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 克氏原螯蝦高效綜合種養技術

水稻—— 克氏原螯蝦高效綜合種養技術

黃鴻兵等

水稻—— — 克氏原螯蝦綜合種養因其以“穩糧增收”為根本前提,以“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實現了產業增效和農民增收,所以近年來發展迅速,僅江蘇省就突破 500 000×667 m 2 。由於各地農民對優質水稻的綜合種養技術掌握不深,只能照顧到水稻的生長週期,不能保證克氏原螯蝦生長時間,商品蝦規格偏小,價格偏低,產生了一定市場風險。2018 年,該項目團隊選用江蘇地區優質水稻品種“南粳 46”,實地開展了“南梗 46 與克氏原螯蝦高效綜合種養”相關的應用技術研究,探討了水稻育秧時間、蝦苗投放、水草種植、親蝦投放等環境的技術要點。[吉山花瑤自媒體網絡首發]

1 材料與方法

1.1 南粳 46

南粳 46,採購自江蘇某科技有限公司,南粳 46由江蘇省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選育而成,屬中熟晚粳稻品種,全生育週期 165 d 以上,突出優點是稻米品質優,米飯晶瑩剔透,口感柔軟滑潤,富有彈性,冷而不硬,食味品質極佳,被譽為“江蘇最好吃的大米”,適合高品質稻米商業開發。

1.2 試驗田選擇

試驗田位於江蘇省無錫市惠山區任家村,佔地面積 87×667 m 2 ,分為 4 個地塊,塘口編號為 1 #、2# 、3 #、4# ,具體見試驗田平面圖(圖 1)。實際池塘總面積80×667 m 2 ,其中水稻種植面積 68×667 m 2 。


水稻—— 克氏原螯蝦高效綜合種養技術

圖 1 南粳 46 稻蝦綜合種養試驗田平面圖


1.3 土方工程

依照農業行業標準 SC/T 1135.1-2017《稻漁綜合種養技術規範通則》中的技術指標和要求(溝坑佔比不超過總種養面積的 10%),四周開挖 4 m 寬的環溝,環溝深度 1.2 m。環溝挖出的土方做成圍埂,埂高 1 m,埂頂面寬 2 m,埂內側坡比 1 : 3。田塊四周保留高度 0.5 m,寬度 0.5 m 的小田埂。

1.4 進排水

試驗田進排水總體上呈現從 1# 塘進水,水體從 1 # 塘依次流向 2#、3#、4# 。1 # 與 2 #,2# 與 3 #,3# 與 4 #之間設置單方向進水管,4 # 靠近河道區設置排水管。進排水管統一使用直徑 200 mm PVC 管,每個進水管的末端套 10 m 長,直徑 0.5 m 的長筒形尼龍過濾袋,尼龍網的網眼為 60 目。

1.5 水草種植

田塊上的水草種植區種植伊樂藻單一品種,種植區寬 6 m,種植區與種植區之間的間隔為 8 m。水草種植面積約佔田塊面積的 40%,水草植株的株間距 2 m。

環溝內種植伊樂藻、鳳眼藍(俗稱水葫蘆)、菹草,水草株間距 4 m,種植面積約佔環溝總面積的30%。伊樂藻:鳳眼藍:菹草的種植比例為 4 : 3 : 3。

1.6 時間管理

時間安排是該研究的重點內容,主要安排如下。

11 月下旬:水稻收割,翻耕曬田;

12 月上旬:打水淹青;

12 月至次年 1 月:水草種植;

1—4 月:冬季、早春肥水管理;

3 月中旬:克氏原螯蝦蝦苗投放;

3—6 月上旬;克氏原螯蝦投餵及後期商品蝦捕撈;

5 月中旬:南粳 46 秧苗育秧;

6 月中旬:南粳 46 秧苗栽插;

6 月下旬:克氏原螯蝦親蝦投放;

7—11 月中旬,水稻管理;

11 月下旬:水稻收割。

1.7 管理細節和注意事項

1.7.1 蝦苗、親蝦投放 蝦苗投放密度 5 000~6 000尾/667 m 2 ,蝦苗規格 200~300 尾/kg。蝦苗投放時全池均勻投放,蝦苗轉運、投放時輕拿輕放,保障蝦苗成活率。蝦苗投放確保在 3 月中旬投放完畢,最晚不超過 3 月 31 日。親蝦投放密度 400~500 尾/667 m 2 ,規格 40~50 尾/kg。親蝦主要投放在環溝中,由於氣溫較高,親蝦轉運、投放均在凌晨完成。

1.7.2 飼料投餵 蝦苗投放 3 d 後,開始投食。飼料選擇 36%蛋白質含量的顆粒飼料。飼料投餵投放在田塊上水草之間空格處,以及環溝外側淺灘處。每日投餵時間 16 : 00 以後,一般以投餵完成基本天黑為準進行調整。每日飼料投放量佔存塘蝦體質量的3%~5%,具體投餵量根據飼料觀察臺飼料的吃食情況進行調整。一般晴天多投,陰雨天減量。

1.7.3 水稻管理 南粳 46 栽插株距 30 cm×11 cm,約 1.8 萬穴/667 m 2 ,每穴 3~4 株,注意淺水栽插,栽插深度 1.5~2.0 cm,要求秧苗不漂、不倒。

水稻栽插前 2~3 d 施複合肥 30~40 kg/667 m 2 ,耕入土中作基肥。栽插後 3~4 d、10 d 施用 2 次分櫱肥;7 月下旬施拔節孕穗肥。8 月上旬施促花肥。

1.7.4 水位管理 冬季池塘水位保持在田塊以上20 cm,蝦苗投放以後水位保持在 40~50 cm。每天打水 2~3 h,保證 15 d 左右全池換水 1 次。

水稻水漿管理總體執行“淺水插秧、寸水活棵、淺水分櫱、脫水曬田、層水打苞、薄水養胎、乾溼壯籽、斷水待收”的基本原則。水稻栽插時田塊上水位3~5 cm,水稻分櫱期,保持田塊上水位 10~15 cm。7月下旬開始脫水曬田,控制分櫱。8 月上中旬,保持5 cm 水層,促進水稻壯稈孕大穗。8 月中下旬,降水至 3 cm,促進水稻幼穗發育、揚花抽穗。11 月中旬在收穫前 15 d 水位降至田塊以下 20 cm。

1.7.5 雜草和病蟲害 根據稻田雜草類型,選擇低毒高效的化學除草劑進行除草,在栽插前 3~4 d 進行除草劑封閉處理。栽插後 3~4 d,結合第 1 次分櫱肥拌勻撒施,建立 3 cm 水層施藥,保持水層 5~7 d,自然落幹。病害以防菌核病為主,總體用藥次數控制在 4 次以下。

2 試驗結果

2018 年 5 月下旬至 6 月上旬,為小龍蝦集中捕撈期,每日使用 10 m 長地籠密集捕撈。2018 年 11月下旬南粳46水稻收割,水稻種植總面積70×667 m 2 ,具體產量指標見產量與效益分析見表 1。

表 1 南粳 46 稻蝦綜合種養產量與效益分析表


水稻—— 克氏原螯蝦高效綜合種養技術


3 分析與討論

該試驗條件下,克氏原螯蝦產量達到 127.5 kg/667 m 2 ,水稻產量達到 515 kg/667 m 2 ,每 667 m 2 均淨收入達到 4 763.9 元/667 m 2 ,效益顯著。

實驗充分結合了南粳 46 的生長期長的特色,採用早投苗,中期補投親蝦的方式,彌補了投苗不及時克氏原螯蝦產量不高、產值不高的缺點。3 月中旬集中投苗,雖然蝦苗價格高,但是保障了蝦苗生長時間>50 d,規格較高。

該實驗採取 6 月下旬補投親蝦,保障了稻田環溝的充分利用,8 月到 9 月之間仍然能夠收穫一部分克氏原螯蝦,彌補了 5 月中旬全國範圍稻田養殖集中出蝦,價格低的缺點。能夠保障全年商品蝦銷售均價達到 56 元/kg,保障了克氏原螯蝦養殖的效益。

南粳 46 優質水稻在江蘇、上海等地已經得到了消費市場的充分認可,稻穀的一次性統收收購價達到 8 元/kg,碾米包裝後的成品稻米價格更高,可見的是應該會獲得更好的效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