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領土4800多萬,卻沒有人願意承認,是這樣嗎?

4800多萬平方公里是個什麼概念呢?整個亞洲的面積只有4457.9萬平方公里,即使是整個亞歐大陸也不過在5473.9萬平方公里左右,這麼算下來4800多萬基本上囊括了整個亞歐大陸近90%的面積。如果明朝有這麼大的疆域,那麼請問和明朝同時代的帖木兒帝國、奧斯曼帝國又到哪兒去了呢?事實上就連元朝和蒙古四大汗國的領土加起來也不過3300萬平方公里左右,即使是殖民地遍及全球的大英帝國在其全盛時期也不過3550萬平方公里左右,就算再把曾為英屬殖民地的美國給加進去也達不到4800多萬平方公里。

明朝領土4800多萬,卻沒有人願意承認,是這樣嗎?


先不說別的,以當時的水平,明朝就算有那麼大的地盤他也統治不了。

說正經的,事實上,中國領土的正式確認,那還就是在清朝。

在清朝以前,無論是漢唐還是元明,領土固大,那也只能說是勢力範圍,唐朝最大時候有1200多萬,最少的時候也就五百多萬。除了這五百萬核心領土(西方叫中國本部)其它地方在古代王朝看來強盛時能羈糜,自己不行了能放棄就放棄。只要看住長城以南,玉門關以西的地方就行。

從漢至明一直如此,一直到清朝,東北,內蒙,外蒙,新疆,西藏,青海才正式成為我國的領土。

那麼,回到問題上,明朝領土,變化很大,而且縮水速度非常快,巔峰狀態下,大約有一千一百萬平方公里,比現在要大很多,但到了明宣宗時期,領土大幅度縮水,只剩下八百萬平方公里。

明朝領土4800多萬,卻沒有人願意承認,是這樣嗎?


這些領土,有三個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是本土區,也就是所謂的兩京十三省,這個部分,幾乎和秦漢初年是一樣的,也是最穩定的領土,大約有四百萬平方公里。

第二個部分,叫做羈糜區域,比如奴兒干都司,就屬於羈糜區的範疇。這個地方,是水分最大的領土。

第三個區域,叫做藩屬區,這個區域是爭議最大的區域,包括現在的西藏,青海一帶,面積大約三百萬平方公里。

甚至對地方事物的管理,遠不如元朝。到了朱棣時期,統治有所加強,但朱棣以後,西藏就變成了真空地帶,明朝懶得管,只是放任青藏高原各個首領自己管。

這三大區域,可以算成是廣義上的明朝領土,雖然注水很大,但即使最大限度的注水,也不過一千多萬平方公里,那麼,其他三千八百萬領土,又從什麼地方湊呢?

明朝領土4800多萬,卻沒有人願意承認,是這樣嗎?


於是,就出現了第四個區域的領土,叫做沾邊區。如果想要湊這麼大的領土,只能考慮把和明朝產生關係的領土,也算在內。

把這些都算上,明朝大約,多了一百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面積。但還是不夠。

那麼,第五個區域的領土應運而生,那就是外交區域。也就是說,只要明朝有人去的地方,都是明朝領土。

如果前面可以看成是牛奶裡摻水,那麼,這個就算是水裡摻牛奶了。於是,鄭和下西洋成了重要證據,雖然這是一個外交和貿易的往來,但如果非要說這是明朝領土。那也只能由著他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