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擁有遼闊疆域,為何逃不過“短命”的結局?這個因素不可忽視

元朝擁有遼闊疆域,為何逃不過“短命”的結局?這個因素不可忽視

細數我國曆代王朝,元朝疆域是最為鼎盛的時期,可謂是一騎絕塵,沒有哪個朝代能望其項背。元朝疆域最鼎盛時期接近1400萬平方公里,比現在的俄羅斯可大多了,不僅橫佔亞歐大陸,而且輻射周邊幾十個小國,是名副其實的“世界老大”

雖然元朝的疆域是最為遼闊的時期,但是很奇怪的是,元朝卻命途短暫,只存在了不到100年。

這就很令人費解,因為清朝在鴉片戰爭以後,還支撐了幾十年呢。元朝馳騁草原,勇敢彪悍,以勢如破竹的勁頭滅了宋朝,氣數怎麼那麼短呢?

元朝的滅亡引發了學者的極大興趣,有人認為元朝無限制的發放貨幣,破壞了經濟制度;也有人認為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導致了元朝的滅亡;還有人認為洪水、地震等自然災害頻發,導致出現了大饑荒,民間混亂,加速了元朝滅亡。

任何一個王朝的滅亡,都不是一個或者幾個因素造成的,而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元朝也不例外,除了學者們研究的幾個因素之外,

還有一個因素不可忽視,那就是運河。


政治向北,經濟向南,運河成為最重要的物資運輸通道

元朝擁有遼闊疆域,為何逃不過“短命”的結局?這個因素不可忽視

自從忽必烈消滅了南宋大理,建立了元朝開始,他就成為元朝的實際代言人,而且影響力無人能出其右。

1271年,忽必烈建立了元朝,把首都定在大都,也就是北京。為什麼定都那麼偏北?元朝統治者的考慮是:把北京作為元朝的政治中心,便於管理諾大的疆域。

其實,從定都這個方面來看,就可以猜出元朝統治者的心思:那就是心裡沒底。也許元朝統治者當時心裡就感覺到統治不了幾百年,因為北京在此之前仍然是他們的“地盤”。但是北方土地很貧瘠,經濟能力太差了,這怎麼辦呢?

於是,元朝統治者將經濟重心放在了江南一帶。因為江南土地肥沃,自古以來都是經濟活躍區域。這樣一來,元朝的政治中心在北方,而經濟中心在南方,政治和經濟分離。

這本無可厚非,畢竟我們現在仍是這樣。但是不要忘了,當時的元朝交通十分落後,除了不太寬闊的官道,大部分官方和民間物資都要通過水運。

正是這個水運,為元朝的滅亡埋下了禍根。

元朝擁有遼闊疆域,為何逃不過“短命”的結局?這個因素不可忽視

隋朝開鑿的大運河,從江南到北京需要繞道洛陽,運輸極其不方便

元朝統治者並不是只會在馬背上馳騁草原,他們也想像唐宋一樣繁榮經濟。發展經濟必然要靠強大的運輸通道,為了加強南北之間經濟的溝通,

大運河的地位就顯得日益重要。

元朝於是就想恢復使用隋朝修建的大運河,從江南把物資通過大運河運送至洛陽,然後再通過永濟渠運送至北京。要說這運河方便是方便,但就是有一個缺點:不能直達北京

因為隋朝在修建大運河時,是為了把江南的糧食和物資運送到黃河流域的首都,哪考慮北京啊?從江南運輸的物資要繞道洛陽不說,還要輾轉陸上100多公里才能到達,比直達北京足足多了900多公里。

這樣一來,通過運河發展經濟的想法就成了雞肋。丟掉吧,又沒有別的方法;不丟吧,費時又費力,大大增加了物資溝通與交流的時效性。

既然不能直達,那就開鑿,反正有的是人力。


元朝的勇敢:大運河東移需要多大勇氣?

在開鑿運河的選址上,當時

元朝修建者選擇了兩條路線:一條連接黃河與大清河,然後出渤海,到達北京。另一條在山東半島重新開鑿一條運河,以此來連接黃海與渤海,最後到達北京。

這兩條路線不知道是誰提出來的,居然沒被炒魷魚,因為根本行不通啊!

先說第一條路線,想法很美好,線路也很合理,但現實很“骨感”。他們忽視了一個大問題:黃河在金滅宋時就已經改道了,想要恢復黃河河道,得先把大量泥沙排走。這樣一來,工程量巨大不說,還會毀壞大量耕地。

而第二條路線,更是天方夜譚。因為運河流向山東半島,水位的高低不一樣。越往山東半島水位越高,怎麼解決船隻通過水位的高低差呢?

於是,元朝的能人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構想:既然繞這麼遠的道,人家隋朝宋朝都能開鑿運河,我們乾脆把運河往東移,打通安山與臨清之間的會通河,然後從臨清一路向北直達北京,不但解決了運輸問題,沒準還能與隋朝大運河一樣名留青史呢。

於是說幹就幹,立馬成立施工隊伍,投入開鑿運河的宏偉大業。

元朝擁有遼闊疆域,為何逃不過“短命”的結局?這個因素不可忽視

元朝開鑿的大運河,雖然沒達到直線程度,但是明顯要比隋朝大運河距離更近

元朝也是腦子一熱就拍板鑿河,施工隊伍也不知道專不專業,還沒剛開始建造就遇到難題了。這個難題還比較大,

大運河東移要通過黃河,兩條河流交匯處怎麼保證互不干擾呢?

其實這個問題別說元朝了,就是現在很多貧窮落後的國家也解決不了這個問題。

元朝一看頭都大了,但是也不能放棄啊?不說能名垂青史,總不能讓後人笑話吧?於是硬著頭皮開鑿了大運河。

不可否認的是,元朝開鑿的運河確實為元朝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也為民間的物流運輸提供了方便。但是他的缺點和弊端總是太顯眼了,對於糧食和大規模物資來說,這段運河無疑又成了雞肋。


一條運河,是怎樣成為元朝的“攔路虎”?

元朝擁有遼闊疆域,為何逃不過“短命”的結局?這個因素不可忽視

元朝的海運其實非常發達,最起碼為以後的海陸運輸探了路,為元朝的經濟做出了巨大貢獻

民間的物資倒沒什麼,但是國家的物資太重要,不能不考慮風險因素。於是,元朝放棄了從大運河運輸重要物資,只運輸食鹽等其它物資,而糧食和重要物資則通過海上運輸。“海運”也成了元朝運輸物資的“黃金水道”。

這樣一來,朝廷內部兩大派打起來了。“運河派”說通過海上運輸風險太大,如果船隻被颱風刮翻了怎麼辦?“海運派”則說通過運河風險更大,因為運河與黃河交匯處不穩定,歷來氾濫多次。

元朝政府對這兩派的爭鬥沒有發表實質性意見,因為他也搞不清究竟誰對誰錯。直到一場災難,改變了他們的看法。

1344年,黃河決堤了

洪水向下遊一路奔騰,淹沒了華北平原的大部分地區。山東、河南地區的莊稼顆粒無收,並爆發了大規模饑荒。元朝害怕引起引起動亂,開始把治理黃河提到日程上來,

並通過修建大運河的功能來穩定黃河的流向。

負責黃河治理的人是漕運史賈魯。他接到命令後,立馬深入黃河沿岸考察河道,並向元朝提交了20條改造黃河的方案。這些方案立馬遭到工部尚書成遵的反對。成遵說,如果大規模的改修黃河,勢必會增加老百姓的負擔,老百姓動亂比河患更加嚴重。

元朝擁有遼闊疆域,為何逃不過“短命”的結局?這個因素不可忽視

因治理黃河而導致的摩擦,激化了元朝政府和百姓之間的矛盾

但是沒人聽他的,因為賈魯是右丞相脫脫的人,當時元朝的實權掌握在脫脫手中。結果脫脫採納了賈魯的意見,罷免了成遵,而且提拔加賈魯為工部尚書,專門負責黃河的治理工程。賈魯得到了領導的支持,準備大刀闊斧的幹一場。他先從河南、河北的老百姓中徵集了15萬壯丁,然後又從軍隊中抽掉了兩萬人。

河南河北地區本來就由於連年饑荒,百姓民不聊生,就指望修理黃河發點糧食或工資。結果元朝財政沒錢支付,這就導致了百姓與元朝之間產生了巨大的矛盾。

賈魯勞民傷財,而又不發糧食和工資,直接導致了自南宋興起的白蓮教進一步發展壯大。白蓮教教主韓山童和劉福通看到賈魯治理黃河與百姓矛盾加深,覺得是叛亂的好時機,於是發動了武裝起義,以戴紅頭巾為標誌,史稱“紅巾軍”。

元朝擁有遼闊疆域,為何逃不過“短命”的結局?這個因素不可忽視

以白蓮教為主的紅巾軍,是元末農民起義反對元朝統治的軍事力量,後來實力不斷壯大,元朝對此一籌莫展

紅巾軍發起的叛亂,直接切斷了大運河的運輸,讓元朝物資無路可走。元朝沒辦法,所有物資只得從江南依靠海域。這個時候方國珍的機會來了,因為他是被元朝政府打擊的海盜,對元朝恨之入骨。

元朝準備賜給方國珍官職,來維護海運的安全。但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鹽販張士誠又叛亂了。張士誠控制了江南三角洲,這是大運河和海運的出入口。他不僅叛亂,而且還自稱“誠王”,宣佈獨立,獨霸江南。這樣元朝從江南運輸的糧食和物資,再也沒有水上通道。

“紅巾軍”切斷了大運河,張士誠控制了海陸通道,讓元朝守著北方貧瘠的地區,望洋興嘆。統治了將近一個世紀的元朝,在一條運河面前,愣是一點脾氣也沒有,蒙古人那種彪悍也沒有了,再也沒有統治全國的意志和實力。

元朝的滅亡其實和他本身的政策、制度以及經濟的崩潰有很大的關係,可以說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單單一個方面的因素,也不能導致元朝存在很短暫的時間。可是運河的這個因素也是不可忽略的,雖然不是最主要的因素,但是無論是運河的水運,還是沿海的海運,都深深的影響了元朝的經濟發展,進而影響到元朝內部的統治:與百姓矛盾加深、政權面臨搖擺、民心逐漸不穩。所以說,元朝的滅亡還是他自己造成的,因為運河畢竟為他的經濟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用好了,就是為民造福的“法寶”;用不好,只會“飛蛾撲火,自取滅亡”,而元朝的結果,大概就是後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