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統一南北是大一統思想經歷三百多年苦難的浴血新生

導語:在北朝大地鬥得火熱的時候,南朝也悄然完成了改朝換代,南朝的最後一個朝代陳登上歷史舞臺,但是中國大地的風雲,其實已經與南朝沒有什麼關係了。

南朝優勢

南梁武帝執政前期,國內政通人和,北方又一度陷入分裂割據,此消彼長之下,南朝的實力超過了北朝。從劉宋文帝北伐失敗以來,南方政權的實力還是首次超過北方。但是好景不長,梁武帝信佛,皇帝這個職業一旦摻雜了其他的職業因素就會做不好皇帝這個職業。梁武帝的信仰給國家帶來了沉重的負擔,政務一塌糊塗,國家財政被徒然消耗。

隋朝統一南北是大一統思想經歷三百多年苦難的浴血新生

和尚皇帝梁武帝蕭衍

在梁武帝的執政末期,發生了侯景之亂,梁武帝被餓死,南梁也陷入了叛亂鬥爭之中。江南地區的社會經濟遭到了毀滅性打擊,南朝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優勢蕩然無存。西魏更是在侯景之亂期間趁機侵佔了南朝大量土地,致使再度建立的南陳政權沒有任何戰略縱深,國小地狹,徹底喪失與北朝爭鋒的資格。

侯景之亂

南陳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以建立者姓氏作為國號的政權,南陳的開國皇帝陳霸先很受梁武帝器重,因此侯景之亂爆發的時候,陳霸先登壇起誓,定要誅滅侯景叛軍。討賊大軍在建康與侯景勢力展開了決戰,終於摧毀侯景勢力,誅殺侯景。

但是侯景之亂的餘波還未平息,可以說,侯景在南梁點燃了火焰,但是這股火焰卻並非他所能控制的,即使他身死,戰亂的火焰仍然在南梁不斷蔓延。首當其衝的,就是在長壽的梁武帝壓制下的南梁諸蕭的鬥爭正式浮上水面。更嚴重的是,這些皇族成員無視國家,向兩魏賣梁以求榮,漢人政權岌岌可危。

隋朝統一南北是大一統思想經歷三百多年苦難的浴血新生

侯景之亂

面對這種情況,陳霸先不願看到漢族政權淪為鮮卑北齊的附庸,於是率兵參與國內爭鋒,並在最後取得了勝利,扶持了一個傀儡皇帝,總攝梁朝軍政大權。

至此,我們似乎也能發現一個規律,南朝的權力更迭都是在原本政權的內部進行替換,比如劉裕本是西晉的臣子,蕭道成本是劉宋的臣子,蕭衍本是南齊的臣子,陳霸先本是南梁的臣子。現在陳霸先再一次登臨權力之巔,之所以還沒有代梁自立,是因為外患仍在。

武帝建國

北齊見南梁政局動盪,悍然侵犯南梁,陳霸先只能先攘外,率軍擊敗了北齊的兩次入侵,守護江南百姓免受外族荼毒。這樣做的好處很明顯,陳霸先的作為為他贏得了好名聲,掃清了稱帝的阻礙。

公元五百五十七年,陳霸先接受皇帝禪位,南陳政權建立。

陳霸先擊敗北齊的影響不僅在國內引起巨大反應,在北朝更是掀起了巨大的波瀾,北齊力量的削弱,讓北周抓住了統一北方的機會。在北方的波瀾雖然後來足以影響天下的格局,但是這與南陳也沒有多少關係了,至少目前,北齊和北周都無暇顧及南陳。

隋朝統一南北是大一統思想經歷三百多年苦難的浴血新生

陳霸先

陳霸先是個英主,但是英年早逝,南陳穩定的局面並沒有維持幾年。公元五百八十二年,南陳後主陳叔寶即位為帝。這位主,在中國歷史上也是數得著的昏君。

陳朝陳霸先是寒門出身,當上皇帝之後就一直崇尚節儉之風,輕徭薄賦。這項政策也被南陳後來的幾個皇帝所沿襲下來,因此南陳的軍事實力雖然不行,但是經濟實力卻是南方四朝之中較為突出的。到了陳叔寶即位之時,他一改之前節儉的皇室作風,大量修建宮殿,驕奢淫逸,與妃嬪顛鸞倒鳳,與媚臣製作豔詞。

當年高緯玉體橫陳的荒唐往事餘音仍在,陳叔寶的表現卻比高緯"高明"得多。

後主失國

此時北方已經完成了一次改朝換代,隋文帝楊堅素有長策,處理好與突厥人的關係之後,便開始著手準備攻滅陳國。與同期皇帝相比,陳後主顯得更加不堪,隋文帝即使放在帝王群星之中也是十分璀璨的一顆。

隋朝統一南北是大一統思想經歷三百多年苦難的浴血新生

隋文帝楊堅

自古兵事即密事,許多戰爭的勝利都來自信息不對稱條件下的突然打擊,比如後來的名將李靖突襲突厥;比如戰國時的經典戰役馬陵之戰。這些戰役本質上都是利用自己與敵方信息的不對稱,來達成戰略目的。但是隋文帝對陳戰爭卻堂堂正正,發詔書昭示天下,攻打陳國的幾條理由。這倒像春秋時期的戰爭一樣,師出有名,堂堂正正。

但是陳後主並沒有意識到這場戰爭是滅國之戰,在楊堅準備軍備,準備糧秣,準備戰艦,厲兵秣馬發兵伐陳的時候,陳後主也面臨著新的麻煩。他的宮殿沒有在工期之內造好,於是便放了一把火把宮殿給燒了。

隋兵入陳境,告急文書如雪花一般傳來,陳叔寶十分從容,他的寵臣也十分從容,自古以來長江天險隔斷南北,連曹孟德都在長江之上折戟。但是他們卻沒有看到,東吳末帝依仗長江天下自以為江山永固,卻還是被晉所破。

隋朝統一南北是大一統思想經歷三百多年苦難的浴血新生

南陳後主陳叔寶

陳叔寶與群臣夜宴,與妃子交合,遊樂玩耍不亦樂乎,但是前方戰事卻連連失敗,隋朝名將甚多,韓擒虎、楊素,這一次都作為副手輔佐晉王楊廣。可憐將士在前方吃緊,陳後主在後方緊吃,如此皇帝,焉有國家不亡之理?

令陳後主被後人唾棄的是,當陳國國都被攻破之後,他並沒有承擔起一個君王應該對江山社稷應負的責任,與兩個妃子躲入了宮中一口枯井之中。最後還是被隋兵找了出來,俘至長安。

陳朝遂亡,隋統一天下,從西晉滅亡以來,分裂三百餘年的中國大地,終於得以統一。這一次統一的意義十分重大,如果說秦國一統天下是中華民族骨子當中大一統思想的初立,那麼隋朝的統一就是這種血脈因子沉澱之後再一次煥發生機的新生。

結束語:隋朝的統一也將開啟一輪無與倫比的盛世,中國再一次站在了世界的中心,天朝上國的自信在隋唐時,成為了一種常態。我們今天常說的文化自信,在隋朝建立以後,成為了骨子當中磨滅不去的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