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人見人嫌,又髒臭的動物糞便,是怎麼成農民“寶貝”的?

現在環境問題抓的很嚴格,正值農忙,不過農民心中也很清楚,玉米等作物收割完畢,就又到了秸稈這個老問題的時間了。

原本人见人嫌,又脏臭的动物粪便,是怎么成农民“宝贝”的?

以前的秸稈,處理起來很簡單,堆成一堆,一燒了之。可現在整治環境汙染的大環境下,即便想“頂風作案”,那也得估算一下“作案”成本了,很明顯,焚燒秸稈在經濟上是相當不划算的。前些年有農民看到白天不讓燒,就晚上偷偷去燒,結果晚上遇到了巡邏隊,之後村裡就有了大標語“上午燒秸稈,下午就拘留”等等。

原本人见人嫌,又脏臭的动物粪便,是怎么成农民“宝贝”的?

這些明顯是秸稈還田宣傳不到位導致的。因為農民不懂得秸稈還田到底是怎麼個還法,有農民講:去年倒是有開著機器到田裡粉碎秸稈的,結果錢也花了,最後地裡根本不能種麥子,因為都是碎秸稈,這樣種下去的麥子肯定不出苗。還有些性急的農民,直接說:玉米秸稈燒了這麼多年,咋就礙事了?現在家裡都燒煤氣燒電了,誰還燒秸稈燒爐子啊,再說了,村裡根本不讓堆放秸稈,連屋頂都不能放。

原本人见人嫌,又脏臭的动物粪便,是怎么成农民“宝贝”的?

在東北遼寧建平縣的新城村,很多農民獲得了玉米豐收,但是他們同時也在為著成噸的秸稈煩惱著,這燒也燒不得,放又沒處放的秸稈,真讓豐收後的農民頭疼。

不過,就有人把這兩種看似讓人頭疼的秸稈和動物糞便合二為一,竟然合成了一種成了農戶們搶著要的寶貝。我們來了解下建平縣種植合作社的李鳳雷是如何變廢為寶的。

原本人见人嫌,又脏臭的动物粪便,是怎么成农民“宝贝”的?

在各地的農民發愁秸稈怎麼處理掉的時候,李鳳雷的工作則是爭分奪秒的搶秸稈。玉米豐收之後,成噸的秸稈被打成捆之後,首先用機械將他們粉碎成顆粒,之後用厭氧高溫就能處理成生物制碳了。因為秸稈的本身含量最高的就是有機質了,所以通過碳化之後,秸稈的粉碎物裡含量最多的還是有機物,然後有機物結合碳顆粒所特有的發達的孔隙,就能用來作用於土壤,從而進行土壤的改良。

原本人见人嫌,又脏臭的动物粪便,是怎么成农民“宝贝”的?

但是,這僅僅是秸稈,動物糞便又是怎麼回事呢?原來,李鳳雷又發現了一個變廢為寶的“黑金子”,這就是糞便。這糞便是怎麼變成寶貝的呢?原來李鳳雷用上了他自己產的秸稈碳,只要他把拉回來的大糞和秸稈碳混合在一起,按照碳和動物糞便1:3比例混合在一起,在少許催熟劑的作用下,只需要3周,就能把動物糞便堆用成為農民的好幫手。

原本人见人嫌,又脏臭的动物粪便,是怎么成农民“宝贝”的?

並且,在堆用完成之後,因為秸稈碳不會被髮酵和分解掉,所以秸稈碳一點損失都沒有。動物糞便中的不少物質卻被髮酵掉了,剩下的糞便殘物和秸稈碳混合在一起,因為秸稈碳有著優秀的吸附功能,所以就會變得更有養分,並且毫無臭味。這種去味的操作,只需要堆幾天動物糞便便能顯現出來。

原本人见人嫌,又脏臭的动物粪便,是怎么成农民“宝贝”的?

於是,原本人見人嫌,又髒又臭的動物糞便,一下子就成了農民們的寶貝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