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診斷為癲癇,你一定要知道的9大事實

癲癇是什麼?許多人的答案是抽羊角風,可你知道嗎,有的癲癇發作只是幾秒鐘的愣神而已。今天,我要告訴你12個關於癲癇的事實,讓你更清楚地瞭解癲癇治療。

一旦診斷為癲癇,你一定要知道的9大事實

1、癲癇是“腦電波”出了問題

把大腦想象成一個複雜的電力系統,當它出現錯誤時,一波洶湧的電脈衝可能會改變著我們動作、行為、感受和意識。

這種錯誤造成的後果被稱作痙攣,持續時間從幾秒到幾分鐘不等。在沒有明顯的刺激下,如果一個人多次發生痙攣,每次間隔至少24小時,那就可能患有癲癇。

2、癲癇並不僅是抽搐

癲癇會導致抽搐、痙攣,就是肢體不受控制的活動。除此以外,痙攣還會造成許多其他症狀,從失神、跌倒到抓扯衣物。

多數醫生會根據癲癇影響患者大腦的情況而為其分類,每種癲癇都有自己的一組症狀。

3、經常失神可能是癲癇

有的患者並不會出現標誌性的抽搐,只是神志恍惚一下下。他們可能停下手中的事情,盯著前方放空幾秒,然後又繼續自己剛才的活動,好像什麼都沒發生一樣。

這種癲癇在小孩中最常見,通常在4~12歲之間發病。有的小孩可能一天中失神性癲癇發作100次之多。

4、癲癇大發作與大腦兩側都有關

四肢僵硬,然後開始顫抖抽搐,這是最“典型”的癲癇發作,即全面性強直——陣攣發作,又被稱作癲癇大發作,發作可能持續3分鐘。

之後,患者可能感到疲憊和迷糊。這種最典型的癲癇與左右大腦的異常放電都有關係。

5、局部性癲癇只跟一半大腦有關

這種癲癇發作的時候,患者可能會有抽搐或者是幻視,但自己清楚是癲癇發作了。

有的局部性癲癇十分複雜,患者可能會亂走、發出無意義的聲音、吧唧嘴或者是亂抓自己的衣服。旁人可能奇怪患者的這些舉動,可實際上他們並不知道自己做了什麼。

6、大多數癲癇的原因不明

任何會擾亂大腦“電路”工作的因素都有可能導致癲癇,例如基因突變、大腦結構的改變、嚴重的大腦受傷、大腦感染或者疾病、腦卒中、缺氧。不過,大多數癲癇患者都找不到自己患病的確切原因。

7、腦電圖能夠幫助醫生確診

醫生在聽了患者描述自己的病情和查看了其病史,以及做了檢查後,會讓患者做腦電圖檢查,以便確診癲癇和了解更多的情況。

腦電圖並不會造成任何疼痛,只是以曲線的形式來記錄患者的大腦電活動。在癲癇發作期間,曲線可能發生變化,而且可能提示醫生是哪一部分大腦出現了問題。醫生能夠據此來決定治療方向。

8、癲癇並非不可戰勝

避免癲癇發作的最有效的方式是,尋找到對自己有效的治療方式,並且堅持接受治療。大多數癲癇患者都有很長的壽命,也極少在癲癇發作的時候受傷。

9、保障安全是第一位

因為癲癇可能毫無徵兆地突然發作,因此一些很平常的活動都可能造成危險。當患者在游泳或者泡澡的時候失去意識,就會有生命危險。對於登山、滑雪等極限運動,更是如此。如果要開車,那麼最好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癲癇發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