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古文經學徹底壓倒今文經學,是由鄭玄最後完成的

三古文經學徹底壓倒今文經學,是由鄭玄最後完成的。鄭玄始師今文經學家元先,通

《京氏易》、《公羊傳》等今文經;繼師古文經學家張恭祖,通《周官》、《左氏傳》、《古文尚書》等古文經;最後師從古文經學大師馬融,遂博通群經。曾為《周易》《毛詩》、《尚書》《三禮》《論語》、《孝經》等作注,又著《六藝論》、《毛詩譜》等,凡百餘萬言。從鄭玄的師承關係和兼注今古文經及“時睹秘書緯術之奧”《後漢書鄭玄傳》)來看,他既通古文經,又通今文經及讖緯之學。但從鄭玄一生對經學的貢獻來看,他主要是古文經學的一代宗師和集大成者,其學被稱為“鄭學”

《後漢書鄭玄傳》日:“漢興,諸儒頗修藝文。及東京,學者亦各名家。而守文之徒,滯固所稟,異端紛紜,互相詭激,遂令經有數家,家有數說,章句多者或百餘萬言,學徒勞而少功,後生疑而莫正。鄭玄括囊大典,網羅眾家,刪裁繁誣,刊改漏失,自是學者略知所歸。”


三古文經學徹底壓倒今文經學,是由鄭玄最後完成的

《周禮》

所謂“守文之徒”,是指今文經學家。此段話的主旨是說,自鄭玄整理並遍注群經之後,古文經學徹底佔了上風,而兩漢所盛行的各守門戶、異說紛紜、章句繁濫、疑義叢生的今文經學則徹底衰落。對此,我們可用東漢初期以來儒家五經今古文的盛衰變化事實為例,加以說明。

關於《易》,《後漢書儒林傳》日:“建武(東漢光武帝年號)中,範升傳《孟氏易》,以授楊政。而陳元、鄭眾皆傳《費氏易》,其後馬融亦為其傳。融授鄭玄,玄作《易注》,荀爽又作《易傳》,自是《費氏》興,而《京氏》遂衰。”


三古文經學徹底壓倒今文經學,是由鄭玄最後完成的

《三禮》

這裡將古文經《古文尚書》最終壓倒今文經《大夏侯尚書》《小夏侯尚書》《歐陽尚書》,歸功於古文經學家杜林、賈逵、馬融、鄭玄等人。關於《詩》《後漢書儒林傳》日:“中興後,鄭眾、賈逵傳《毛詩》,後馬融作《毛詩傳》,鄭玄作《毛詩箋》。”這裡將古文經《毛詩》最終壓倒今文經《齊詩》、《魯詩》、《韓詩》,歸功於古文經學家鄭眾、賈逵、馬融、鄭玄等人。

這裡說馬融和鄭玄均注過古文經《周禮》,鄭玄又以古文經學家的觀點和方法另注今文經《儀禮》《禮記》,並把三部經典通稱為

《三札》。以上事實說明,儒家五經中《易》《書》《詩》、《禮》四種經典的今古文之爭,都是經過古文經學家馬融、鄭玄等人的努力,特別是經過鄭玄的努力,才使古文經最終壓倒今文經的。還有《春秋》一經。在《春秋》的今古文之爭中,鄭玄也是一位重要人物,他雖未留下註解《春秋》的著作,但與“《春秋》三傳”卻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在古文經《左氏傳》最終壓倒今文經《公羊傳》《穀梁傳》的鬥爭中,起過直接或間接的作用。


三古文經學徹底壓倒今文經學,是由鄭玄最後完成的

《儀禮》

鄭玄與今文經《公羊傳》的關係,可由《公羊傳》集大成者何休對鄭玄的評價中看出。何休與鄭玄同時而小鄭玄兩歲,他不但以十七年時間寫成《春秋公羊解詁》,而且以《春秋》駁漢事六百餘條,妙得《公羊傳》本旨。何休對《公羊傳》的貢獻,除了作《春秋公羊解詁》之外,又將《公羊傳》按年月附於《春秋》經之後,使原來各自單行的《春秋》經與《公羊傳》合為一編。所以,何休乃是兩漢《公羊傳》之集大成者。何休曾作《左氏膏育》《穀梁廢疾》以難

《左氏傳》《穀梁傳》,又作《公羊墨守》,極力為《公羊傳》辯護,“言《公羊》之義不可攻,如壘翟之守城也”《後漢書何休傳》李賢。

針對何休的《公羊墨守》《左氏膏肓》、《穀梁廢疾》,鄭玄乃“發《墨守》,鋮《膏肓》,起《廢疾》”,對何休的觀點進行全面批駁,而何休看後嘆道:“康成入吾室,操吾矛,以伐我乎。”(均見《後漢書鄭玄傳》)由此可以看出,鄭玄在批駁何休的觀點時,曾發《公羊傳》之失,而為《左氏傳》《穀梁傳》進行過辯護,但由於談得有理,因此何休不得不表示歎服。

三古文經學徹底壓倒今文經學,是由鄭玄最後完成的

漢宣帝劇照

鄭玄與今文經《穀梁傳》的關係,可由《穀梁傳》集大成者範寧對鄭玄的評價中看出。《穀梁傳》在西漢時期雖然繁榮興盛,地位崇高,尤其是漢宣帝曾為之立學官,設博士,使其一度居於顯學地位,但到了東漢,卻過早地趨於衰落。《後漢書儒林傳》

對東漢時期研治《左氏傳》《公羊傳》者多有記載,而對研治《穀梁傳》者卻未記一人,就是明證。《穀梁傳》在東漢過早地趨於衰落,其主要原因並不在於君主不重視,而在於研治者個人素質之低下及研究方法之不當。

範寧對《穀梁傳》的貢獻,除了作《春秋穀梁傳集解》之外,又將《穀梁傳》按年月附於《春秋》經之後,使原來各自單行的《春秋》經與《穀梁傳》合為一編。所以,範寧乃是兩漢至魏晉《穀梁傳》之集大成者。但範寧對鄭玄卻有很高的評價。範寧在教授生徒及寫作《春秋穀梁傳集解》時,不但未排斥鄭玄的觀點,而且對鄭學多有所取。

三古文經學徹底壓倒今文經學,是由鄭玄最後完成的

《穀梁傳》

鄭玄與古文經《左氏傳》的關係,主要表現在他對《左氏傳》大師服虔的支持上。服虔與鄭玄同時,曾作《春秋左氏傳解》,並以《左氏傳》駁何休所駁漢事六十條。但服虔的

《春秋左氏傳解》卻得到鄭玄的直接支持。鄭玄原為《春秋》作注,後聞服虔之意多與己同,乃以所注盡付服虔,使服虔得成《春秋左氏傳解》。這說明服虔研治《左氏傳》所取得的成就,曾直接得力於鄭玄。自鄭玄支持服虔完成《春秋左氏傳解》之後,古文經《左氏傳》便最終壓倒了今文經《公羊傳》和早已衰落的《穀梁傳》。

服虔之後,東漢末年研治《左氏傳》者雖還有潁容、謝該等人,但成就均未超過服虔。直至西晉之時,服虔的地位才被杜預所取代。杜預對《左氏傳》的貢獻,除了作《春秋左氏傳集解》之外,又將《左氏傳》按年月附於

《春秋》經之後,使原來各自單行的《春秋》經與《左氏傳》合為一編。所以,杜預乃是兩漢至魏晉《左氏傳》之集大成者。杜預的《春秋左氏傳集解》雖然最終取代了服虔的《春秋左氏傳解》,但是,古文經《左氏傳》最終壓倒今文經《公羊傳》《穀梁傳》,卻首先應歸功於鄭玄和服虔。

三古文經學徹底壓倒今文經學,是由鄭玄最後完成的

白虎觀

所以,在《春秋》的今古文之爭中,鄭玄也是一位重要人物。在古文經《左氏傳》最終壓倒今文經《公羊傳》《穀梁傳》的鬥爭中,鄭玄也起過直接或間接的作用。經過古文經學家陳元與今文經學家範升在光武帝時期的論爭,以及古文經學家賈逵與今文經學家李育在漢章帝白虎觀會議上的論爭,雖然古文經學的地位逐漸。上升,但從總體上看,今文經學仍然佔上風,而古文經學仍然居下位。只有在馬融、鄭玄出現之後,特別是在鄭玄獨注《易》《書》、《詩》《禮》及支持服虔完成《春秋左氏傳解》之後,古文經學才在儒家五經領域全面徹底地壓倒今文經學。雖然東漢末年仍未專門為古文經設博士,但當時的博士亦非專門為今文經而設。當時選擇博士的標準,已打破今文與古文的界限,強調兼通古今和兼通數經。

今文經學家符合標準者可以當博士;古文經學家符合標準者亦可當博士,如馬融的弟子盧植,就因

“能通古今學,好研精而不守章句”《後漢書盧植傳》,在漢靈帝時被徵為博士。至此,漢代古文經學與今文經學長達二百年左右的鬥爭實際已經結束。鬥爭的結果是:古文經學由原先的蕭條不振而趨於繁榮興盛,最後徹底壓倒今文經學;今文經學則由原先的繁榮興盛而趨於蕭條衰落,最後徹底被古文經學所壓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