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第一一三中學吳碧雲:春風化雨,推動自然教育

她,教學成果顯著,是中學高級生物教師、廣州市名教師工作室主持人、廣州市科普名師、廣州市第十五屆生物特約教研員、廣州市基礎教育教師培訓教學專家、廣州市初中優秀生物教師;她,致力於推動自然教育,是天河區首屆風雲人物,廣州市自然觀察協會會長;她,用生命熱愛觀鳥教育事業,參與編輯出版了《野鳥觀察指南》、《我的第一本觀鳥日記》、《嶺南鳥類識別》、《觀鳥晉級圖譜》等書刊;她,就是本期封面人物——廣州市第一一三中學的生物科組長吳碧雲。

本報記者 麥博

愛生如子,潤物無聲

1996年7月,吳碧雲從廣州師範學院生物系畢業,分配到廣州市第一一三中學工作,至今已經是第23年了。她勤奮上進,2002年獲生物中學一級教師任職資格,2011年獲中學高級教師資格。

現任初中部生物科組長的她,曾擔任班主任2年、年級組長3年。在任班主任、級組長期間,吳碧雲關心愛護學生,形成良好的級風、班風和學風,得到學校領導的一致認同和學生們的喜愛。她把每個學生視如己出,用母愛般的關懷照顧他們。2010年她做班主任時,所帶的班級有一名殘疾學生,她不僅常常照顧該同學,還發動其他同學一起關心和幫助她,並開展勵志主題班會,讓該同學及父母深受感動,當時全班同學都異常團結,在期末考試中,該班成為年級唯一一個全科合格率為100%的班級,被評為校“優秀班級”,而她也被評為了校“優秀班主任”,還和這位學生成為了朋友,不斷地鼓勵她努力成材,在2019年這位學生還在廣州市圖書館舉辦了她的個人朗誦會《夢想在彼岸》,邀請了吳老師作為嘉賓並感謝了她這麼多年的鼓勵與陪伴;在擔任級組長期間,她以科研課題為引領,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勇於創新,級組的各科成績在歷次市、區統考中都取得較好成績。年級被評為校“先進級組”,組織科技活動時獲評“先進集體組織獎”,而她也被評為校“先進級組長”、校“先進德育工作者”和天河區“畢業班先進工作者”。

2003年9月起,吳碧雲開始擔任科組長,不再擔任班主任工作,但她仍然時刻把德育教育滲透到日常教學中,運用學科優勢協助班主任做好後進生的轉化。

精研教法,形成風格

作為骨幹教師和學科帶頭人,2003年,吳碧雲通過天河區的選拔考試以第二名的成績成為首批青年教師“啟明星”工程培養對象,參加了為期3年的“廣東省百千萬人才工程”名校長、名教師培養對象天河區高級研修班並完滿結業。2012年被選拔成為廣東省基礎教育系統“百千萬人才工程”廣州市第一批名校長、名教師培養對象, 2010年9月成為被推薦為中國動物學會鳥類學分會正式會員。2009年,被市生物教研究室聘為生物學科農村結對指導教師,2010年被市教育局聘為市生物學科特約教研員。此外,她還是廣州市生物學科和綜合實踐學科的中心組成員,目前擔任區核心組成員和校科組長工作。

由於曾在高中兼任生物X科和會考的教學工作,吳碧雲很關注初高中知識點的銜接,在教學中找準側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把握教學的方向。在她看來:“初中的生物教學更側重於基礎知識和素質教育,因此我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切入點,力爭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學習生物,採取多種手段創設教學情境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注重提問的有效性,引導學生自主構建知識,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造力,關心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調動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物,然後通過各類競賽提升學生的能力。”

而高中的生物學習,她認為要做到三有:有目標、有態度、有方法。“第一要有目標。如果說初中是培養興趣,那高中就應該樹立遠大目標,我們不能僅僅為了考試而去學習,而要思考我們將來能為人類社會做出什麼樣的貢獻,養成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樹立創新意識,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價值觀尤為重要。第二要有態度。指的是學習要勤奮、刻苦、主動。第三要有方法。例如重視課堂上的學習效率、用概念圖梳理知識體系、理解性的記憶等等。”

示範帶學,幫助新師

除了不斷提升自我,保持自身優秀外,吳碧雲還積極發揮骨幹教師和學科帶頭人的作用,在擔任天河區核心組、中心組成員期間,認真履行職責,參與制定區的學期教研計劃,主持區教研活動,積極參與天河區初中生物資源建設,參與期末統複習考命題和區質量分析等工作。2009和2010學年度,她共擔任實地和網絡教研主持人14次,作中心發言6次:如“概念圖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如何使用moodle平臺構建課程”等,效果優秀,被評為2011年天河區生物教研活動積極分子。

2009年,吳碧雲被廣州市教育局教學研究室聘為生物學科農村結對指導教師,擔任天河區和白雲區結對教師的小組長,她積極履行相關職責,建立聯繫的QQ群,經常和參加培訓的教師相互交流、相互幫助,組織安排結對教師開展活動。

作為科組長,吳碧雲注重對青年教師的指導和培養,特別是思想素質和教學能力的培養。2003-2010年,她先後指導科組內的青年教師教育教學科研等工作。從教材內容重點、難點的處理,教學方法的改進,資料收集、整理、加工和編寫等方面進行悉心指導,並採取集體備課、相互聽課評課、隨時解答疑難等方法,使她們很快熟悉了初中生物教學,使其教學水平不斷提高。

吳碧雲2018年成為廣州市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帶領工作室成員開展了系列的教育教學培訓和生物技能培訓,2019年帶領工作室成員聯合其他四個名師工作室一起的去奔赴貴州大方縣,開展了主題為“喜鵲築夢,為愛黔行”貴州公益助學活動。助學活動以自然教育為主題,讓孩子在自然中陶冶情操,為當地的孩子們打開一扇面朝大海的心靈之窗。

不悔青春,推動自然教育

通過開展觀鳥綜合實踐活動開拓了一條實施素質教育的新途徑,不僅提高了學生的環保意識和生物科學素養,還在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007年,在校領導的大力支持下,吳碧雲和其他志同道合的老師們一起創辦了現在全國知名的社團“113號鳥舍”,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近自然,以自然為師,鳥舍的師生們就像一群永不厭倦的小鳥,穿梭於高山森林、湖泊公園。至今為止,開展了大大小小超過200次的戶外實踐活動,如帶領學生去珠江俊園、白雲山鳴春谷、香江野生動物園、天河區老年大學、碧桂園鳳凰城等地開展觀鳥普及宣傳活動。2011年8月,她參加了廣東獅子會主辦的南嶺觀鳥和訪查困難家庭活動。她曾帶領學生到過雲南、陝西、四川、福建、貴州、深圳、香港、臺灣等地開展活動,還遠赴馬來西亞、泰國、斯里蘭卡、哥斯達黎加等國家開展自然探索活動。除了親近大自然,欣賞美麗的林間精靈以外,學生們還收穫了友情,鍛鍊了能力,學生感受和體驗到的是課本知識無法傳達的一種生命與生命的接觸和交流,學會尊重自然,敬畏生命,自由快樂地成長。

此外,吳碧雲還熱衷於推廣科普,參與公益。鳥舍在不斷髮展,也不斷地擴大其社會影響力,推動更多的人參與活動、關注自然生態和保護環境。她和其他老師通過建立“菜鳥網”這個宣傳自然教育的網站平臺,把廣州中小學以及周邊地區如湛江、珠海、深圳、佛山、東莞熱愛自然教育的人們凝聚在一起,還通過這個平臺向全國展示廣東的發展;她們還與廣州市教育局、廣州市科協等單位聯合舉辦觀鳥比賽。2015年,作為發起人之一成立了廣州市自然觀察協會,並擔任第一屆和第二屆的會長,和協會的眾多志願者和導師們一起為推動自然教育而不斷努力,2016年,為了帶動佛山和肇慶的自然教育,她向廣州市教育局申請項目,發起了廣佛肇觀鳥比賽,協會作為承辦單位,吳老師每年都會和導師們一起去佛山、肇慶開展領隊老師和參賽學生的培訓,至今已連續四年。另外,她還和獅子會、少年宮、廣州市環保總隊、各大溼地保護區和一些企業聯合舉辦面向公眾的公益觀鳥活動,不僅鍛鍊了學生能力,還培養其社會責任感。協會還舉辦免費的培訓班、講座,普及自然觀察知識,帶領更多的青少年走進自然,宣傳環保的理念,一起走進自然,推廣觀鳥。開展的公益“蒲公英”自然導師培訓班口號就是“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把自然教育的火種四處播撒,觀鳥的內部期刊《中國鳥類觀察》連續幾期刊登了鳥舍開展的活動和學生的觀鳥文章,北京、深圳、珠海觀鳥會也過來取經,希望對全國的其他學校起示範和借鑑的作用。多年來,她還為省名師工作室的成員、市名師培養對象的老師們上了戶外觀鳥公開課。這一系列的活動,吳碧雲和團隊的老師們都是利用週末、假期的休息時間,無私奉獻,憑著對教育事業強烈的責任心,使命感和做公益的理念,默默的投入到教育事業之中!

“我覺得觀鳥不僅僅是讓學生探索自然、愛護自然,更是對青少年的一種社會責任感的一種培養。其實學習不管是哪個科目的學習,都是讓人增智、解惑、辨是非,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成為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雖然觀鳥活動可能不一定能提升中考高考的成績,但是,它一定能豐盈學生的內心,增強與自然的情感連接。有了情感連接的基礎,就能更好地理解自然跟人的關係、理解環保真正的意義所在,最終會影響到他的一系列行為。”吳碧雲表示,她會一如既往盡最大努力推動自然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