀70年代,住在哈爾濱的一位老人,平日裡常常回收廢銅爛鐵,從而補貼家用。有一次,老人在一個巷子裡閒逛時,偶然撿到一塊銅疙瘩,上面還雕刻著複雜的圖文,老人並沒有意識到是文物,直接將其扔到框裡,拿回家給孩子玩。

老人收廢品撿到銅疙瘩,被外甥拿走交給老師,經鑑定竟是國寶文物


然而就是老人這一舉動,卻改變了這一國寶文物的命運。老人一遠方外甥回老家時,意外看到自己的表弟用繩子拴著銅疙瘩玩,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他拿起這個銅疙瘩看了看。當時判斷很有可能是文物,經過老人同意後,將銅疙瘩帶回了學校,讓老師研究。

老人收廢品撿到銅疙瘩,被外甥拿走交給老師,經鑑定竟是國寶文物


經過研究鑑定,這個銅疙瘩正式一枚來自於金代的金印,上面複雜的圖文正是阿骨打親自所創的金文,對於考古專家來說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經過專家的建議,這枚金印捐給了國家,如今珍藏在哈爾濱的博物館,禁止對外展覽。只有在重大節日時,世人才可以目睹道它的陣容,足可見這枚金印的珍貴之處。

b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