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醒來要還債3億,孫正義錯把Uber、WeWork當阿里!

時光回到2014年9月20日,阿里巴巴在美股上市,當天收盤股價就達到93.89美元。總市值高達2314億美元,阿里巴巴一躍成為中國最大的互聯網公司,而這場中國互聯網史上里程碑意義的IPO,最大的贏家不是馬雲和他的十八羅漢,而是日本的軟銀公司

此時的軟銀是作為阿里的最大股東,持有7.98億股。IPO後,軟銀依舊持有7.98億股,按照92.7美元開盤價,軟銀的持股部分市值將達到740億美元,而軟銀的掌門人孫正義也藉此當過一天的亞洲首富

阿里巴巴可以說是日本首富孫正義最得意的投資項目,此時的孫正義風頭正盛,美國《福布斯》雜誌更是稱:軟件銀行總裁孫正義先生轉眼之間就創造了一個國際互聯網帝國,他正著手實行自己的300年商業計劃。孫正義先生不愧是國際互聯網之王

阿里巴巴IPO成功可以說是孫正義事業的分水嶺,IPO的成功讓孫正義一時輝煌無比他和他的軟銀也走上了事業的顛覆,可是盛極而衰,近兩年因為多次投資失敗,孫正義陷入了高達1.1萬億的債務中!相當於每天醒來,孫正義光利息就要考慮今天怎麼還掉2—3個億!

每天醒來要還債3億,孫正義錯把Uber、WeWork當阿里!

是那些投資的失敗,讓孫正義從手握數千億人民幣變成了欠債1.1萬億的首負呢?

Uber連續6季度鉅額虧損,接盤卻市值腰斬

獨角獸Uber,堪稱共享經濟締造者。自誕生起,Uber就一路高歌猛進,攻城掠地,這隻獨角獸迅速壯大,IPO前估值甚至一度超過1200億美元,僅次於全球最大獨角獸螞蟻金服,風光無限。

孫正義率領千億美元巨無霸“願景基金”強勢入股,更是佐證了Uber的江湖地位,但Uber同時也一直燒錢厲害,自2018年第二季度開始,Uber就身陷虧損泥潭,哪怕上市也難解其無法盈利的痛點。根據11月5日Uber發佈的第三季度財報:截至9月30日,Uber營收為38.13億美元,同比增長30%;歸屬公司的淨虧損為11.62億美元(摺合人民幣82億元),同比擴大18%。至此,Uber已經連續6個季度虧損

每天醒來要還債3億,孫正義錯把Uber、WeWork當阿里!

而Uber上市首日就跌破發行價,報收41.57美元,較IPO發行價45美元下跌約7.6%。截止到12月23日,Uber市值僅為519億美元,相對比此前1200億美元的估值,腰斬了一半以上

面對糟糕的財務情況。Uber內部也開始節衣縮食,控制支出,今年7月,Uber宣佈在全球裁員約400人;9月,Uber又宣佈裁員435人;10月,Uber再次宣佈裁員350人,上市5個月以來,Uber已經裁員近1200人

不光裁員,Uber也在不斷出售旗下各類業務,比如準備將在印度的外賣業務UberEats出售給Zomato,估值約為4億美元,更慘的是Uber聯合創始人兼前首席執行官特拉維斯•卡蘭尼克將出售所持的Uber全部股份,完全退出Uber。事實上,禁售期到期不到2個月的時間內,卡蘭尼克已經拋售了絕大多數的公司持股,套現超過25億美元,僅11月就套現近17億美元,這一舉動嚴重打擊投資人對Uber的信心

曾經有多輝煌,如今就有多暗淡。連續6個季度鉅額虧損,股價腰斬並且一直萎靡不振,Uber儼然不再是曾經眾人眼中金光閃閃的超級獨角獸,眾多之前給Uber投資機構紛紛撤離,但是孫正義率領千億美元巨無霸願景基金強勢入股,以77億美元收購了Uber 16.3%的股權

彼時,Uber估值一路飄高,孫正義自以為撿了個大便宜,曾經激動地表示,又找到了當年投資阿里的感覺。然而如今,Uber市值僅剩下519億美元,與此前1200億美元的估值相去甚遠,更別說阿里了

執著投資WeWork,虧損超百億美元

孫正義對WeWork寄予厚望,甚至在投資WeWork之初就對該公司的創始人亞當·諾依曼說:“在戰鬥中,瘋狂比聰明更好。而WeWork還不夠瘋”。

每天醒來要還債3億,孫正義錯把Uber、WeWork當阿里!

最終諾依曼聽從了孫正義的建議,做出了不計成本的瘋狂擴張,WeWork也在軟銀投資之後的短短几年裡就成為了一家估值470億美元的超級獨角獸公司。

但在WeWork發出了上市申請之後,其招股書就被國內外媒體質疑了很多遍,由於巨大的虧損以及商業模式不被投資人認可,WeWork最終IPO失敗,最新的估值也縮水到100億美元以內

此前孫正義已經對WeWork投資了超過100億美元,伴隨著該公司的估值出現縮水,軟銀和願景基金對這家創業公司的投資面臨著鉅額虧損。

在2019年原本最大的兩場科技企業IPO中,軟銀向WeWork總計投入超100億美元,向Uber總計投入約93億美元

走在一條不歸路上的孫正義和軟銀,雖然不斷拋售所持的阿里股票,但面對如此鉅額的負債,該用什麼投資項目去彌補虧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