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教授羅翔:段子的背後,是對正義不盡的追求

近日,B站的鬼畜明星中多了一個新角色:張三。


他是臭名昭著的“法外狂徒”,糞坑案、假證案、盜取天然氣……只有你想不到的案件,沒有他犯不了的案件。除了封皮,刑法書上所有的罪,張三幾乎犯了個遍。“全世界都在審判張三”、“法外狂徒張三的獨白”、“張三的千層罪名”……有關張三的鬼畜視頻播放達到近百萬。


網紅教授羅翔:段子的背後,是對正義不盡的追求


而讓張三“一戰成名”的人,就是近來在B站出圈的中國政法大學刑法學教授羅翔。張三的鬼畜素材,就是取材於羅翔教授在厚大法考上的講課視頻。張三,是羅翔老師口中的案件假設的嫌疑人。


疫情期間,羅翔教授在B站入駐僅僅兩天,就成為了粉絲突破百萬的up主,其上傳的視頻收穫超4000萬播放量,成為B站名副其實的頂流。這位人稱政法界郭德綱的教授,憑藉著對曲折複雜、離奇搞怪案件的講解,吸引了眾多非法學的學生前來聽課,並受到廣大網友的追捧。

網紅教授羅翔:段子的背後,是對正義不盡的追求


羅翔的講課不僅僅只有“法外狂徒”張三的惡劣事蹟。還有許多人在腦內想想卻又不敢付諸實踐的“惡念”,羅老師也專門拿出來用法律知識一一分析。


比如:

“狗咬我,我把狗咬死了屬於正當防衛嗎?”


“偷毒品算盜竊嗎?”


“我讓你殺我,你能不能殺了我?”

……


在羅翔老師的講解中,“防衛危險排除”“主客觀統一”“犯罪未遂”“犯罪中止”……非法律專業的學生也逐漸掌握了一些刑事罪名的學術定義名詞,並活學活用。

網紅教授羅翔:段子的背後,是對正義不盡的追求

網紅教授羅翔:段子的背後,是對正義不盡的追求

更讓人關注的是羅翔老師對時下熱門案件的分析,比如韓國的N號房事件。


他在分析完針對這起案件的判罰之後,說了這樣一段話:“為什麼這類噁心的案件總是會發生,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就是,人們有沒有學會去尊重他人。一個尊重別人的人,就不會把他人作為玩物,一個尊重人性的人,同樣也能夠尊重自己,而不會沉溺於這些敗壞低級的趣味之中。法律應該給予女性更多關心和關愛,作為男性,也應該發自內心的去尊重女性。”


網紅教授羅翔:段子的背後,是對正義不盡的追求

法律雖然懲戒的是邪惡,但也不離開人情。羅翔老師有溫度的解讀法規法條,解剖維護人間正義,將心比心,卻又不失理性的判斷。讓人不禁折服於法律——這種遊走於理性與人性的平衡的藝術。但羅翔老師的爆紅,並不僅僅是讓人在搞笑的段子中學會法律知識,蘊含在講解背後的是羅翔老師時時刻刻展現的善良,對理性和公平的追求。而對理性和公正的追求,即為對正義的嚮往。


其實平心而論,那些曲折離奇、罪大惡極的案件,本質上不就來自於每個人內心深處的邪惡嗎?


每個人內心都住著一個張三,人心隱藏著這個世界的敗壞,日光之下並無新事。如果人心的邪惡如同潘多拉的魔盒一樣紛紛逃逸出來,每個人都成為了法外狂徒。那麼這個世界,又有多少善良得以留存?


當今法治社會,尊法信法守法用法,是法治社會對每一個公民的要求。社會的穩定與和諧離不開善的支撐,邪惡註定只是和諧社會的蛀蟲。法律出現的意義,並不僅僅只是懲戒邪惡、宣揚正義。當法律真正成為了每一個人的心中的道德準繩,也就會讓每一個人心中的惡念扼殺於萌芽之中。


人雖處於這個邪惡仍無處不在的社會,但不能因為邪惡的存在去縱容內心的邪惡。絕對的正義雖然觸不可及,但正義仍是客觀存在的。就像羅翔老師的《圓圈正義》書中闡述的一樣:“我們能夠用儀器畫出來的圓,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圓,

但人類永不會放棄去畫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圓。”我們對正義的追求,就如同追求一個真正的圓,也許永遠到達不了,但我們對正義的無限追求,卻可以對正義無限接近,不停進步。

網紅教授羅翔:段子的背後,是對正義不盡的追求

網紅教授羅翔:段子的背後,是對正義不盡的追求


正義,是法律的最高追求,人類雖不能至,心嚮往之。希望我們的內心不要藏著一個張三,而是對正義的不斷追求的“理性之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