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農耕忙時做好水稻種植的一些看法

春天都是大家嚮往的季節,它預示著希望!對於從事農業生產的種田朋友來講,春天的耕種更加重要。種田不是簡單的播種收穫就行,作為大戶朋友,雖然只是從事稻穀產業鏈條的糧源生產環節,但多少要了解一些市場的需求情況,只有這樣才能種出高產值。這幾天和幾個種田大戶朋友討論了一些現水稻的種植情況,總結了幾方面的看法和大家一起分享。

挑選谷種、肥料等

一般情況選擇自己比較熟悉的谷種和化肥,其價格相對較透明,而且谷種方面也知道大致產量、配肥需求和糧食的賣價,這樣更容易對利潤做評估,做起來心中有底。另外在選擇谷種方面可選擇當地訂單品種,稻穀訂單是稻穀市場化催生的產物,現在很多訂單都為您配置肥料以及飛防服務,這裡的訂單是指比如米業企業A,在2019年打米的市場銷售過程中發現水稻品種B種出來的稻穀出米率高、米飯好吃、市場消化量大,那麼2020年A企業可能會直接聯繫中糧大戶,簽訂糧食收購協議,按照多少錢/100斤的價格包收,這種方式對農戶來講不愁稻穀賣不掉,資金回收快,有利於生產的良性循環。

學會計算成本

拋開外在不確定因素(比如氣候影響、災害情況)分析成本儘可能的獲取更大利潤。建議大戶朋友在每年耕種之前將一年的耕地租金、谷種價格、肥料農藥價格、機械人工以及運輸費用的總和算出來,在此情況下預計每畝收益,估算全年利潤,如果與自己預期相差較遠,就要想辦法降低成本或者提高畝產效益。提高收益實際上在選材品種的時候就已經大致確定了,更主要的是後期的管理和時間的合理利用。

比如講時間管理方面,人工移栽和機械化作業就有非常大的區別,人工作業週期長,機械化速度快效率高但是資金要求大,當然現在大多數大戶朋友都是機械化、少部分還是傳統的人工操作。怎麼來搭配形成最有效的管理?比如“雙搶”期間太忙,機械也無法在有限的時間裡完成作業,就要規劃好栽培模式了,不要因無法完成作業導致減產減收,比如像適當增加直播的面積、錯開種子播種時間等方式都可以合理的進行有效作業來完成種植規避種植風險。實際上管理還包括用種量、管水、以及肥料的量都會對效益產生很大的影響,下一次將和大家更細的來一起分析。

“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農耕忙時做好水稻種植的一些看法

水稻分櫱期人工打藥

懂得爭取政策

需要爭取我們應有的政策,國家對農業補貼力度大,像湖南地區雙季稻種植補貼金額在200-600元每畝不等,對農機等一些生產設備也均有補貼,各地的農業部門每年都有相關的政策,這是每個大戶朋友需要到當地農業部門去了解和爭取的,對於大戶朋友來講是非常不菲的一部分收入,這也是我們大戶朋友應該的。

最後再向大家強調一點,水稻以及其他作物的栽培均存在一些不確定的風險,各位大戶朋友最好都買好農業保險,來提前防禦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