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灵活用工”为企业止痛

受疫情影响,很多科技公司关闭了在中国的办事处、零售店和工厂。例如,苹果公司一直在推迟零售店开店日期。2月14日苹果零售店仍然关闭。三星、微软、特斯拉和谷歌在中国的办事处大多也没有明确的开工时间。中国员工多为在家办公,工资、社保正常发放缴纳。

企业收入减少,成本却持续发生。

疫情期“灵活用工”为企业止痛

疫情期企业的成本

在外企一直推迟对开工时间的同时,国内企业却是在试探性开工,华为在几天前就有部分岗位已经开工,小米、OPPO 等企业也紧随其后。一方面是对疫情控制的信心支持,另一方面是不开工的成本让企业太痛了。

疫情期“灵活用工”为企业止痛

像华为、格力等科技集团或科技企业,有自己的研发和工厂团队配合的企业,员工数量庞大。截止到2019年末华为员工总人数突破19万,人员成本压力不只是来自于社会保险,还来自如残保金、工会费等其他方面,这些在疫情期间对于企业来说都是很大的负担。企业要发展,一方面要开源,增加收入;另一方面则要节流,必须控制好成本。疫情期间由于收入的减少,让企业难以承担员工的工资和社保的支出。


● 灵活用工的优势 ●

灵活用工 区别于传统的固定全职,是指企业基于实时用人需求,灵活地按需雇佣人才,双方不建立正式的全职劳务关系。灵活用工可以说是传统固定用工模式的补充,在发达国家十分成熟,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灵活用工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减少社保成本,还能够让企业在合理节税的同时,规避企业风险。企业通过灵活用工发包任务,不与劳动者形成常规劳动关系,减少社保缴纳,可以降低企业成本。对于个人来讲允许有多种劳动经济来源。

1、降低企业雇工风险

企业可以基于用人需求的淡旺季,灵活地按需雇用人才,企业与人才不建立正式的全职劳动关系。灵活用工可以确保各类人力资源组织形式的合规性,有效控制劳动用工及员工关系风险。

2、降低企业人工成本

在薪酬、五险一金及各种税费偏高的情形下,灵活用工能够降低企业人力成本,避免固定的核心员工带来的隐形成本。

3、有效控制个税缴纳金额

个税起征点调整为5000元后,对于个人来说,灵活用工或者兼职所得,均可以按照劳务所得方式进行结算,在5000元以下的劳务所得报酬下,将实现无税无费。变相增加了收入。


灵活用工薪酬弹性、快速结算的优势实现了人才为我所有到为我所用,降低了用工成本和社保成本,还让企业在合理节税的同时,规避企业风险。

灵活用工将会是越来越多企业的选择,灵活用工的优势在这次疫情期间显示了它的不可替代性。企业成本光靠“坚持”只会越来越痛,用灵活用工来及时止痛最为有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