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化雨 潤物無聲

----淺談班主任班級管理的思想性實踐性

踏過殘雪,掠過春風,在烈日和暴雨中,結束了一個學期的工作,迎來了輕鬆暑假。回顧來路,把這一路收藏的風景與同志們共享;展望歸途,將信念的風帆揚起,我們共創輝煌。

提要:

一。教育教學中師德的建設

二.班級管理中班風的樹立

三 班級管理中養成教育的培養

四.班級管理中責任榮譽團隊意識的培養

五.班級管理中獨立自理自治能力的培養

六.班級管理中幹部以及優秀學生的培養

七.班級管理中獎懲分明班規的制定和實施

一.教育教學中師德的建設

俗話說“孩子是父母的影子”、“虎父無犬子”、“知子莫如父”、“有其父必有其子”,這些說的都是父母和家庭的教育對子女成長過程中性格品行的形成有著決定性的作用。這裡不排除先天的遺傳因素。在這裡我不贅述家庭的教育,我想以此引出的是學校的教育教師的教導對學生的影響和作用。正如我們常說的一句話,學生最像班主任。這句樸素直白的語言,卻道出了學校教育的內涵和作用。仍然是那句教育的至理名言“學高為師,身正為範”。要求學生品學兼優,教師是否德才兼備?要求學生文明守紀,教師是否謙和有禮?要求學生包容理解,教師是否寬厚虛懷,要求學生陽光上進,教師是否正直坦蕩?要求學生善良誠懇,教師是否慈愛悲懷?如果這些我們都沒有,即便有,但達不到一定的境界,那麼,我們對學生能不能提出這樣的要求?抑或提出這樣的要求有沒有自信?學生是否信服?這都是所說的教師的影響力,也就是作為教師對學生說的話,是否有內涵、有質量、有份量,也就是決定了班主任班級管理的水平能力,直接決定了學生的氣質行為習慣的養成。

因此,在班級裡,班主任對學生說的每句話,都是經過思考的,對每個現象、每件事的教育都是有的放矢,切中實質,擲地有聲。這是一種教育的藝術,是一種溝通的技巧。班主任站在講臺上是不可以信口開河、信口雌黃、鄉村俚語、山野村夫般的恣意。不能因為我們是班主任有話語權就可以濫用,我們雕刻的不是石頭、木材,是活的人,他們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人。教師進行教育時的情態、姿態、口吻,甚至一個眼神、一個助詞都會在學生那裡產生反應,這時我們能從學生的神態上觀察到他們內心的感受。所以,在班級管理中,在早晚檢或針對某事某現象需要進行思想工作的時候,哪怕僅僅是一點微乎其微的小事,都做好充分的準備,比如晨檢對什麼人、事、現象、提什麼要求、注意哪些事情,在前一天睡覺前都打好腹稿,第二天早餐後做好提要。偶然發現的狀況,及時應對,用什麼方式處理、個別談話還是班級裡說,用什麼態度說,和風細雨地說還是電閃雷鳴地說,這些都需要根據不同的教育對象不同時機不同性質因人因時因事而定,這樣才能儘量達到教育目的、教育效果的最大化。

對於一些善良淳樸卻不乏活潑調皮的學生,我願意用調侃並不乏嚴厲的語調來說,這樣的學生,儘管會不斷出現種種我們意想不到的小狀況,但他總是無心的,當面對老師的時候,他早已自不待言、千不對、萬不該地認識到了,但面對班級利益集體榮譽的時候,他們比誰都積極,這正是他們的閃光之處。

我剛剛帶畢業的三年一班學生王澤、梁予健、鄭春光等就是這樣陽光樂觀的學生。畢業前的那個晚上,同學們把他們的留戀、希望、感恩寫在黑板上。王澤用“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我們的張老師”表達了他們真摯的感情。

這便是教師真情教育的回饋,這便是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教育的碩果。這也體現了學校制定的“以人為本、以德治校”的校訓。所以師德建設是教育之本源、基石,除卻這一點,任何論調都是無本之木,空中樓閣,禁不起時間和事實的檢驗。

二.班級管理中班風的樹立。

班級風氣的樹立、班風的形成、班級風氣是否積極上進,關乎一個班級的生命力,是班級的靈魂。班級風氣的形成是一個過程,能否形成一個團結、和諧、積極樂觀的班級風氣,關鍵在於班主任的師德、品行修為,把握和掌控班級的能力。如果把班級比作一艘輪船,那麼班主任是船長和舵手,班級風氣則是風帆。一個好的船長能使輪船沿著正確的航線航行,好的風帆則能使船員充滿士氣受到鼓舞。

如何樹立班級的正風正氣。我把它比作一個和麵的過程。當把一盆麵粉和成一團麵糰的時候,班級的凝聚力就體現出來了,也就完成這個過程。在這期間,和麵需不斷注水並攪動,注水就是把正思想正思維正能量輸入到班級和學生的頭腦中,攪動就是理順溝通融合的過程,同時還不可缺少必要的揉、按、捶、壓的工序,也就是教育過程中各種方式的溝通懷柔,使之因情而動,為情所感,從而達到親其師、信其道的良好的教育環境氛圍。

對於性情乖戾、積習較深重的學生,就需要輔以按、捶、壓與懷柔並用。在這個過程中,漸漸的舊毛病、不良習氣、不良的思想思維被新的正確的良好的習慣所替代,到這個時候,班級的正氣就形成了,班級的凝聚力也就初具規模。

兩年前,剛剛接手三年一班的時候,那時候,正是一年級學期末,班級處於無序狀態,沒有紀律意識,沒有集體觀念,鈴聲形同虛設,上課鈴響不是進教室而是進廁所洗手間,自習課就是自由課。接班之初,師生之間處於一種互相試探觀察之中,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但畢竟“薑還是老的辣”,最終他們還是俯首稱臣了。後來學生家長--肇野媽媽笑著對我說“孩子回來說,這個班主任老師不好,管的太嚴了,連自習課都不讓說話”。可見無組織無紀律的狀態已經深入人心了,是非顛倒已經是痼疾了。

說幾個小例子。董潤澤是當時班裡的頭號種子選手,首先向我發難。有一天我坐鎮晚自習,班級裡鴉雀無聲。董潤澤先是俯在課桌上,一隻手捂著肚子做痛苦狀,不一會兒,站起來說“老師,我肚子疼去廁所,”口氣強硬,是那種不屑傲慢的聲調,我未語,用犀利的目光定定注視他十幾二十秒,這是一種心理較量,在這對抗中,他心理攻勢已經動搖了,但拉弓沒有回頭箭,他只能硬著頭皮撞了,他首先抗不住了,再次發出信號“我要上廁所”,我用毋庸置疑的語調回答兩個字“不行”。他仍沒有示弱,徑直走出教室。我不動聲色,此刻任何過激的嚴詞和行為都是陷教師於不義無理的陷阱。直到下課回寢後,和寢室老師溝通後,知道他已經在寢室裡了,便給他家長打電話溝通了情況,家長很配合。知子莫如父,我就按計劃進行了。第二天早自習,我進教室,他低頭沒正視我,想必這一夜他也是在揣測老師的戰鬥力,必定也少不了同學的合謀或者推波助瀾。我用目光手勢示意他到辦公室。剛開始還在外強中乾地扛著,想先發制人“我不念了,退學費不”以此將我一軍。我毫不遲疑堅定地回答“退,學校不給退我賠給你,一分不少,打電話讓你爸來領錢吧”。他馬上就改變了口氣,低下了姿態,聲音也哽咽了,眼淚也打轉了,“老師,我錯了,原諒我一次吧,你不是對我們說,允許我們犯錯誤,也給我們改正的機會麼”。事情到此,勝局已定,但是,這不是最終的目的,教育目的和教學效果的最大化,就是用事實勝於雄辯的論證,讓全體學生受到教育和警示,這是一個難得的教育契機。接下來,首先,董潤澤在班級裡做深刻的認識和反省,然後,我以此為課題進行了一堂班會課,讓同學們初步認識了班主任的“威力”,同時也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初戰告捷。

這是一次決定性的較量,在此之前全班同學也都在拭目以待,如果這一次不把他鎮住,以後工作就沒法順利開展了。後來我班孫東武對我說“老師你一來就把董潤澤撅了,要不我班得一直亂下去”。正如現在的二年四班學生耿晨思對我說“以前的班主任都得聽我們的”。他們暗中給我起了個外號,兩年裡我卻一直不知道,直到畢業離校前,於佳給我折了一個紙鶴寫了留言,提到了這個外號,在我看來算是學生對我又恨又怕又愛的一種表達吧。

從那以後,學生心生幾分畏懼,經過兩個月左右的鬥智鬥勇的較量,班級風氣漸漸由自由無度轉變為自覺自律,班級風氣團結、和諧、積極上進、班級管理逐步走上正常的軌道。特別一提的是,董潤澤這個學生,由一匹野馬也成長為了一匹好。班級活動、勞動都積極表現。在為人處世、文明禮貌上都有了長足的進步,在班級起到了向上的帶頭作用。那次參加王興達參軍的餞別宴上,還打包了一些水果說,“我給俺老師帶回去”。

三.班級管理中養成教育的培養

習慣塑造品性,品性鑄造成功。良好的習慣決定學生未來人生的走向。思維習慣決定行為習慣。所以,所說的三歲看老,說的就是養成教育的重要性。所說的養成,便意味著這是一個漸入的過程,是由無到有、由小由少至大至多的形成過程。這就需要在日常管理和教育教學中,不斷地滲透、不斷強化、反覆強調、不斷明示的過程。

如果是一個新的集體,那麼正如一張白紙,可以完全按照班主任的構想,打造出符合我們意願的班級;如果是一個二手、三手、甚至更多手的班級,那麼正如一張被塗抹得面目全非的圖畫,這就需要班主任這個畫師首先清除畫紙的汙跡,這一步就是改變舊的不良習慣的過程,這一步稱之為清理。在這一步需注意的是,不能操之過急,否則往往會欲速則不達,還容易把畫紙破壞掉。要注意方式方法和態度。其次,需要漂白粉飾,這一步叫還原,是激發其內在最本質的東西,喚醒人性中沉寂的本真質樸。最後是雕刻,具備前面兩步的鋪墊和準備,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這時可以施展身手,雕塑描畫嶄新的圖畫了。至此,我們就完成了一個教育過程,交了一份滿意的作品,為社會輸送了一批合格的人才,完成了自己的一次社會角色。

行為習慣的養成在點滴之中,於細微之處。甚至一個不屑的眼神、一個傲慢不恭的語氣,都是積澱已久的不正確思、不正確心態習慣性地流露,我們班主任都要用敏銳的目光、深刻的洞察力捕捉到。

在一次語文課上,讓邢若雨站起來回答問題,他略有愧色、語調訥訥低聲說“我不會”。接著我又提問到他同桌張雷,張雷表情不屑、頭部微微側仰、語調輕浮挑釁似地說“我也不會”。我說“不會不是你的錯,任何老師都不會認為你回答不出來問題是你的錯而責備你,然而,”說到此處我放慢了語速、加重了語調“你用這樣的態度來對待不會,則是你的錯誤”。“不會,你覺得很有理麼?不會,你覺得很光榮麼?用這樣的態度就可以把不會的責任推卸的一乾二淨麼?”。

這以後,課堂的討論發言,每當出現猜不出問題答案的時候,同學們都能用正確的態度來對待,每每這樣的時候 ,我都讓同學們各抒己見,見仁見智,拓展思維視野,活躍課堂氣氛,給猜不出問題的同學一個不至於尷尬和難堪的臺階。這樣漸漸便養成了一種正確的對待問題的思維習慣,有了良好的心態 。

事雖小但具有典型性,由此可以由點到面、由此及彼、由個別到全班,漸漸正確的代替了錯誤的,積極的代替了消極的,班級工作別開生面、風生水起地開展起來了。說到這裡不能不提一下張雷的轉變,他由一個消極桀驁的學生變成了通情達理的孩子。在他父親生日的那天,他請假出去買了兩瓶酒,週末回家送給他父親。畢業離校前,學校組織去大連,那天早晨,在學校集合,我剛一進校門,他和幾個同學在打籃球,看見我進校門,遠遠跑過來,幫我拎包,我能感覺到師生一場那種惜別之情,也由衷地為他的變化而欣慰。

舊的不好的習慣由來已久,習以為常,正常的、規範的習慣就會被視作過分要求。剛開始會感覺被約束、被限制渾身不自在。這過程中需要班主任用強硬與懷柔並用,使之不得不服從,漸漸習慣成自然。這就是所說的一點兒差錯不放過,一點兒進步及時肯定鼓勵和表揚。在一點一滴中不斷強化著積極的、正確的習慣和風氣;抑制不正的、自由的、散漫的習慣意識;逐漸地,校服、班服整齊成為一種習慣;間操快、靜、齊成為一種習慣;跑操無人見、習不掉隊成為一種習慣;上課不遲到、鈴響進課堂成為一種習慣;為過失、過錯勇於承擔責任成為一種習慣;文明、禮貌、熱情問好成為一種習慣;尊重師長、孝敬父母、謙和善良成為一種習慣;有了這樣的習慣,也就相對完善了品格,也就部分地達到了教育的基本目的。

教育的終極目的,不是培養了多少高分的學生,而是使全體受教育者未來在社會上能承擔起他該承擔的責任和義務,服務於社會,服務於人類。我對全體學生重複最多的一句話是“我不奢望我的學生都能夠出類拔萃成為精英,但是我起碼努力做到,使他們成為合格的、有益於社會和人類的普通公民”。設想一下,倘使我們的教育都能儘量做到這一點,那麼這個社會,這個民族,這個國家該是多麼值得憧憬、多麼有希望。

我班的生活委員鄭鑫宇,他的媽媽在高三離校孩子回家後的第二天給我發了一條信息“如果用高考成績來衡量孩子,他或許不能給您交一份滿意的答卷,但是孩子在您教育的這兩年裡,他的思想品行都得到了完善和提高,感謝您對鄭鑫宇的培養和教育”。我回復“是您良好的家庭養育培養了一個陽光善良優秀的孩子,鄭鑫宇會成為我們共同的驕傲”。

四.班級管理中責任榮譽集體觀念的培養。

一個沒有責任感的人,是一個沒有希望的人,是為害家庭社會的人;一個沒有榮譽感的人,是缺乏朝氣生機、消極的人;一個沒有集體大局觀念的人,是狹隘自私損害集體形象和利益為集體所唾棄的人。

所以,班級管理中,對學生進行責任、榮譽、集體觀念的教育是打造一個積極向上、團結奮進班集體的重要的、基本的思想工作。只有具備了責任意識,學生才能自覺擔負起對學校班級家庭該盡的義務;只有具備了榮譽感,學生才會為了班級榮譽而爭取和努力,併為之自豪和驕傲;只有樹立了集體觀念,班級才能呈現一個團結和諧的順利局面。那麼我們的工作就會順風順水,教育的效果和目的就會水到渠成。

我常說的一句話,同學們都耳熟能詳了“班級無小事”。任何小事放大擴展開來都是大事。你見過哪駕飛機失事是機頭或翅膀壞掉引起的?都是一個螺絲沒擰好、一個電路沒接好引起的。所以,小事不屑做的,大事也幹不了。況且也不會有讓你做出類似堵搶眼、舉炸藥包那樣壯舉的機會。在就連見義勇為都成為該不該做的事這樣的社會價值觀中,加強對學生的責任教育顯得尤為重要。在這方面,讓我不禁想起我班毛寧同學,去年的學業水平考試,最後一天,我從考場回校開會,在校門口遇到他,仍然是那一派天真快樂的笑容“老師,教室打掃乾淨了”。我進教室一看,桌椅整齊,一塵不染。和我們往日離校前班委一起掃除的效果一樣。我心中的那份感動和欣慰無法形容。沒有人吩咐他,也不是為了故意討好老師,如果不是不期而遇,那麼他永遠不會主動告訴我他為班級做的一切。一次不經意間在洗手間,看見他在擦洗班牌,還看見他用抹布纏漏水的龍頭,他把班級的事當成自己的事,做得自然而然,沒有絲毫的功利和個人目的,這種責任感,這樣一種精神何其可貴。毛主席說張思德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一個純粹的人。在當代這個物質的社會,金錢至上的拜金思想氾濫的社會現實中,這種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奉獻精神out了麼?在一些人看來是,正因為如此,才有了瀋陽人新的價值觀“熱愛祖國、孝敬父母、關愛他人”。

所以培養責任和榮譽意識集體觀念從學校做起,從學生抓起,這是高瞻遠矚的構建精神文明的舉措。正因為把責任意識貫穿在整個教育教學活動中。才會有這樣的行為:教室地不乾淨扣分了,有人擔責“是我的失誤”,三餐扣分了“三年一班的一個男說話”有人承認“是我的不對”;寢室扣分,寢室長主動承擔“我沒做好”並且會用實際行動來彌補過失,挽回對班級的不良影響。孟俊兵是我班104寢室長,因為是他的寢室是和三年三同學混寢,每當扣分的時候,他都十分愧疚地道歉“老師,是我沒做好”,而不是把責任推卸出去;每次大掃除後,袁思琪都會拿著反饋單,滿心歡喜地向我彙報“老師,咱班沒扣分”。

在班級中樹立班級榮譽利益高於個人喜好的思想,一切均以集體利益為重。連續兩屆運動會,我班均以團體總分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獨佔鰲頭。清楚記得,我班孔圓,在1500米賽跑將到終點撞線的時候,意外跌倒,胳膊腿受了傷,同學攙扶回到班級,流淚了,忍者傷痛卻說“老師,我給咱班丟臉了”,我說“你是咱班的英雄”,同學們給了她熱烈的掌聲。因為每個學生的優秀才有班級的出色,我為我的學生驕傲。

五.班級管理中學生獨立自理自治能力的培養

國學大師王國維談讀書有三種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我總結出班主任班級管理也有三種境界,第一種是“不離不棄、生死相依”;第二種是“若即若離、心有靈犀”;最高境界是“了無牽掛、小鬼當家”。這三種境界,就是學生不同程度的自理自立自治的能力。也是衡量班主任班級管理的能力水平。

第一種境界是初級階段,這個階段需要班主任嚴看死守,強化紀律意識,給學生一種“老師無處不在無時不在,一切行為盡在掌握之中”的感覺。錯誤的念頭一經滋生立即就被扼殺。在這個階段,學生是被動地,強制地接受紀律的約束,這一階段是學生由被動到主動接受約束、遵守紀律的必要過渡階段和鋪墊,這個過程的長短依班主任的管理力度或長或短。

第二個境界是中級階段,在初級階段的鋪墊下,紀律意識基本形成了,思想行為習慣也初具雛形了,基本上能達到一種自覺自律這樣一種狀態。這時班主任就可以遙控班級的動態,獲得即時信息,不必“分秒必盯”地步步緊跟,相對來說師生之間已經建立了信任,是那種“吾在不若吾不在”“吾不在勝似吾在”這樣一種自覺自律的良好的習慣。

第三個境界也是最高階段,完成了整個過程達到了完全獨立自主自理自治的管理形態。這是班主任班級管理所追求的終極目標和境界。在班級管理中循序漸進、由初級階段向高級階段邁進,也就是班主任班級管理藝術日臻完善的過程。但是如果一直在第一階段徘徊,付出甚多,把自己搞的疲憊不堪、卻收效甚微,。並且使學生產生一種依賴,只要老師不在,那就放縱自由。整天和班主任玩貓和老鼠的遊戲。試問,班主任即使有三頭六臂,怎能抵過五十多個潑猴的鬧騰?

如何達到中高級階段呢?無定論,完全看班主任個人的道行、悟性以及修煉了。這其中最重要的是師生之間已經建立了相互信任,其次給學生足夠的自主權利,從而讓學生在自我管理中獲得成就感,滿足自我表現慾望,受到肯定和關注。也就是說學生自己能做的事,都讓他們自己去做,不怕他們幹不好,不斷總結、不斷進步、不斷提高。這樣學生的管理自治能力水平認識水平不斷提高的過程也是班主任管理藝術日趨完善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班主任就逐漸從繁重的勞動中解脫出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全國特級語文教師魏書生,當兩個班的班主任,外出開會做報告的時間遠遠超過在校的時間,但是他的班級由於實現了學生自主管理,絲毫不影響班級工作,一切日常工作和教學活動正常進行。而且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整個教學活動都是在學生的積極參與探究中完成的,他說的“學生能做的事,都由學生去做,老師不要代替包辦”,這種理念也正是如今我們大力提倡推行的教學方法。

今年6月7日高考,我作為班主任去五十三中考場給我三年一班學生壯行。臨走前我對剛接手的二年四班同學說,今天老師去給你們的師兄們上考場壯行,大家好好上課,一切按要求做,我希望你們不會讓我失望。下午我回校的時候,正是自習課的時間,我心急火燎、忐忑不安、急匆匆上樓,畢竟是第一次放手,接班時間才僅僅不到十天,當我走到二樓走廊的時候,放輕放緩了腳步,我想窺視一下班級在老師不在校的情況下會是什麼狀態,越接近教室越詫異了,整個走廊寂靜無聲,如入無人之境。我想不明白髮生了什麼情況,走到教室門口一看,全班同學一個不少都在安靜地上自習,我一顆懸著的心落了地。當天晚檢的時候,我對同學們自覺自律的表現給予高度肯定和鼓勵。這和我接班之前的課堂如同市場自由出入、無心向學、人心渙散的狀態相較,是很大的進步。

漸漸形成了安靜地自習、安靜午睡無需督促和看管的習慣。間操和三餐的隊列不需要班主任步步緊跟,一樣步伐整齊、口號響亮、無人說話打鬧。但我對情況卻十分清楚的掌握。間操,同學們快速走出教室,我在監控裡一覽無餘。操場上,快速成隊列,我在洗手間或者樓梯的緩步臺的窗戶裡駐足觀察。三餐去食堂隊列行進整齊安靜、口號響亮,我從辦公室窗戶向外瞭望瞭解情況。

這就是我說的,我雖不在,但是並不是我不知情。所有情況盡掌握之中。而且隨時有總結,有肯定有鼓勵,也提出需要完善之處,這樣,目的就在於培養鍛鍊學生的獨立自主自理自治的習慣和能力。這樣就順利達到了第二個境界“若即若離、心有靈犀”的高一級的班級管理狀態。

至於第三種境界,是學校班級教育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有一整套管理體系和措施,一個相對完整的形成過程和一種相對自覺的大的環境氛圍。臺灣的中信學校,全校不設政教、教務和校工,所有活動都由學生自主完成,三年級管理一二年級的學生。這個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成為各個企業用人單位的搶手人才。這個學校校長高振東在演講中特別強調的就是品德的教育,那麼自主自理自治應該是品德教育的一種效果的體現,不然的話,僅僅追求分數和升學率,不僅是捨本逐末的做法,在我看來近乎於南轅北轍。

六.班級管理中幹部以及優秀學生的培養

一個班集體,有沒有凝聚力、戰鬥力、有沒有團結向上的班級風氣,除了紀律、責任習慣的教育和養成,關鍵一點不容忽視,那就是優秀的班委和優秀學生的培養。如果把班集體比做一輛列車,那麼優秀的班委則是保證列車快速行進的火車頭,有了優秀的班委,班級才能猶如一輛性能優良的列車一路風馳電掣地駛向終點。有了優秀的學生,才能保證班級這輛列車各個環節各個部分的協調,使整輛列車協調一致順利抵達目的地。

兩年前接手三年一班的時候,班級混亂無序,班委形同虛設。接班後兩週,我瞭解大致情況後,召開了第一次班委會。把對原班委的職責要求分工做了詳細的安排,並從中瞭解班級的動態,掌握一些反饋的信息,為下一步工作做好鋪墊。也是給原班委一個明確工作內容和個人表現的一個過程。

一個學期之後,就是二年級的下學期,在班級已經平穩過渡到自覺自律的狀態後,開始對班委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整改。主要內容是,一。對工作達不到老師同學滿意度的班委,自身形象和自我表現自我約束能力在普通同學之下的班委成員進行了勸退。二是啟用了一批踏實能幹、自律守紀、積極陽光的優秀學生進入班子。三是對班委的體制進行了改革,並對原班子成員進行職位的個別調整,以便人盡其才。體制上實行了兩套班子輪流執政的運作形式。同時對機構進行了精簡,每套班委僅設五人,班長,下設體委、學委、勞委、生委。每套班子由班長主持工作,工作的週期每週一輪換。並且每週末的清掃教室工作由班委負責,目的在於提高他們的責任意識和培養奉獻精神。掃除後進行簡短的一週工作總結,班主任表揚鼓勵和肯定上一週的班委工作,指出需要完善和不足之處,同時給下一週的班委一個借鑑和經驗,提出下一週的工作要求和目標。班級裡有量化考核的標準,有班委的考核和全體同學的考核。每週一小結,每月一中結,每學期一大結,量化考核的標準和細則由全體同學討論後班主任和班委制定出臺並張貼在教室裡,每週的考核情況及時統計公佈於眾。這項繁瑣複雜的工作由我班的生活委員於佳負責。自始至終都做的有條不紊,絲毫不差。這些數據仍然保存在電腦裡,作為一個永遠的回憶吧。

這樣每套班子成員都有一種積極競爭不甘落後的自覺上進意識,這樣班級工作便風生水起、有聲有色的開展起來了。這樣班委都各負其責,積極主動不需班主任老師的督促。每次的大掃除,不必擔心掃不乾淨或者無人清掃,我班的兩位勞動委員張宇童、宋文平,分工合作,身先士卒、任勞任怨。兩年來,大大小小的勞動,全是這兩位勞動委員安排和分工,高質量高效率的完成各種勞動任務,這和他們的個人魅力、良好的同學合作關係分不開的,所以,才會出現幹群關係和諧,一呼百應、團結一致的工作局面。

難忘2010年冬天的那場大雪,厚厚的積雪覆蓋了校園,我們班的分擔區,在北操場的東半邊,是全校最嚴峻最重的任務,我們全體同學毫無怨言,接受任務,同學們分工合作,在刺骨的寒風中,同學們揮動著掃帚鏟子,推著小車,手凍得通紅,脫掉了羽絨服,頭上身上的汗凝成冰霜,將近黑天了,才完成全部任務。那天晚上是週末看電影,我買了桔子給同學們。桔子不重,但凝結在桔子中的那份對學生的關心很重很重。第二天,張宇童感冒發燒了,我摸他的額頭很燙,讓他去醫院,他還強顏歡笑地說“沒事兒”。這就是我們優秀的班委,這就是全體同學的榜樣。

還有2011年春天的迎檢清掃實驗室,學校把任務分配給我們二年部,我帶領我班班委分配給各個班級的任務。讓我感動和欣慰的是,班長王興達把最多最重的任務留給自己班,他說“二班人少,給他們少分點”。這是怎樣的一種的胸懷和氣度,這是多麼難得的可貴的品質,每每想到這些,我都替我的學生自豪驕傲。

在這樣的班委帶領下,我們班在各種活動勞動中,表現出色,團結一心,充分體現出了一個優秀的班集體精神面貌。

班級管理是科學的,更是藝術的。教師是思想者,更是實踐者。教師不僅應該有端正、積極、上進的工作熱情,更應該具備科學、高效、藝術的教育理念;同時不乏生動有趣幽默的氣質修養。能在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修正;不斷完善,具有“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堅定信念,那麼,我們的學生幸矣,我們的民族幸矣,我們國家的未來有望矣!

2013.7.3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