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王十三
先問一個很常識問題:
安史之亂是什麼時候平定的?唐玄宗時期還是唐肅宗時期?其實都不是,正確答案是唐代宗時期。這也就意味著唐玄宗到死都沒有親眼見到叛軍被剿滅,他是帶著一種負罪感嚥氣的。祖宗基業都差點毀在他的手上,最後靠兒子和孫子才穩定了危局。試問他有什麼臉面率領大軍跟兒子爭奪皇位?唐玄宗天寶十四年(公元755 年),雜種胡出身的安祿山聯合契丹、室韋、突厥等胡族一起組成十五萬叛軍,以奉密詔討伐楊國忠為藉口在范陽起兵,向唐玄宗開戰。當時唐朝承平日久,民不知戰,叛軍一出,河北州縣立即望風瓦解,當地縣令或逃或降,整個河北全部都淪陷。當地方官員的奏報傳到長安後,唐玄宗的第一反應是——絕對是造謠!安祿山是我的乾兒子,他怎麼可能造我的反?
不久後,更多的奏報如雪片般傳到長安,每一張奏報就如一個耳光,啪啪的打在唐玄宗的臉上。安祿山造反一事確成事實,唐玄宗的面子瞬間掛不住了。於是他急召來宰相楊國忠商議應變之策。這一對昏君奸臣的應對措施是:調安西節度使封常清兼任范陽、平盧節度使,防守洛陽;調右金吾大將軍高仙芝為副元帥,領兵東征。封常清和高仙芝都是盛唐名將,玄宗調他倆平叛,理論上是非常合理的。但問題是玄宗早先不相信安祿山造反,錯過了調兵遣將的最佳時機。因此封常清和高仙芝實際上都是光桿司令出征,平叛士兵都是現招的,沒有戰鬥力可言。
天寶十四年十二月,唐朝平叛大軍在洛陽被叛軍擊潰。安祿山佔據唐朝東都洛陽,而唐軍則只能退守潼關,閉關自守。唐朝精兵不在,封常清和高仙芝此時閉關死守,可以說是最明智的選擇。然而唐玄宗等不了,因為東都洛陽自唐朝建國後就沒有失陷過。現在在他的手上給弄丟了,他的臉上無光。於是唐玄宗以失律喪師之罪將封常清和高仙芝處斬。這一行徑,毫無疑問是親者痛仇者快的昏招。安祿山聽說後哈哈大笑,便於天寶十五年正月初一,在洛陽自稱大燕皇帝,與唐玄宗分庭抗禮。
病急亂投醫的玄宗徵調老將哥舒翰出征,領二十萬臨時湊集來的雜牌部隊鎮守潼關。當時哥舒翰也沒有什麼好辦法,就這二十萬垃圾,根本不是安祿山的對手。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死守潼關,等待唐朝最精銳的安西軍東調,聯手滅安祿山。結果唐玄宗又昏了一把,他聽信了楊國忠“叛軍兵不滿四千,皆贏弱無備“的無腦情報,遣使令哥舒翰立即出潼關,收復陝洛。
哥舒翰收到聖旨後,立即上書玄宗,言明這絕對是謠言,希望皇上你明查。
我們現在在潼關嚴防死守,郭子儀和李光弼在河北攻打叛將史思明,打了幾個大勝仗,進展十分順利,這是勝利的徵兆。我們現在不僅不繼續死守,並且放權給朔方軍,讓他們直擊叛軍的老巢,斷了安祿山的後路,讓叛軍內部自己潰散。結果哥舒翰的建議,又讓老邁的唐玄宗給否了。他讓楊國忠親自負責督促哥舒翰出戰,哥舒翰被楊國忠逼的無奈,撫膺慟哭。只得被迫棄關,領兵出戰,在靈寶西原與叛軍相遇,被打的全軍覆沒,哥舒翰也做了俘虜。叛軍一戰居然將唐朝中央軍殲滅,這麼巨大的戰果,連安祿山也沒有想到。令他更沒有想到的是,唐玄宗聽說哥舒翰兵敗後,他居然棄長安跑路了!
為什麼安祿山會震驚唐玄宗跑路?因為潼關雖然丟了,但叛軍與唐軍的實力仍然是不成正比的。長安以西還有大量的河西藩鎮的軍隊,如果這些軍隊東調,叛軍是打不贏的。然而唐玄宗就是這麼奇怪,居然沒有調河西軍勤王,而是放開大路讓安祿山進潼關,而他則是帶著老婆孩子一路向西逃竄。完全沒有一點帝王的尊嚴了……
那麼唐玄宗為什麼會不戰而逃跑呢?這個可以替他分析一下。
其實在潼關失守後,唐玄宗是有上中下三策可以選擇的。
上策,就地堅守長安城。
中策,北上至河西藩鎮。
下策,南下逃至到蜀中。
哪種選擇更好呢?如果年輕時候的玄宗,他肯定會堅守長安城,跟安祿山死磕,那個時候的他,是擔得起責任的人。但問題是安史之亂爆發時,唐玄宗已經是個七十歲的老頭子了。死亡陰影時時刻刻都籠罩在他的頭上!他的內心極度害怕,害怕慘敗之後,大家會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試問誰的責任最大?無論從哪個角度,楊國忠逃不掉。如果一旦追究到楊國忠的頭上,那隨時就會追究到玄宗的頭上。
事實上,他也確實是頭號災星。安史之亂能爆發,就是他的昏庸導致的;叛軍起兵之後,又是因為他的無能,導致叛軍攻陷洛陽城;再之後他聽信讒言,殺害名將封常清和高仙芝;最後還逼迫哥舒翰出戰,使得叛軍能夠長驅直入關中,使得大唐基業危若累卵。
試問這麼一個老年痴呆、執迷不悟的老犢子皇帝,他還有沒有資格繼續當皇帝?顯然是沒有的!如果要追究責任,輕則退位,重責將士譁變,他的老命不保。唐玄宗他自己也知道,自己這次是闖了彌天大禍了。所以他不敢死守長安,因為他怕士兵不願意為他效力!北上河西藩鎮也不行,因為河西也是藩鎮,郭子儀、李光弼這些人對唐王朝可能很忠誠,但對他可就未必忠誠了。那麼,結果就只有最後一條路可選了,也是最臭的一步棋——南逃蜀中避禍。
從當時的情況來看,南逃蜀中是對唐玄宗來說最好的選擇。但對整個大唐來說,悲劇了!皇帝一溜煙跑四川了,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叛軍確實打不進去,可是唐玄宗也出不來了!他躲在交通不便的地方,怎麼指揮全國的唐軍平叛?於是老百姓就攔住了太子李亨,極力挽留李亨不要去四川,希望李亨能夠就地組織唐軍平叛。然後李亨就去了河西藩鎮,擔起了平叛的重任。
唐玄宗這邊聽說太子去了靈武,他也樂於讓李亨去平叛。因為這樣一來,這樣叛軍的火力就集中在李亨身上了,他可以躲清閒。他想的是很好,可是問題是,他給李亨的身份僅僅是一個天下兵馬大元帥的虛職,有個鳥用?為了平叛,李亨只得大膽的遙尊唐玄宗為太上皇,他自己則繼皇帝位,他也就是唐朝的第七任皇帝——唐肅宗。
那麼太子李亨為什麼要繼位呢?拋開他自己本身想當皇帝這一點之外,他當時的處境也是逼得他不得不繼位。
首先,天下兵馬大元帥只是個虛職。他頭上還有皇帝,大事也都要請示皇帝。掛這種虛職卻要幹實事,李亨表示很困難。
其次,河西藩鎮們也不是善茬子。當時的河西軍其實也有上、中、下三條路可選。
上策,擁護大唐中央政府。
中策,學安祿山自立門戶。
下策,跟安祿山合作反唐。
最後河西軍選擇了上策,也就是擁護唐朝中央政府。但前提是,不能讓唐玄宗這個老頑固繼續指揮了。畢竟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都是西北軍出身,卻都讓唐玄宗給害死了。如果唐玄宗不退位,這仗根本沒法打。所以實際上李亨的搶班奪權,是建立在河西軍擁護他的前提之下的。他手上擁有唐王朝最精銳的河西軍軍權,他還怕什麼?
等到李亨派使者把自己繼位的消息報告給唐玄宗時,玄宗能怎樣?
第一,派兵殺向靈武,找李亨算賬?安史之亂正打著呢!他還敢搞內訌?怕是連禁衛軍都要譁變了。
第二,忍一忍,等待時機再看看。說不定唐肅宗短命呢?於是玄宗選擇了先忍一忍,靜觀事態發展。
然後他這一忍,就忍出問題來了。繼位三個月後,李亨派出了一支以廣平王李豫(後來的代宗)、郭子儀、李嗣業、王思禮為統帥的河西軍,東征平叛。隨唐軍出戰的還有回紇和西域之兵數萬人。唐軍東出後,在長安城西的香積寺大破叛軍,斬敵六萬人,一戰收復長安,舉國大震。後來唐軍又收復了洛陽,肅宗的威望達到了一個頂點。備受叛軍殘害的老百姓興奮了,看來還是新皇上靠譜啊!
一年後,唐肅宗從成都迎回唐玄宗。這個時候的軍心民心,已經完全倒向了肅宗。玄宗這個在關鍵時刻拋棄老百姓的昏庸皇帝,誰會還支持他復位?他自己心裡沒有數麼?
唐玄宗駕崩三百年後,趙家父子又復刻了李隆基和李亨父子的往事。藝術大師宋徽宗在金兵南下的關鍵時刻,拋棄老百姓,帶著蔡京、童貫、高俅等一票奸臣南逃,把皇位和守衛開封的重責交給了兒子趙恆。等到金兵退去後,不甘心失去皇權的宋徽宗火急火燎的從南方趕回開封城,想奪權。結果被大權在握的趙恆(宋欽宗)直接把他給軟禁了!後來金兵再次南下時,宋欽宗寧可被金兵一鍋端,也不願意讓徽宗出去招兵買馬。權力對於人性的吞噬,可見一斑了。
所以說,一個人要有起碼的擔當,犯了錯就得認,皇帝也不例外。唐玄宗和唐肅宗之間,看似是肅宗篡了玄宗的位,貌似後來肅宗對玄宗也不好。但是從玄宗作死的過程來看,其實是肅宗拯救了他,讓他免受隋煬帝的下場。因此玄宗還有什麼理由起兵?天下兵馬到底還有多少人願意為他賣命?
Mer86
玄宗是個非常優秀的政治家,即使到了出逃的地步,
“馬嵬之變”發生後,玄宗實際上沒多大權力了,這時候太子自立,尊稱為太上皇,
他有兩個選擇
一,拒絕,然後發佈聖旨,譴責太子,調兵攻打太子?
這顯然是不現實的,且不說他有沒有這個能力,即使他這樣做了,只會讓天下更亂,
一切是顯然的,一個行將就木的老皇帝,一個是正值壯年的太子,你是朝廷官員,你站在哪一隊?皇帝恐怕沒有信心會有多少大臣會站在自己這邊吧?
而且你這不是告訴天下,皇帝和太子不合?老皇帝還在,太子篡位稱帝,不合禮法?你否定了太子的合法性,太子怎麼合法調兵?
太子稱帝,老皇帝不同意,這樣就是兩個中央政府,聽誰的?你這不是給機會擁兵大佬造反?
二就是同意,雖然很不情願,但出於優秀政治家的理性,但幾乎是別無選擇,因為你不同意,只會讓平叛更困難,會讓太子合法性地位失去,甚至,太子一個不高興,派兵廢了他,這樣父子就兵戎相見了,
基於“馬嵬之變”,玄宗有信心陳玄禮還挺他的嗎?
當然,這樣結果就是自己退位,戰爭勝利後,自己被軟禁,
但是,權力已經平穩的過渡到自己的太子手裡,安史之亂被平定,
南朝四百八十寺
唐玄宗李隆基是我國曆史上著名帝王,他清除武氏餘黨、平息韋氏亂政,又將太平公主勢力斬盡殺絕。虛心納諫、勵精圖治,又大破契丹、吐蕃,創造了“開元盛世”。
一、唐玄宗“一天殺三個兒子”經過:
唐玄宗寵妃武惠妃是武則天堂侄武攸止之女,自幼在宮中長大。既有武則天的美貌,又有武則天的心機。
公元737年,武惠妃為了讓兒子壽王李瑁上位,設計說宮中有盜賊,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和光王李琚被武惠妃召喚入宮緝盜而披甲入宮,結果武惠妃又構陷說太子與鄂王、光王是帶兵殺入宮中謀反,唐玄宗盛怒之下將兒子們廢為庶人並賜死。
公元737年12月,武惠妃去世,李瑁不僅沒如願當上太子,反而自己的王妃楊玉環還被父皇納入後宮。
公元738年,唐玄宗冊立第三子忠王李亨為皇太子。
二、李享登基: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後,潼關很快失守,長安的陷落只是時間問題。唐玄宗李隆基帶領皇親國戚和部分近臣逃出長安,太子李享隨行。走到馬嵬驛的時候,軍士譁變,楊國忠被殺,楊貴妃也被縊死。
太子應當地父老肯請太子留下來討伐逆賊,在靈武登基後才告知蜀地的玄宗,同時遙尊玄宗為太上皇。
李隆基在西行的路上並不知道李亨已稱帝,還一直以皇帝的身份發佈詔令。被告之後儘管心裡有諸多不情願,但還是例行公事般地頒佈了《命皇太子即皇帝位詔》和《皇帝即位冊文》,相當於是後補了讓出皇位的手續。
三、李隆基不討伐已奪位的李亨原因:
1、唐玄宗此時已不是開創“開元盛世”,天下人景仰的好皇帝,而是迷於享樂,寵信奸相,導至大唐面臨著分崩離析,唐玄宗即便想討伐李亨,也完全沒有能力執行自己的決定。
2、在馬嵬驛群時大唐百姓,已經對唐玄宗失去了信心。與李亨並肩戰鬥大臣,看中的是年青的李享,前途一片光明,反觀唐玄宗已步入暮年,何談前途。
3、李亨作為儲君,遇到國之亂提前登基上位也是必然,如李亨能穩住,能奪回江山,至少他性命是有所保障。反之如他率軍與李亨作戰,就是幫助安祿山!唐玄宗還不至於昏庸到如此程度吧?
美麗青春您真痘
唐玄宗李隆基是我國曆史上的著名帝王,他開創的“開元盛世”,是唐朝最強盛的時期之一。
然而,在位長達44年的唐玄宗有一個重大失誤,就是在選擇皇位繼承人的問題上,有反覆甚至是錯誤,悅史君給大家做一個解析。
唐朝開元三年(715年),唐玄宗冊立次子郢王李瑛為皇太子。
唐朝開元八年(720年),唐玄宗的十八子李瑁出生,母親是非常得寵的武惠妃。
唐朝開元二十五年(737年),武惠妃為了讓兒子壽王李瑁上位,設計誣陷皇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等三位皇子,唐玄宗盛怒之下將兒子們廢為庶人並賜死。
但同年十二月,武惠妃去世,壽王李瑁不僅沒能當上皇太子,反而自己的壽王妃楊玉環還被父皇唐玄宗納入後宮。
唐朝開元二十六年(738年),唐玄宗冊立第三子忠王李亨為皇太子,但宰相李林甫、楊國忠一直跟皇太子李亨明爭暗鬥,唐玄宗態度曖昧,李亨的境況並不好過。
唐朝天寶十四年(755年),范陽、河東、盧龍三鎮節度使安祿山起兵反唐,進逼長安,唐玄宗率領少數嬪妃、大臣逃往四川。
皇太子李亨則沒有跟唐玄宗一起,而是去了朔方軍治所靈武登基為帝,尊唐玄宗為太上皇。
唐玄宗在與兒子們的鬥爭中,最終是完敗,悅史君歸納了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情況非常危急
安祿山叛變後,一路攻城略地,唐玄宗不得不放棄長安,帶著少數人馬狼狽逃往四川。
這個時候唐玄宗已經沒有了一呼百應的絕對地位,相反半途中發生兵變,殺死了他寵信的宰相楊國忠,還逼他不得不賜死楊貴妃。
悅史君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唐玄宗完全沒有阻止皇太子李亨稱帝的能力。
第二,人心向背逆轉
唐玄宗年輕的時候,曾經參與誅殺韋氏集團,還鬥倒自己的姑媽太平公主,當上皇帝以後還開創了“開元盛世”,可謂天下人景仰的好皇帝。
可在天寶年間,唐玄宗沉迷於享樂,寵信李林甫、楊國忠等奸相,整天和楊貴妃等後宮嬉戲,導致安史之亂的發生。
在決定逃往四川時,唐玄宗所帶的全部軍隊只有3000多人,其中屬於皇太子李亨指揮的殿後人馬就有2000多人,李亨的兒子廣平王李俶和建寧王李倓也“典親兵扈從”。
而發動“馬嵬驛之變”的左龍武大將軍陳玄禮等人,也與皇太子李亨有著密切的聯繫,雖然陳玄禮等人在楊氏兄妹死後,向唐玄宗效忠,但李亨已經具備了另立門戶的力量,支持者更多。
第三,局勢發展必然
在安祿山先後攻佔洛陽、長安,唐朝江山危在旦夕的情況下,逃往四川的唐玄宗,已經無法肩負起恢復舊山河的使命。
在這個時候,皇太子李亨率領一部分精銳,來到抵抗叛軍的第一線朔方軍治所靈武,就表明了平叛的決心,也得到了臣民和將領們的支持。
年老體衰的唐玄宗,身邊沒有軍隊,也不可能率領大軍去討伐先斬後奏的唐肅宗李亨,只能接過太上皇這頂帽子。
最後,悅史君再總結一句,唐玄宗不僅後期施政大亂,在皇位繼承人的問題上,他也是完全不合格的。
作者:悅史君(資深媒體人,文史專家,作家,多平臺簽約作者,觀止讀書會發起人,書評人,文學專欄主編 公眾號:歷史這樣說)
寫有趣的歷史,講真實的傳奇……
我是悅史君,2018我們一起努力!
歷史這樣說
時也勢也,唐玄宗怕太子奪位一天殺三子,無論是史實還是野史,都說出了當時的歷史時期,開元盛世,唐玄宗此時已經經過了武周時代,鬥倒了武家,韋后,姑姑太平公主,大唐一副歌舞昇平的太平景象,可謂志得意滿,此時的唐玄宗手掌大權,朝廷上下無一不服。這時候的唐玄宗對於想奪位的兒子可謂是生殺大權在握,同時也很不忿,估計唐玄宗當時在想“老子一輩子鬥倒了這麼多人,多少風雨都過來了,你小子現在想奪位,你還太嫩了”。說到底是這會太平盛世的唐玄宗手裡有權利!
李亨登基的時候又是一種什麼景象呢?安史之亂爆發,長安失陷,唐玄宗帶著少數人馬倉皇逃亡四川,這時的唐玄宗已經從大權在握變成了喪家之犬,馬嵬坡兵變,不得不處死了寵臣楊國忠,賜死了心愛的妃子楊貴妃,可以看出,這會的玄宗已經是去了對權利的把控,同時寵幸奸臣,造成安史之亂也讓玄宗失去了民心,臣心。之後唐肅宗李亨在靈武登基時,軍事實力比逃亡四川的唐玄宗可謂是強多了,而且當時安史之亂的現實,也讓玄宗不得不承認李亨的地位,畢竟李亨已經是唯一一個可能力挽狂瀾的人了,自己兒子登基總比江山被叛軍佔領,亡國之君的名聲要好聽!
所以一切都是時勢的必然!
歷史風雲小胖子
此一時也,彼一時也:開元二十五年(737年)的唐玄宗李隆基在一夜之間將三個兒子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廢為庶人並賜死。然而在19年後當他得知自己的兒子李亨自行稱帝而尊自己為太上皇時卻說:“吾兒應天順人,吾復何憂?”四天後李隆基宣佈:“自今改制敕為誥,表疏稱太上皇。四海軍國事皆先取皇帝進止,仍奏朕知,俟克復上京,朕不復預事。”昔日那個為捍衛皇權而殺伐果斷,即使對自己的至親也不惜痛下殺手的李隆基這時為什麼如此順從地交出了權力?
737年的李隆基大權在握,以致於滿朝文武、四方夷狄莫不畏威懷德,這時的李隆基和其他所有帝王一樣為堅決捍衛自己的皇權而果斷殺伐。自古以來為爭奪皇權在皇室之中父子兄弟手足相殘就不是什麼稀奇事,這點在唐朝表現得尤其明顯——自唐太宗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以來幾乎每一代唐朝皇帝的繼位都是通過殘酷的政變鬥爭實現的,在李隆基之前唐朝幾乎沒一位通過正常的皇位傳承秩序繼位的皇帝,李隆基自己也是通過政變粉碎了韋后集團才因功被冊立為太子並得以繼承皇位的,在扳倒自己的姑母太平公主的勢力後才算真正大權在握。李唐王朝的皇位繼承歷史以及李隆基個人的人生經歷使其對自己的手足至親始終充滿猜忌,為此他在長安城內特意修建了十王宅,李唐皇室子弟被集中安置於此,嚴格禁止諸王與群臣交結。隨著皇子們年長後陸續成家生子,又於十宅之外修建“百孫院”。這麼做的目的之一就是讓皇室子孫集中居住以便於集中監視和管理。
李隆基所立的第一人太子是李瑛,其母趙氏原本是潞州的倡伎,當李隆基還是臨淄王時就將其納為側室。唐睿宗景雲元年(710年)九月李瑛以皇孫的身份被封為真定郡王。李隆基登基後在先天元年(712年)八月進封李瑛為郢王;開元三年(715年)正月李瑛被立為皇太子。李瑛之所以能得以被立為太子源於其母是李隆基的寵妃——開元十二年(724年)趙氏成為三妃之一的麗妃。然而作為擁有三宮六院三千佳麗的帝王的李隆基可不是一個專情之人,李隆基在寵幸趙麗妃的同時也寵幸武惠妃、皇甫德儀、劉才人等嬪妃,在這其中最受寵的還是得數武惠妃——儘管武惠妃在後宮的品階是妃號,但宮中對待武惠妃的各種禮節待遇卻等同於皇后。隨著武惠妃的日益受寵自李隆基在太子時代起就受寵的趙麗妃、皇甫德儀、劉才人等妃嬪開始日漸失寵,昔日子以母貴的太子李瑛隨著母親的日漸失寵而被李隆基忽視,到開元十四年(726年)趙麗妃去世後李瑛在後宮失去了助力。皇甫德儀所生的鄂王李瑤、劉才人所生的光王李琚也因其母的失寵而備受冷落,於是三個鬱郁不得志的皇子逐漸走到一起抱團取暖,然而這恰恰觸犯到李隆基的大忌——李隆基不僅介意皇子同外臣結交,對皇子之間過分親密的行為也始終保持高度警惕。
武惠妃之所以能得李隆基寵愛不衰絕不僅僅只是因為貌美而已,否則在擁有三千佳麗的李隆基那兒恐怕早就色衰愛弛了。事實上武惠妃對李隆基的心理拿捏把握恰到好處,也正因為如此她明確感知到李隆基已對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產生猜疑之心,這令武惠妃看到了趁機將自己的兒子壽王李瑁推上太子之位的天賜良機。正當李隆基的後宮波橘雲詭之際大唐王朝的朝堂上也發生一件大事——李林甫取代張九齡成為大唐王朝新任宰相。李林甫同樣是一個善於揣摩君王心思的人,眼見武惠妃得寵的他常在李隆基和武惠妃面前說壽王李瑁的好話。開元二十五年(737年)武惠妃以宮中有賊為由召喚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三兄弟和太子李瑛的大舅哥薛鏽入宮,三兄弟與薛鏽隨即披甲入宮捉拿賊人,這時武惠妃卻對李隆基聲稱:太子聯合鄂王、光王、薛鏽披甲入宮意圖謀反。李隆基派人察看後發現果然如此,於是召宰相李林甫商議,李林甫回答說:“此乃陛下家事,臣不置喙。”這時的李隆基本著“寧可錯殺一千,絕不放過一個”的理念將三位皇子賜死。
在證據並不充分的情況下李隆基僅僅出於猜忌將可以在一夜之間賜死三個兒子,可在19年後當李隆基面對已公然自立為帝的太子李亨時卻沒對其採取任何行動,這自然不是因為他心甘情願自動交出權力,而是在當時的客觀形勢下不得已而為之的無奈之舉:儘管當初李隆基為了權力可以一夜之間賜死三個兒子,可死的畢竟都是他的親骨肉啊!人隨著年紀的增長往往越發珍惜親情——當李亨自立為帝時李隆基已是71歲高齡,在古代的生活水平和醫療技術下已算是高壽了,即使他攬權不放又還能再當幾年皇帝呢?對他而言權力遲早是要讓出來的。如果李隆基執意不承認李亨自立為帝的行為即使成功了也不過多延續自己幾年的權力而已,可如果失敗了呢?這時的格局是:安史叛軍已佔據半壁江山,李隆基自己都已逃入蜀中,而李亨則在靈武自立為帝,這樣一來李唐王朝實際上形成了以李隆基和李亨為首的兩個權力中心。如果李隆基執意對李亨採取行動無疑是幫了正對李唐江山虎視眈眈的安史叛軍的大忙,要知道李亨稱帝對李隆基而言還可以作為太上皇度過殘年,可如果安祿山得了天下李唐王朝就得改姓了。既然權力反正是保不住了,交給自己兒子總比交給安祿山強得多吧,那就只能兩害相權取其輕了。況且這時李隆基本身已沒多少權力可言了——馬嵬坡兵變就是一個例證。一方是垂垂老矣的太上皇,一方是年富力強的皇帝,李隆基自己也沒把握會有多少人跟自己走。
儘管如此李隆基仍並不甘心完全交出權力,於是他預留了一個後招——”四海軍國事皆先取皇帝進止,仍奏朕知“這句話就是李隆基為自己預留的後招:儘管對李亨的靈武政權予以承認,以告訴天下太上皇和皇帝和睦無間,以號召各路勢力共同勤王平叛,但軍國大事在優先由皇帝處理的同時仍需要奏報太上皇,同時太上皇有權頒佈自己的誥書。這樣一來李唐王朝兩個權力中心並存的格局就以詔書形式明確化制度化。問題在於:出於統一事權以利平叛而言這種格局是不能長久維持下去的,對此李隆基給出終結這一格局的時間表”俟克復上京,朕不復預事”——就是說等收復長安、洛陽兩京後自己就徹底交權。然而恰恰就是李隆基給出的這個時間表深刻影響了此後唐朝一百五十年左右的歷史。
當時身在靈武的李亨曾就平叛方略問計於名士李泌。李泌明確指出:安史叛軍不過是一群沒任何宗旨和戰略目標的烏合之眾,儘管看似強大,實則如潮水一般來得快也退得快。有鑑於此李泌建議:李光弼守太原,出井陘;郭子儀取馮詡,入河東;命建寧王李倓為范陽節度大使,與李光弼互為犄角直搗叛軍老巢范陽(今北京)。這一計劃作為著眼於平叛的軍事方略而言無疑是極其高明的,然而此時李亨的著眼點更多放在了政治層面——早一日收復長安、洛陽就可以名正言順將父皇李隆基接到自己身邊就近看管起來,徹底結束兩個權力中心並存的格局。在這不足為外人道的小心思下李亨仍選擇在叛軍重兵集結的長安、洛陽硬碰硬,結果在付出慘重代價後終於得以收復兩京,李亨隨即馬不停蹄派人去蜀中迎接太上皇李隆基。這時的李隆基還能怎麼辦呢?如果拒絕不等於昭告天下原先太上皇和皇帝的和睦無間都是裝出來的,當今皇帝自作主張繼位不合禮法,這樣一來身為大唐天子的李亨的合法性將受到質疑,這無疑是在變相鼓勵叛軍以及潛在的野心家。在這樣的局面下李隆基即使再心不甘情不願也不得不回到李亨身邊,此後的李隆基實際處於被軟禁的狀態。李隆基、李亨父子之間的權力之爭就此畫上句號,然而正因為李亨沒采納李泌之計而喪失了一鼓作氣徹底殲滅安史叛軍的良機,安史之亂就此演變為一場持續八年之久的叛亂,唐朝國力因此由盛轉衰,即使在安史之亂被平定後河北藩鎮仍保持著極強的實力,形成了藩鎮割據的現象。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先說唐玄宗“一天殺三個兒子”是怎麼回事。
(唐玄宗劇照)
唐玄宗到晚年昏庸不堪,貪圖享樂。不過,他在皇位問題上卻十分清醒,對他的兒子們百般提防,怕他的兒子們奪了他的皇位。
他本來已經立了太子李瑛,但是因為他寵幸的武惠妃對太子的讒陷,他不加調查。便一天之內把太子李瑛加另外兩個兒子鄂王李瑤、光王李琚廢為庶人,不久武惠妃又把他這三個兒子全害死。
唐玄宗為什麼會把三個兒子一併廢為庶人呢?是因為武惠妃謊稱宮中有盜賊,請唐玄宗三個兒子進宮來幫忙。既然緝盜,唐玄宗的兒子們自然要“披甲執銳”前往。一邊武惠妃又給唐玄宗說,你三個兒子造反呢!你看他們都帶著武器闖進攻來了。唐玄宗一看大怒,立刻就派人把三個兒子拿下,並把他們廢為庶人。
看到這裡,估計大家都有些疑惑,這唐玄宗不至於這麼糊塗嗎?莫名其妙的,他三個兒子為什麼會帶著兵器,大搖大擺進宮來?有這麼造反的嗎?這太不合常理了嘛。稍微調查一下,不就明白了嗎?不過,我覺得其實唐玄宗並不糊塗。在皇位問題上,他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對他的兒子們,他是寧可錯殺一千,絕不放過一個。否則,後來他三個兒子都莫名其妙去世了,他怎麼不調查一下呢?
廢掉太子後,唐玄宗準備立新太子。他把宰相李林甫找來商量。李林甫是個毫無原則的人,他見武惠妃受唐玄宗寵愛,就極力巴結武惠妃,提議立武惠妃的兒子壽王李瑁為太子。但是唐玄宗偏偏不聽他的(李林甫實在是幫了倒忙,他越提議壽王李瑁,唐玄宗越懷疑李林甫和李瑁在結黨,要對他不利),立了第三個兒子李亨為太子。可以說,正是因為太子李瑛被廢,同時李瑁受懷疑,李亨才白撿了便宜,被封為太子。
(唐肅宗劇照)
但是李亨被封為太子後,他的厄運就來了。他也就開始被他父親唐玄宗猜疑了。再加上李林甫的打擊,李亨為此離了兩次婚,極力表現對唐玄宗的孝順,才算把太子之位保留了下來。
可以說,在安史之亂前,唐玄宗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對他的兒子們是非常冷酷無情的。
不過,安史之亂髮生,尤其是叛軍攻陷洛陽和長安,唐玄宗從皇宮逃出來,往四川逃去的時候,他再也沒有對他兒子們有那麼大的生殺予奪的權力了。就算李亨在靈武自立為皇帝,把他遙尊為太上皇,他也只能聽之任之。為什麼呢?
第一,當馬嵬坡兵變發生的時候,已經宣告唐玄宗眾叛親離。馬嵬坡六軍不前,其實大家直接指向的就是唐玄宗,怨恨他貪圖享樂,怠政亂國。好在他找到了楊國忠和楊貴妃這兩個替罪羊,這兩個人的死,暫時平息了六軍的怒火。但是,還會有人聽他的嗎?所以說,就算沒有李亨自立為帝,他也變成了孤家寡人。
第二,唐玄宗已經把天下兵馬指揮不動了。安史之亂之所以發生,整個朝廷之所以跟著他往四川逃,就是因為唐玄宗對軍隊的指揮失誤。第一個失誤,是他太過相信安祿山,任用他為邊關三鎮節度使,給了他很大的兵權,從而造成安祿山叛亂。第二個失誤,叛軍打到他眼皮子底下了,他還不做準備,還在歌舞昇平。第三個錯誤,是他多次命令潼關的守軍冒險出擊,還殺死了執行正確策略的封常清、高仙芝,強迫老將哥舒翰出擊。正是他的胡亂指揮,才造成潼關失守,長安被佔。可以說,那時候,天下的兵馬已經沒人聽他的了。
(安祿山畫像)
第三,唐玄宗需要李亨幫他穩住局勢,把江山奪回來。雖然也因此當不成皇帝了,但如果李亨能穩住,能奪回江山,別的不說,至少他的命是能保住的。
第四,就算他為了皇位,就算有軍隊聽他的,他率軍與李亨作戰,那不是幫了安祿山的大忙嗎?唐玄宗再昏庸,也不至於幹這個吧?
所以,當唐玄宗聽說李亨自立為皇帝的時候,他做得第一件事,就是趕緊把傳國玉璽和皇帝用的一切文書印章給李亨送過去。
張生全精彩歷史
時也,勢也!沒有記載唐玄宗殺子,唐玄宗賜死是太子妃之兄薛繡。三個兒子,只說貶為庶人,為人所害,不過應該是唐玄宗默許了。貶三子時正值“開元盛世”,玄宗志得意滿。而李亨自立為帝時,正值安史之亂,人家是天下兵馬大元帥,玄宗自顧不暇,更別說率軍討伐了。
唐玄宗殺的三個兒子分別是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出自玄宗的潛邸寵妃趙麗妃、皇甫德儀與劉才人。當時,因為唐玄宗有了專寵的武惠妃,三位都已失寵,三子也因此發些牢騷。武惠妃是武則天堂侄武攸止之女,自幼在宮中長大。既有武則天的美貌,又見慣了宮斗的手段。
唐玄宗想立武惠妃為後,但因“武”姓太過敏感,被大臣們勸阻。但在後宮,武惠妃儼然皇后權柄和待遇,母親兄弟都因她而加封進爵,所生四子三女也為唐玄宗所偏愛。惠妃之女咸宜公主的駙馬楊洄揣摩惠妃的心意,便每天觀察李瑛有何短處,並向惠妃報告毀謗。武惠妃常向唐玄宗哭訴太子李瑛結黨營私,圖謀不軌。玄宗震怒,在中書張九齡以驪姬、江充、賈南風與獨孤皇后等人故事勸諫下才保住了太子。
不久,李林甫代張九齡上位。武惠妃、李林甫、楊洄勾結在一起,設計對三子說宮中有賊,三子遂甲冑進宮;又對玄宗說三子披甲進宮要謀反,李林甫在一邊煽風點火。玄宗下定決心,廢三王為庶人,賜薛鏽死。不久,三位庶人皆遇害。
三人死後,武惠妃常見到他們的鬼魂,一病不起,不久就死了。玄宗沿用妃嬪喪儀僅讓其親生子女服喪,後追贈她皇后位。但因武惠妃謀害三子之事天下皆知,乾元年間,武惠妃被唐肅宗廢去一切皇后祠享。
李亨,即唐肅宗,玄宗第三子。其生母元獻皇后楊氏,關隴名門望族。楊氏的曾祖父就是武則天的外公。養母是太子妃王氏,也就是後來的王皇后。公元738年(武惠妃死於737年)被立為太子。李亨為太子時,天天和李林甫、楊國忠鬥智鬥勇。很多時候,都因玄宗以三子為鑑,不想再廢太子而平息。就是這樣,李亨還是經歷兩次大案,發生兩次婚變,雖然都有驚無險的過來了,但戰戰兢兢,心裡焉能不恨!
安史之亂起,被玄宗任為天下兵馬大元帥,領朔方、河東、平盧節度使,負責平叛。李亨一手策劃了馬嵬坡兵變,玄宗不得不西逃入蜀,李亨則分兵北上靈武。
公元756年李亨在靈武即位。玄宗被尊為太上皇,他命郭子儀與李光弼等討安史,先後於公元757年六月和十月收復長安、洛陽兩京。一時間,李亨軍容強盛。玄宗回長安後,雖有武大將軍陳玄禮與內侍監高力士忠心守護,但最終陳玄禮被勒令致仕,其他身邊人都被肅宗清洗,玄宗孤獨而終。所以,後期的唐玄宗別說討伐太子了,連自己居住在哪裡都不能決定,身邊的親信都不能保全。大唐也是從他手裡開始衰敗的。
我是專注歷史原創的如是。關注歷史,關注如是。
如是史社
唐玄宗殺三子的時候正在開元盛世,當時玄宗當皇帝已經二十五年,正處於唐代最安定、最繁榮的時期。
前面清除了武氏餘黨、韋氏亂政,又把姑母太平公主的勢力一網打盡。登極後大力發展國計民生、虛心納諫、勵精圖治,又大破契丹、吐蕃,可以說這時候的唐玄宗正將大唐掌控於自己的鐵腕統治之下。所以他有能力做出決定並執行決定。
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和光王李琚被武惠妃召喚入宮緝盜而披甲入宮,結果武惠妃又構陷說太子與鄂王、光王是帶兵殺入宮中謀反。按理說這個構陷的手段並不高明,而且說辭也勉強,為什麼精明有成府的唐玄宗就上當了呢?主要還是戳中了唐玄宗心中的痛點。他自己就經歷過宮變,而且發動過宮變。和姑母太平公主聯手扳倒韋皇后,又鬥敗了姑母得到了太子之位,玄宗自己就是個政變的高手,所以對此極有警惕性,寧可錯殺也不放過,對自己的親生兒子也不例外。
再有就是構陷的人是武惠妃,應該說玄宗對於武惠妃非常寵愛。自從武惠妃入宮、以前得寵的趙麗妃(太子李瑛生母)等紛紛失寵。武惠妃死後玄宗痛不欲生,從這些情況都能看出來武惠妃在玄宗心裡的重要地位。所以話從武惠妃口中說出,由不得玄宗不信。
這時候的玄宗比較剛愎自用,前期虛心納諫、勵精圖治的那個皇帝已經漸漸不存在,基本在這個時期已經快到了“九齡已老韓休死”的時候,所以殺伐決斷皆出自上,沒有人能勸諫得了。
安史之亂時李亨在靈武登極做了皇帝的時候早已經不是開元盛世的局面了。這時候唐王朝面臨著分崩離析的嚴重後果,唐玄宗已經不能控制局面,即便他想討伐奪位的兒子李亨,也完全沒有能力執行自己的決定。首先李亨登極就不能完全說是奪位,李亨本身就是太子,太子是儲君,遇到國之亂提前登極也說得過去。第二就是玄宗根本就無兵可用怎麼討伐?
馬嵬之變就可以說是太子李亨一手策劃的,玄宗的親信陳玄禮配合了太子。連自己親信都不貼心了,可見這時候的玄宗有多麼地被動,自己能保住命都算是幸運了。這時候的玄宗面臨極大的信任危機,安史之亂正是他的執政不當而造成的,而這時候的唐王朝需要一個受信任的皇帝,有一呼而天下應的號召力才能舉天下之兵而復國。肅宗明顯在這個時候比玄宗更合適,不僅民意如此,玄宗自己大概也意識到這一點了,所以聽到肅宗登極自己被尊為太上皇,在無奈和以大局為重的複雜心理中認下了這個結果。
再說,太子李亨是在和李林甫、楊國忠的鬥爭中保全自己的,恐怕也不是那麼好對付的。
沅汰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在位最長的皇帝,也是創造了唐朝開元盛世的皇帝。唐玄宗怕太子奪位殺了三個兒子,又為何不率軍討伐已奪位的李亨呢?且聽有書君詳細分解。
唐玄宗殺的三個兒子分別是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當時,唐玄宗非常寵愛武惠妃。武惠妃為助兒子李瑁登上太子位,勾結李林甫等人設計對三子說宮中有賊,三子遂帶兵披甲進宮抓賊。武惠妃又對玄宗說三子披甲進宮要謀反,李林甫在一邊煽風點火。玄宗火冒三丈,當即廢三王為庶人。不久,三位庶人皆遇害。
玄宗沒有追究三子遇害之事,表明對此事的默許。當時正值開元盛世,玄宗志得意滿,年富力強,眼裡揉不得半點沙子。當時他最痛恨有人蓄謀奪位,一聽說有人謀反,不論王子還是太子,根本不給機會,一律殺無賒,有種寧可錯殺三千,絕不放過一個之勢。
此一時,彼一時。後來被立為太子的李亨稱帝正是安史之亂時期,玄宗已至暮年,無論體力還是精力都已今非昔比。統籌考慮後,唐玄宗不但沒有率軍討伐,反而很快補了讓位文書,並將玉璽、印章等一併送交李亨。主要因素有以下三個方面:
1、唐玄宗已眾叛親離,沒有與李亨抗衡的實力
玄宗在位後期逐漸怠慢朝政,寵信奸臣,且寵愛楊貴妃,貪圖享受,加上政策失誤和重用安祿山等塞外民族,試圖來穩定唐王朝的邊疆,結果導致了後來長達八年的安史之亂。李亨被玄宗任為天下兵馬大元帥,負責平叛。
安祿山帶兵攻城略鎮,勢不可擋。被逼無奈的玄宗帶親信逃出長安。此時的唐玄宗經過多年的享受,已失去了銳氣,加上跟著逃出來的隊伍裡,繼續支持玄宗的人不多。途經馬嵬坡時,李亨一手策劃了馬嵬兵變。六軍殺死楊國忠,逼楊貴妃自縊。
唐玄宗已經到了連心上人都無力保護的地步。後來太子李亨登基,玄宗也只能默默接受。
2、人心所向,大勢所趨,李亨順勢稱帝
馬嵬兵變後,唐玄宗決定前行之際,當地的百姓們突然圍住他要求不要逃跑,應該留下來與安祿山叛軍鬥爭。但此時的玄宗已是暮年,心力交瘁,自覺迴天無力,只好嘆息著一路西行。
太子李亨卻被百姓們留了下來,願意與安祿山進行鬥爭。這時,百姓們都已經將李亨當成一個領袖看待了。如此拉開了李亨上位的序幕。
大臣們願意留下來支持李亨,看中的是未來的前途。他們也知道玄宗已是暮年,跟著他沒啥前途可言,而跟著李亨,前途不可限量。
李亨順應民心,登基稱帝。已失民心的唐玄宗心裡明白大勢已去,也只好認了。
3、唐玄宗老而不昏,關鍵時刻不會給叛軍助力
唐玄宗若率他帶的兵將去討伐稱帝的李亨,勢必會給叛亂的安祿山助力,內憂外患,玄宗和李亨很有可能被安祿山一舉殲滅,大唐王朝也將不復存在。
唐玄宗老了,但並不糊塗,他深知箇中利弊。所以在得知李亨已稱帝的信息後,第一時間補了禪位詔書,並派人將玉璽、印章等送給李亨,自己安心做起了太上皇。
綜上所述,唐玄宗殺三個兒子時年輕有為,為保皇位,親生兒子也不放過。而李亨稱帝時,正值安史之亂,年事已高的玄宗狼狽外逃,自顧不暇,更無力率軍討伐了。由此看來,玄宗很是明智,所謂大丈夫能屈能伸,也莫過於此吧。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