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到底是什麼樣的人?

理意德90後再起正能量


李隆基,是武則天的孫子。唐中宗的兒子。他之所以能夠當上皇帝也是因為發動了兵變。他以清君側為名殺了代宗的妻子,女兒,兒子,讓自己的父親唐中宗當上了皇帝。他不是嫡子。原本的是沒有機會當上皇帝的。因為他幫助他的父親唐中宗取得了皇帝的皇位所以被封為皇太子。歷史上稱之為唐玄宗。

唐玄宗時期政治平穩,後期寵臣安祿山,史思明發動安史之亂。兒子李享發動兵變,馬崽坡前殺楊玉環,楊國忠兄妹。三軍始發,大唐才恢復基業。後禪位太子李享,被尊太上皇。七月七日長生殿,讓宮人做皮影戲以念楊玉環。

梨園弟子的鼻祖。風流多情。又殘忍{殺了代宗妻兒,及太平公主)。政治上無建樹。只維持了大唐的廷續發展。

上敘個人觀點。


可可潘琴


唐玄宗李隆基,生於685年9月8日,死於762年5月3日。

他是唐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在他在位之時,唐朝國力曾達到頂峰。

年輕的李隆基不僅長的帥氣,通曉音律,而且還是一位膽識過人,頗有魄力的帝王。

在他登基以後,他將年號改為“開元”。

表現了他作為一個帝王開創盛世的決心。而這位年輕的皇帝也不負眾望,他勤於政務,任用姚崇等人。

李隆基裁汰冗官,整頓吏治。抑制食封貴族。壓制佛教勢力。興修水利,重視農業生產,檢田括戶,限制土地兼併。

這一系列的措施,讓唐朝國力達到極盛,李隆基可以說是一手開創了開元盛世。

但是老年的李隆基寵信奸臣,信任安祿山,荒廢國力。導致了安史之亂,在唐朝國力由盛轉衰之時,李隆基將鍋甩給了他兒子李亨――唐肅宗。

在78歲的時候,李隆基病逝於神龍殿。

在私人感情中,唐玄宗李隆基是一個看似多情其實無情的人。

從小生活在武則天陰影下的李隆基,對待感情非常敏感而多疑。

他將他的第一任皇后王有容的哥哥賜死,將皇后貶為庶人,而後又非常後悔。

他非常寵愛武惠妃,武惠妃的地位在宮裡差不多等於皇后了。可是卻不斷猜忌,不願意立她為皇后。

而楊玉環,不過是李隆基的老年的溫柔鄉罷了。真正天下美人,孰輕孰重,馬嵬坡早就看的明明白白。

不過總體來說,功大於過。

你就說你寫的也行。比心。






花盡去


李隆基是唐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那麼我們怎麼評價這位皇帝呢?我覺得“功過參半”這個詞評價他比較合適。

為什麼這麼講,因為李隆基前期政績是非常出色的,“開元盛世”就是最好的證明。他前半期非常重視對於地方官員的考查,如果發現能力不行的官員堅決換掉。他重用了一批很有才幹的官員,比如姚崇、宋璟,二人當時任宰相,為盛世的建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但是李隆基執政後期,沉迷酒色,寵溺楊貴妃,不再任用賢臣,而是重用李林甫、楊國忠等奸臣,釀成了安史之亂,從此盛唐轉衰,民不聊生,農業經濟遭到嚴重破壞。

正如領袖毛主席評價的那樣:唐明皇不會做皇帝,前半輩會做,後半輩不會做。





好玩兒的歷史小段子


李隆基,即唐玄宗,世人也常用唐明皇稱之。用歷史的眼光看,他於在位前期算得上是一位勵精圖治的皇帝。

是他開創了大唐的開元盛世。這是在整個中華史上一般帝王所未能達到的成就。

那一時期,國內政局安定,人口急速增加,經濟繁榮昌盛。史稱:耕者益力,四海之內,耒耜亦滿;米鬥之價錢十三,青齊間,鬥才三錢;道路列肆具酒食以待行人,店有驛驢,行千里不持尺兵。那一時期,也不僅是人民生活富足安康,物價低廉,還沒有大的外來侵擾。

而之所以能達到這一步,跟他做事果斷有直接的關係。他繼位前,國內8年間發生過7次政變,可謂政局十分動盪。他上任之後,果斷地剷除了武、韋餘黨,終於穩定了政局。

政局穩定之後,他便努力地做出了大量的有益於社會發展的事,這包括:

一、他任人唯賢,重用賢相姚崇、宋璟,重視整頓吏治。他制定了嚴格的官吏考核制度,並親自主持殿廷策試,斥退不合格者;並改變過去重京官輕外任的風氣,以考核結果作為官員升降的依據。

二、裁汰冗員,重新規定各級政府機關官吏名額,實行定崗定編。

三、倡導節儉。他從自我做起,下令宮中禁用珠玉裝飾的器具,將節省下來的金銀提出來,以供軍需。

四、廢除雜稅,還田於民,重新清丈田畝,將一些從地主豪強那裡收回的土地分給無地耕種的農民。

五、興修水利,推動農業生產。

六、重視文化事業。像對後世影響深遠的《大衍曆》,就是在他的親自關照下在那一時期由天文學家張遂修訂完成的。梨園戲班,也是在他的支持下,開始盛行於世。

七、改府兵制為募兵制,使百姓不再輪番戍邊,減輕了農民的負擔,緩和了社會矛盾。

八、開苑養馬,屯田積糧。

九、開疆拓土,先是收復了外族人佔領的東北十三州,後又收復了碎葉這一地區,打通了絲綢之路。

又正是由於建立了這些功業,李隆基在執政後期,開始滋生了享樂思想,史稱在位歲久,漸入荒淫。他始寵武惠妃,繼而寵楊貴妃,不再把軍國大政放在心上,而是完全放任他所寵用的人胡作非為了。

他當時寵用的人,一個是宰相李林甫,一個是李林甫的繼任者楊國忠。

這兩個人都不是什麼治世能手,在嫉賢妒能、誅除異己方面卻都有一套。

李林甫,史書上稱其凡才望功業出己右及為上所厚,勢位將逼己者,必百計去之。像侍中裴耀卿,像中書令張九齡,像風標清粹的兵部侍郎盧絢,像雅有才幹的中書侍郎嚴挺之,像素為上所重的戶部尚書裴寬,都受到過他的排斥、汙陷。這些人不是被貶職,擠出京師,就是被皇上疏遠,不用。且他接連製造了兵部案、韋堅案、楊慎矜案,亂殺無辜,使朝野側目,憚其威權。

這也就更使得忠言難得上傳,實相難得朕睹,朝堂只剩下一片其黨羽製造的烏煙邪氣迷亂李隆基的視聽,使之良莠難辨。特別是他推舉胡人駐邊領軍一策,更致使李隆基啟用安綠山之流主政藩鎮,埋下隱患。

當時的情形是,安祿山兼任范陽、河東兩鎮節度使,其之兵精達到了天下莫及的程度。

而李林甫的繼任者楊國忠更是一個不學無術,且只知道自以為是,根本就不考慮國家利益的傢伙。他做了宰相之後,選用官員,完全取決於自己的好惡,從不考察對方的能力和政績;他見安祿山擁重兵在外,又受李隆基厚愛,怕有朝一日在官位上超過自己,便上告李隆基說其日後必反,然後,便處處激惹對方,想造成事實,以證明他預見英明。

能寵用這樣兩個人,從另一面說明,李隆基在這一期間,已從一個勤政敬業的有為者變成一個沉緬於淫樂的昏庸之輩了。

他這個時候真是天天深居宮中,專以聲色自娛,整日陪著個美女,連早朝都不上了,根本就無暇去考察自己寵用的人是否還可用。

這種結果,也就導致了後來的安史之亂髮生,也就至使大唐從盛世的巔峰跌落了下來。


夢野閒夫


這是另一面的李隆基。

楊玉環是官宦世家的第一舞蹈家,李隆基當然寵愛有加,畢竟李隆基也是一位好評如潮的男演員。

李隆基年僅六歲時,奶奶武則天大宴群臣,李隆基就能即席表演,滿堂喝彩。

李隆基繼位後,單闢宮廷裡一片梨樹的院子,用以排練歌舞鼓樂,中國戲曲的“梨園”二字即源於此。

李隆基不知道為什麼,特別鍾愛丑角,每一本戲文,丑角必須留給他。而礙於皇帝身份,似乎角色不雅,於是,每次李隆基登臺亮相,特意用一片白玉遮面,後來的丑角藝人都會勾畫一塊白玉形的白粉模仿,最後丑角也就有了勾畫白塊的臉譜。

舊時的劇團,丑角是全劇團身份最高的人,他第一個化妝,他可以隨意坐在用來裝鳳冠、王帽、黃蟒、聖旨等道具箱,這一切都是對於偏愛丑角的李隆基的尊崇,當然也可以是戲曲業拿唐明皇的名頭裝點門面。

而李隆基的小名居然是“三郎”,這是多有舞臺責任感的名字。可他駕輕就熟的還有馬球高手,鼓手,作曲家,開元盛世。其中失傳的可以用來接待外賓的(霓裳羽衣曲),就是李隆基作曲,楊玉環編舞,夫婦如此,當復何求啊。

最讓人心頭一緊的是讀李隆基的詞—(雨霖鈴),後來也成了詞牌名。在馬嵬坡掩面賜死楊玉環後,在逃亡途中,聽到斜雨打在屋簷的鈴鐺上,悲從心來。“冷雨裡,碎鈴聲咽。點點滴滴,心思寒泉落飛雪。”“愧對荒塋月”,比柳永,情更難堪。

如果李隆基提前十年撒手人寰,如果李隆基只做三十五年皇帝,他會不會是千古一帝?



一般明月


前半生修身治國,後半生酒色誤國。

李隆基即唐玄宗,他在位期間把大唐的國力推向頂峰,史稱開元盛世!是唐朝貞觀之治後的又一個盛世,也是大唐最後一個繁華的時代。

白居易曾寫道: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來形容楊貴妃的絕世容顏,這位大唐的君主被迷的無法自拔,開始寵信楊國忠等人,為了抵禦邊患,他又把全國大部分兵力交給了節度使,導致了安祿山叛亂,大唐由盛轉衰。

縱觀唐玄宗一生,有勵精圖治,也有痴迷貴妃。唐明皇與貴妃的愛情也一直為後人稱道。


慄懷瑾


李隆基,是開元盛世的締造者,也是安史之亂的和大唐由盛而衰的見證者。

他是梨園的祖師爺,是楊玉環的男主角,也是美人香消玉損的始作俑者。

他是什麼人?

他是詩仙醉酒,詩史留名的李隆基。


海晏河清


半世明君,開開元盛世;半世昏君,一手造就安史之亂。

李隆基在歷史上既稱得上是明君,也可以擔的了昏君的稱號,是他創造了開元盛世,同時也是他偏信安祿山和史思明而誘發了安史之亂,直接導致百姓的生靈塗炭,也讓唐朝走上了由盛轉衰的道路。

如果少活二十年,他將是唐朝除李世民,武則天外第三個偉大的皇帝。


煮茶看書


李隆基小時侯的氣魄就被武則天賞識,曾怒罵武三思說這是李唐的天下。通過發動政變奪得皇位,執政早期重用賢臣開大唐之盛世開元之治,或許盛極而衰,後期重用佞臣李林甫之輩,安於享受,不居安思危,輕信安綠山而導致安史之亂,走向衰落。是個有功有過後世爭論不休的多情帝王。


我靜


這個……其實李隆基和我們沒什麼區別,都是那樣的符合人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