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花酒、玉米酒、刺梨酒總有一個你沒聽過吧

(通訊員 胡雨萍)在苗族人民的生活中,有著“無酒不成禮儀之說”,對於他們而言,酒已成為生活中一種不可或缺的東酉。從家中的每口三餐到辦喜事、喪事,乃至大型的民族節日活動,喝酒是人們要做的第一件事。

專題系列 | 水花酒、玉米酒、刺梨酒總有一個你沒聽過吧

苗族人還在社會發展過程中形成制酒、飲酒、唱酒歌等一系列的酒文化。苗鄉不僅酒的數量豐富,而且種類繁多。這些酒不僅歷史悠久、在民間廣為流傳、還極具富有苗族特色。

也許你們都喝過葡萄酒、白酒、米酒等等,但在此之前,你也許沒有聽說過——水花酒。你也許也會跟我們一樣,剛開始的時候,就被這名字的新穎感給拴住。

專題系列 | 水花酒、玉米酒、刺梨酒總有一個你沒聽過吧

苗家人選用當地的優質糯米,輔以得天獨厚的山泉。每年農曆九月或十冬臘月開始釀製。三個月後便可食用(釀酒時間越長越好),其酒色成金黃色半透明體。

在化屋村調研的時候,當地苗之韻山莊的負責人——楊國安便拿水花酒來招待我們。

掀開瓶蓋的時候,便聞到一陣撲鼻而來的清香酒味。剛入口,沒有想象中那種刺激口腔、咽喉的烈感,反倒是 入口甜如甘露、綿甜爽口 ,像是飲料的口感。

楊國安還跟我們笑言,這酒喝的時候很盡興,越喝越上癮,沒有醉感,但酒後便會不省人事。

新仁鄉山裡的好山好水釀造出了質地優良的包穀酒。在當地的一個酒坊裡,他們的酒大都是一大罐一大罐地儲存,一瓶瓶的倒是少見。

當地用“喝”而不用“飲”,表明了當地人們對酒的一種態度:大碗吃肉,大碗喝酒,說話不拘小節,做人大大方方,做事亮亮堂堂。

新仁鄉的玉米酒主要在當地銷售,也受到前來烏江源百里畫廊遊客們的歡迎,有時還會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

當地部分村民除了賣玉米酒還養牛,種植菸草,也正配合政府和政策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優化,使家庭收入結構多元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