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何一直执意北伐?

小鸟说事


诸葛亮坚持出兵北伐,虽说实力不允许但是,也是迫于无奈,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到底诸葛亮为什么要坚持北伐呢,小编带着大家来分析一下原因:



首先:魏蜀吴三国的地理环境综合国力,总所周知,三国国力魏国最强大,蜀国吴国国力孱弱,三国鼎立局面迟早会被打破,蜀吴如果无法有效的合力串联迟早会被魏国打败。另外,地理位置来看,蜀国国土最小,而且大多是山区,人口资源稀少,兵员补给,粮食后勤供应都是问题。魏国,地处富饶之地,粮食供给丰富,国土资源巨大,兵员补给源源不断。吴国,虽处江南富饶之地,无奈综合实力孱弱,只能依靠长江天险可暂保无忧,\t根据史料的总结归纳:蜀,吴,魏的人口分别约为:94万,52万,443万,蜀、吴、魏的军队分别约为:8万,20万,50万。综上所述,只要魏国愿意,吞并吴蜀分分秒秒。



其次,在这种强弱分明的情况下,诸葛亮不得不强行出兵,想占据更多的地方,获得更多的资源补给。最重要的是,不断骚扰魏国,抢夺魏国人口土地,同时也可以迟滞魏国的发展,只要坚持连吴抗魏的方针,北伐迟早会胜利,没想到的是,不但北伐没取得应有的效果,反而因为连年用兵,导致兵员,资源损失巨大,反而拖累了本国发展。 再有,随着时间的推移,魏蜀吴的实力国力对比,蜀国迟早被灭,诸葛亮那个急啊,加上年龄上的劣势,诸葛亮一心想完成刘备临终托付,完成伟业,无奈之下,只能连年强行用兵,反而加速了蜀国的灭亡。


唯恋无名


大家都知道,诸葛亮是一个谨慎的人,但是为什么六出祁山出师北伐呢? 是什么原因让诸葛亮执着北伐?其实诸葛亮的北伐既是无奈之举,也是不得不举。



第一,“先帝遗愿”。

刘备作为皇室宗亲,以恢复汉室为己任,但是先帝中道崩殂,临终前把北伐大业交给了诸葛亮,作为托孤大臣的诸葛亮,尊先帝遗愿,屡次出师北伐,已尽忠尽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第二,“益州疲弊”。

失去荆州后,蜀汉势力被压缩在益州地区,成为偏僻的地方一隅,如果不主动出师北伐,时间越长,对蜀汉越不利,长此以往,迟早会被灭亡的,出师北伐,实际上是以攻代守。



第三,“壮志难酬”。

诸葛亮胸怀大志,自从出山之时,就是打算辅佐明主,匡复汉室,赢得生前身后名,出师北伐,很大原因也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



因此,诸葛亮六出祁山,执着北伐。

欢迎大家积极评论,发表自己的看法,我们一起交流讨论


津城沐雨


汉朝一共十三州,三分天下之时,刘备占据益州与荆州,曹操占据冀州,幽州,并州,凉州,豫州,青州,徐州,兖州,司州。孙权占据了扬州,交州。只后荆州几经易主,最后落到孙权的手中。诸葛亮出兵北伐之时,蜀汉仅有一州,孙吴三州,曹魏则有九州之多。以一州之力固守,无论是人才储备还是物资水平,都远不是曹魏的对手,相互发展下去,差距只会越拉越大,蜀国势弱,且国内派系杂。无奈只能以攻代守,逼迫曹魏进入防守局面,将战场拉出蜀国的区域。

蜀国的国号并不是蜀,而是汉,刘备是皇室宗亲,是以兴复汉室为目标的。并以此号召来招揽人才,而大汉朝的中心地带却一直在曹魏的手中,蜀国只有进攻魏国才能继续拥有这种大义的名分,那些为大义而来的人民才不会弃之而去。

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九伐中原,这其中一方面是上面所说的形势和大义,另一方面也是三国中的忠义的情节。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感其恩而出,作隆中对析天下大势,为刘备制定战略布局,以益州为根本,夺取荆州,三分天下,进而联吴抗魏,图取中原。无奈关羽败走麦城,刘备怒而伐吴,破坏了孙刘联盟,最终荆州易主。蜀国实力大损,变成三国中最弱的一国。刘备白帝城托孤于诸葛亮,甚至说出若刘禅不行,丞相可取而代之的话语。自从,应了那句诗句,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诸葛亮一生为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备的宏图大业,他必定会为其完成。他的弟子姜维也是如此。正是这些情感的存在,三国才才是我们喜欢的三国。


简族


1、先回答第一个问题:蜀汉实力到底弱不弱?

传统观点认为,魏蜀吴三国当中,蜀汉的实力最为弱小,控制区域仅益州一地,而且刘备起家最晚,所以家底也最薄。《三国志》中记载蜀汉灭亡时的一个数字,也似乎佐证了蜀汉的弱小:曹魏103万户,443.28万人,总兵力约50万;蜀汉28万户,94万人,兵力10.2万;东吴52.3万户,230万人,兵力约23万。

但我们要明白,蜀汉的这个数字是灭亡时的数字,并且前提是蜀汉连续征战了40年,是一个政权最衰弱时的家底,并不代表其全盛时期(也就是诸葛亮北伐时期)。

首先,东汉时益州是大州,史载有户150万(注意是户),东汉末年黄巾起义中原民不聊生,唯独益州没有任何战乱,属于人口净流入地。所以,刘备得到的益州,实力是不容小觑的。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刘禅继位诏书佐证。

刘禅继位诏书中曾明确提到:“今授之以旄钺之重,付之以专命之权,统领步骑二十万众。”刘禅继位时,据刘备夷陵战败仅仅过去一年,刘备损失的兵力是多少呢?《傅子》记载说:“权将陆议大败刘备,杀其兵八万馀人,备仅以身免。”孙权的信中说:刘备(前锋部队)四万余人。

保守估计,刘备损失的兵力不会少于5万(除刘备本部兵力外,戍守长江北岸的黄权率1万人投降曹魏)。

这么看来,刘备损兵折将5万后,益州兵力依然多达20余万。有这种实力,诸葛亮为什么不能去挑战一下曹魏呢?

2、再来回答诸葛亮为什么要不断北伐?

首先,在大一统观念的驱使下,不光是蜀汉,曹魏、东吴又何尝不想统一其他两国呢?其次,诸葛亮北伐也是宣扬汉室正统政权的需要,否则蜀汉立国的法理就会遭到质疑。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诸葛亮北伐是为了防守。

严格来说,诸葛亮一生五次伐魏,只有最后一次才算做是北伐,其余四次其实是在攻占雍凉,前四次的用兵地点都在祁山等西北一带,目的就是希望攻占雍凉后,彻底解决马匹和道路运输问题。

毕竟,有了雍凉这块西北版图,进可伐魏,退可保益州安全。所以,诸葛亮的北伐,主要目的是为了占据雍州、凉州,靠着雍凉区域,不断蚕食曹魏,从而最终实现“蛇吞象”。


秦皇汉武


诸葛亮坚持北伐,原因很简单,既为理想,也为现实

从理想来讲,当初他追随刘备出山打天下,理想很远大,恢复汉室(说白了叫统一中原),后来打下了西南一隅博得个天下三分的政治格局,但无论是刘备还是接过蜀政的诸葛亮,都并不满足三分的政治格局,总是寄望于天下有变挥师北伐一统中原,所以才有了诸葛七出祁山的北伐之举。

从现实出发,三国之中,魏强,吴蜀弱,经济人口文化军事后两者均出于劣势,诸葛亮和他的蜀汉政权只有在与吴结盟的格局下,两国互相配合,对魏施行持续性的骚扰战,才能将三国鼎立的格局延续。仔细看诸葛的七次北伐可以发现蜀国其实并未拼尽全力。大多是小规模袭扰,补给也相对少,稍有不顺,立即撤退,对蜀汉的消耗也少,其性质更多是袭扰游击战。

诸葛的北伐又为何屡屡失败呢?最重要的原因,实力使然,蜀国的七次北伐中,没有一次能动用十五万以上的兵力,对魏国只能形成边境的袭扰,形不成真正的威胁。

当然,有人指责诸葛亮用兵不当,用人不当(如失街亭),但这只是次要因素,真正决定因素的还是两国的实力。

如果从北伐一统中原这个角度看,诸葛亮的北伐是失败的,但要从维系三国鼎立的政治格局来看,诸葛亮的北伐其实是成功的,难言失败。

答疑人:今日头条年度历史自媒《夜狼文史工作室》主编夜狼啸西风

更多精彩历史内容敬请关注《夜狼文史工作室》最新历史专栏《一个帝国的生与死》


夜狼文史工作室


读《三国演义》或者是《三国志》,大家都对诸葛亮鞠躬尽瘁而匡扶汉室所感动。作为诸葛亮一生最大的劲敌,司马懿通过政变将曹魏变成司马氏的天下,进而司马氏后人建立了晋朝。川蜀一边,诸葛亮有着比司马懿更大的政治资本,如果他发动政变能否取得蜀汉的统治权呢?

今天,我们来讨论这个话题。

司马懿能够通过政变获取曹魏统治权,第一个应该感谢的人是谁呢?司马师?司马昭?都不是!他第一个应该感谢的人其实是曹操。如果说官渡之战曹操击败袁绍是非世家大族击败了世家大族,那么后来荀彧、杨修和崔琰的死则是曹操有意为之。

曹孟德所掌控的地盘比刘玄德要大得多,且大多都是经济相对发达的中原地区。经济越发达,越容易出现氏族化的利益集团。表面上荀彧和崔琰因为反对曹操加封魏王,杨修自作聪明,实际上是曹操在三国鼎立的相对稳定状态下,对内部进行的一次“洗涤”。

所洗的,自然就是曹魏实力中的门阀士族。荀彧代表的是颍川荀氏,崔琰代表的是清河崔氏,杨修更不得了,他代表四世三公的弘农杨氏。结果,荀彧公元212年去世,崔琰公元216年去世,杨修公元219年去世。

从公元212年到公元219年,这7年的时间里曹操分别亲身经历或后方指挥了征马超(公元212年)、击孙权(公元216年),以及汉中之战和樊城之战(公元219年)。每次大战,曹操除了打外部仗,还要打内部仗。

三次内部战役结束是公元219年,也恰巧在这一年司马懿正式成为太子中庶子,辅佐曹丕。第二年(公元220年),曹操正式挂了。这场权力的交接程序近乎完美,美中不足的就是方便了曹丕的同时也方便了司马懿。

这才有了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多得曹魏天下。至于其中忍辱负重之事,其实算不得什么。如果没有曹操间接地铲除了“异己”,司马懿想夺得天下也不是那么容易。当然了,后来开国元勋死得差不多了,另外曹氏后人太草包也是重点。

反观诸葛亮这一头,就没那么乐观了。

对比诸葛亮和司马懿在蜀汉和曹魏的地位,这种账面数据肯定是诸葛亮更好一些。但分析三国魏晋,门阀士族永远是不能抛弃的论点。相较曹操对付曹魏内部的各个势力,曹孟德是菩萨心肠、金刚手段,一句话:你只要老老实实的,我保你不死。而刘备这一头儿简直是反过来的,这也和刘备获得西川的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刘备获得西川,实际上是同西川贵族达到了利益保证和交换的平衡。因此,在川蜀之地至少存在三大派系,即西川派、荆州派、刘备心腹。生前刘备就是平衡派系,等到白帝城托孤,一个丞相诸葛亮,一个尚书令李严,可谓是煞费苦心。

正史《三国志》中白帝城托孤确有此事,也是诸葛亮李严这二人担此大任。《三国演义》中把李严搞得成了无能之辈,实际上李严本人曾先后受到刘表、曹操、刘璋和刘备四人的器重。

李严在刘表那里干出了名气,曹操入荆州封李严为秭归县令(如今宜昌市)。李严投奔刘璋,刘璋封其为成都县令(范围比现在的成都大得多)。等到刘备入主西川,最终成了尚书令。从秭归县令到成为尚书令,从二线城市一把手到只对刘备一人负责,李严仅仅用十年的时间(公元208年到公元218年),能说他是嫉贤妒能之辈吗?

刘备不对内部开刀,诸葛亮便很有压力了,尤其是刘备去世之后。表面上看诸葛亮北伐是鞠躬尽瘁,实际上是逃避派系争端,转移矛盾。关于北伐,能不能胜利,诸葛亮自己都拿不准的。因此,诸葛亮在逃避的路上开始对其他派系的政敌下手,比如刚刚说的李严。

这种较为平衡的派系政治只能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不能明说,完全靠诸葛亮和李严二人的默契。诸葛亮带大军北伐,为了平衡李严势力,上表封李严为骠骑将军,其子李丰督管江州防务工作。李严甚为高兴,为此改名叫李平,可后来的宦海生涯却没那么平静了。

督粮不力,李严被罢。史书记载李严叩首认罪,实际上通盘来看只能算是回家调养身体。就刚才所说的派系平衡角度来讲,不管诸葛亮北伐是成功还是失败,一旦北伐结束,矛盾重新回来,李严还是会官复原职的。尴尬的是诸葛亮个人既没成功也没失败,而是死在了北伐的路上。

公元234年,李严听说诸葛亮半路去世了,忧愤之下自己也病死了。原因很简单,这种心照不宣的契约只有诸葛亮和李严二人知道,如今诸葛亮在半路去世了,自己也永远不会被启用了。

因此,有着李严等人的牵绊,诸葛亮虽然在后期独揽军政大权,却根本不可能像司马懿一样通过政变来完成权力的交替。

说到底这一切的原因不在于诸葛亮和司马懿,而是刘备和曹操。

入主西川和白帝城托孤,刘备已经断了诸葛亮自立为王之路!


王铭苇


作为战略家的诸葛亮不会不知道,北伐绝无成功的可能,但还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为什么?难道仅仅是为了报答刘备的三顾之恩,一个政治家不会这么感性的。其实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给出了正面回答:“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如果不北伐,只能坐以待毙,反而加速蜀汉政权的灭亡。这一认识基于以下实际的考虑。

隆中对

第一,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是蜀汉集团的核心价值观。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说的很清楚,北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占据荆州益州,二是曹魏内幕发生动乱(待天下有变)。27岁是心高气傲的年龄,都有如此清晰认识,更何况是20年戎马生涯后的诸葛亮呢。魏国没有什么衰落的迹象,反倒是蜀汉因为刘备夷陵之败而元气大伤。国运悬于一线(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必须找到一种凝聚力量的信仰,诸葛亮选择了“北伐”。刘备有正统自居的政治优势,匡扶汉室也是士子阶层的政治理想。

第二,“北伐”可以起到威慑作用。其实蜀汉内部并不像诸葛亮所说的那样“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四川自古就有排外的传统,再加上外来户的刘备集团又分为荆州派、东州派、益州派三股力量,之间相互抵制。刘备托孤李严(原著民的代表),也是出于稳定的考虑。诸葛亮借“北伐”将军政大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也表明了强大的战斗力,使三股势力皆不敢轻举妄动。

北伐路线图

第三,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荆州失掉以后,诸葛亮被迫放弃两面夹击洛阳的布局。改为占据西北,居高临下,蚕食曹魏。后来,隋唐的关陇贵族,依靠地势,进取中原,证明这一战略是正确的。但对当时只有益州的蜀汉来说,要实现这一战略构想,还需要一个前提。就是他们拥有无数的直升飞机,可以把四川盆地的粮草,穿越漫漫蜀道运于前线。或许诸葛亮的目的并不是灭掉曹魏,而是以攻代守,将其势力扼守在秦岭以外。如果是这样,那北伐就是成功的。至少在丞相有生之年,国力强盛的曹魏却从未对弱小的蜀汉构成任何军事威胁。

三顾茅庐

最后,不得不说是男人“士为知己者死”的情节。几千年来,中国的读书人不管抱着何种政治理念,他最在乎的都是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人。诸葛亮出山时,水镜先生曾感叹:“孔明遇其主不遇其时”。为了一个根本无法实现的理想,用尽了一世的光阴。或许这个世界真有那么一个人,一句话就可以让我们执念一生,哪怕那仅是一句谎言。


素颜历史


第一,他为的是报刘备的知遇之恩,如果没有刘备,他可能还在卧龙岗种地呢。首先曹操一方的人,经常骂诸葛亮为一村夫,就算后来诸葛亮有所成绩,还是被叫村夫,所以曹操是不会用他的,东吴也是一样。


所以诸葛亮要养成刘备的愿望,光复汉室。统一天下。不得不北伐。

第二,西蜀较孙曹两方,地处偏僻,物质匮乏。不得不以战争而取得相对的利益,虽然因为常年的战争,给西蜀带来一点的损失。那也是无奈之举。

如果不北伐,西蜀的衰败会更加快。这就是西蜀的以战谋生存。

第三,为了光复汉室大业,而也知道自己命不将久,同时刘禅又属偏弱之主,是安逸之君,非进取之主。



诸葛亮怕自己一旦死去,西蜀将会出现衰败甚至快速的灭亡。不得不提前为刘禅扫清障碍。可是事不如愿,此时天下已移归晋。

第四,西蜀地处偏僻,人才匮乏,许多跟随刘备和自己的将军名将都相继死去。由于这个原因。才有一句。西蜀无大将,廖化为先锋的局面。


诸葛亮同时怕自己死后,西蜀名将之少,刘禅安逸之君,那样西蜀就永远失去统一中原光复汉室的机会了。

由于以上原因。诸葛亮不得不执意北伐,直到病亡。真的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中孚鉴


看完我的回答大约需要3-4分钟,希望您觉得值得,谢谢。

第一,转移国内的矛盾

蜀汉国内有什么矛盾,那就是益州地头蛇集团和荆州外来户的矛盾。这个矛盾从刘备进入西川到刘禅投降,一直贯穿始终。

刘备白帝城托孤的时候其实是托孤给两个人,荆州集团的诸葛亮,益州集团的李严,两大集团的明争暗斗一直讳莫如深,内耗之严重实际上是蜀汉发展的大忌。

那么怎么解决?对外作战就是最好的转移矛盾的方法,将民众的视线转移到北伐军的胜败上,将两方的矛盾化解在对曹魏的作战上,这是最好的办法,于是北伐成为诸葛亮的重要任务。

第二,维持自己的合法性,护卫汉之正朔

刘备在曹丕称帝后,第一时间站出来表示延续汉祚,称帝,祭祀汉高祖刘邦以下蜀汉各位皇帝。刘备什么意思?我刘备就是汉献帝之后,大汉朝的正统皇帝,比你曹丕合规矩。

可是谁是正统向来不是嘴上说说就可以了,要用实力来证明。于是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就是蜀汉各位的大任,所以诸葛北伐是保持汉之正塑的必然。

第三,战争中发现、锻炼人才

蜀汉的人才从哪里来,按照魏晋时期的具体办法就是举孝廉、内部征召,如果是这样的办法,统治核心力量就会越来越益州化,那么怎么办?战争是最好的、最有效的锻炼人才的方式。

事实上,杨仪、费祎、姜维等等,蜀汉后期的股肱之臣,全部都是在战争中发现或是成长起来的,如果没有北伐,这些人才可能都会被埋没。

第四,在战争中攫取物资,提供生存条件

诸葛北伐到底是为什么?很大的原因就是在战争中抢夺生产资料,西川之地,天府之国,但是随着人口激增等许多原因,蜀汉人民一直在勒紧裤腰带过生活,一方面当然要大肆发展生产,巩固基础经济,另一方面,就是要抢。

这一点最近的电视剧“军事联盟”也反映了一部分,诸葛亮声东击西在天水、凉州等地割麦子,这是为什么?抢来的总是比种来的快。战争一直都是一种生存模式。

其实另外还有一些原因,但是就不多赘述了。总的来说,蜀汉如果想要生存,就必须不断抗争和战斗,羸弱的蜀汉为什么可以支撑几十年,不断的北伐和对曹魏的消耗是最重要的原因。


原创码字着实不易,你的关注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

欢迎跟我一起读诗书,学历史。点个赞,就像是跟我击个掌。


鱼包同学


北伐中原,复兴汉室,是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出来的。刘备死后,诸葛亮是以“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复兴汉室,还于旧都”作为他报答刘备、忠于刘禅的“职分”。长久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诸葛亮北伐是为了先主的重托,明知不可为而为,是他为国为民的忠心表现。

至于诸葛亮北伐的动机,很多人更局限于“汉贼不两立”的思路,事实难道真是如此吗?

在《隆中对》中,诸葛亮曾经这样说:“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将军若跨有荆、益,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诚如是,则霸业可成矣。”从诸葛亮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在一开始的战略中是非常谨慎的,即北伐要具备两路夹攻的条件和牢固的吴蜀联盟。但夷陵之战后,蜀吴关系受到严重破坏,虽经修补,却已难达到战前水平。刘备、关羽等人先后亡故,荆州已为孙权所有。北伐的各项条件已经全部丧失,诸葛亮却义无反顾地一再北伐,其原因何在呢?其实,这在后《出师表》中已经说得十分清楚只不过一直为人所忽略罢了。“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待亡,孰与伐之?……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蜜叟、青羌、散骑、武骑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诸葛亮已经认识到了四川地险而民怯,如果不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扩大疆域,拖到第二代、第三代的话,不要说进取中原,就连守住四川都成问题,所以他才改变了原先的战略,变得异常积极主动,希望先占领关中,然后,再打下甘、凉二州,补充当地骁勇善战的兵员,从而改变被动的局面。如果有可能,还望在将来统一天下。

据《三国志·蜀书·后主传》及《诸葛亮传记载,历史上诸葛亮共与魏国进行了六次战争。这六次战争及其行军路线大体如下:

一、建兴六年(228年)春,诸葛亮用兵分两路、声东击西的战术正式北伐。由赵云、邓艾为疑军,进驻箕谷,扬言要从斜谷攻打城;诸葛亮率领主力,向西北的祁山方向进攻。曹魏的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很快归附蜀军,天水将领姜维也向诸葛亮投降。诸葛亮的进攻,使魏国朝野震动。魏明帝曹叡亲自坐镇长安,一面派大将军曹真驰援郦县,防御赵云;一面派名将张郃领兵五万西拒诸葛亮。诸葛亮得知张郃率大军西来,立即派马谡扼守咽喉要地街亭。但马谡到街亭后,自恃兵法稔熟,既不遵守诸葛亮的部署,又不听取副将王平的劝阻,弃城不守,舍水上山。张郃见势,切断水源进行围攻。蜀军因为缺水,饥渴难熬,不攻自乱,张郃乘机带兵出击,结果蜀军大败马谡狼狈逃出。街亭失守,蜀军丢掉了进攻的据点和有利形势。与此同时,赵云、邓艾也出师不利。诸葛亮见整个战略部署被打乱,不宜再战,只好放弃到手的陇西三郡,退回汉中。第一次出兵祁山,就这样失败了。

二、建兴六年(228年)冬,曹被孙吴大将陆逊打败,魏军主力东下增援,诸葛亮乘机再次北伐。蜀军出散关,包围陈仓。陈仓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曹魏守将郝昭率领一千多名守军拼死拒守,蜀军在二十多天里多次进攻,也没攻下。眼看魏军援兵来临,自身粮食告罄,诸葛亮只好再次无功而还。

三、建兴七年(229年)春,诸葛亮第三次北伐。蜀军攻取武都、阴平二郡,诸葛亮留下将兵据守,自己回到汉中。

四、建兴八年(230年)秋,魏国派大将司马懿由西城,张郃由子午谷,曹真由斜谷三路进攻汉中,诸葛亮严阵以待,但由于连降三十多日大雨,道路断绝,魏军无法与蜀兵交战,只得退去。

五、建兴九年(231年)春,诸葛亮经过两年准备,包围了祁山。这一次,诸葛亮为解决粮食运输问题,使用了叫做“木牛”的独轮小车,准备与魏军进行长期作战。魏明帝将足智多谋的司马懿从荆州调来,迎击蜀军。司马懿了解蜀军远道而来,粮食有限,于是有意避开蜀军力,凭险坚守。诸葛亮急于决战,百般刺激司马懿主力出动,司马懿始终拒不出战。双方相持一个多月,蜀军虽然取得了一些局部战斗的胜利,却一直未能与魏军主力决战。这时,蜀军的粮食运输又出了问题。诸葛亮不得不再次退兵。

六、建兴十二年(234年)春,诸葛亮率领十万大军,出斜谷口,开始了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北伐。这次北伐,诸葛亮准备了三年时间。他不仅设计了称为“流马”的运输工具,而且与孙权约定了同时举兵伐魏。诸葛亮这次在渭水南岸的五丈原安营扎寨,再次与司马懿率领的魏军对峙。为解决粮食问题,进行长期作战,诸葛亮一到渭水前线,就分兵屯田。司马懿仍然采取坚壁拒守的对策,不与蜀军交战。两军在五丈原相持了一百多天,诸葛亮想尽办法挑动司马懿出战,司马懿始终不为所动。一次,诸葛亮让人送给司马懿一套女人的衣服,想用羞辱的办法激怒他出战,也没有奏效。这时,出兵与诸葛亮呼应的孙权出师不利,退回江南。诸葛亮不由得忧虑起来,担心曹魏援军到来。到这年八月,诸葛亮积劳成疾,一病不起。诸葛亮自觉不妙,密奏后主说:我如有不幸,后事可托付蒋琬。刘禅立即派李福探望病情,并询问了多军国大事。几天后,李福去而又返,诸葛亮病情已经恶化。诸葛亮对李福说:我知道你返回的意思,我之后蒋琬可接替我。李福又问蒋琬之后谁可接替,诸葛亮说费祎可替。李福再问后面的接替者,诸葛亮就不再回答了。李福走后,诸葛亮病死在五丈原军中,终年五十四岁。诸葛亮死后,军中大将姜维和杨仪依诸葛亮生前部署,秘不发丧,整军从容撤退。司马懿闻讯来追,杨仪作出反击态势,司马懿怕中诸葛亮计,不敢再追。蜀军从容进入斜谷后,才下令发丧。诸葛亮北伐曹魏的战争,就这样结束。

由此可见,诸葛亮六次对曹魏的战争中,五次主动出击,一次被动防御。

诸葛亮的五次北伐中,直接出祁山两次,间接出祁山二次,还有一次未经祁山。诸葛亮五次北伐,均无功而返,不仅没得到曹魏半点土地,还因穷兵黩武,空耗国力。拿最顺利的第一次北伐为例,当时“南安、天水、安定三郡皆叛魏应亮,关中响震”,势如破竹,而后兵败街亭,汉军只得退回蜀中。孙吴大臣张俨在其《默记》中说:“孔明起巴、蜀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国,其战士人民,盖有九分之一也,而以贡贽大吴,抗对北敌,至使耕战有伍,刑法整齐,提步卒数万,长驱祁山,慨然有饮马河、洛之志。…诸葛丞相诚有匡佐之才,然处孤绝之地,战士不满五万,自可闭关守险,君臣无事。”这说明,经济、军事等综合国力的不济,是诸葛亮北伐失败的根本原因。

应该说,诸葛亮为蜀国的建立出谋划策,贡献很大。刘备死后,刘禅即位,诸葛亮受命于内忧外患的危难之际,丞相武乡侯,兼任益州牧。由于刘禅庸碌无为,不谙政事,蜀国政事无论大小,全由诸葛亮决断定夺。正如刘禅所说:“政由葛氏,祭则寡人。”诸葛亮一人撑起了蜀汉的政局,他殚精竭虑,夙兴夜寐,为蜀汉政权的发展耗尽心血。他在刘备死后派使者出使孙,苦心恢复蜀汉与吴国的政治联盟;他出兵南中,七擒孟获,以极大的耐心安抚夷越,稳定蜀汉统治的后方;他努力平衡益州大族和刘备旧臣之间的政治权力,以严恪法令把蜀国治理得井井有条;更为感人的是,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五伐中原,为了自己对刘备的政治承诺和蜀国的根本利益而竭尽心力,最后为国捐躯,命丧五丈原,赢得了时人的高度赞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