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上漲的房價,我們的抉擇

一夜之間,紹興人的社交媒體幾乎都被義峰山石料礦事件刷屏。焦慮的購房者們紛紛衝進售樓處,向開發商討要說法。

與此同時,卻有一些投機者認為:房價漲了,遇上汙染也無所謂。

曾有外媒評論:環境汙染將讓中國房地產變得一文不值。不論房價幾何,當我們在面對可預見或不可預見的環境汙染時,都需要時刻敲響警鐘。

放射性石料流向33個樓盤

購房者前往售樓處討要說法

根據相關媒體的報道,我們簡單還原了義峰山事件的經過。

近日,有媒體刊發一篇題為《失控的鈾礦石:紹興義峰山放射性石料流向民居,輻射超標| 深度調查》的報道。

文章披露,義峰山一帶環境輻射值超標,出產的礦石中疑似含有超標的放射性物質。而這些原本被限定用途的義峰山礦石,在變成碎石和混凝土後,大量流入紹興市內多個在建小區的工地。

在聽聞該消息後,大量的紹興購房者前往售樓處向開發商討要說法。

面對上漲的房價,我們的抉擇

義峰山事件後向開發商討要說法的購房者(圖片來源網絡)

為了自證清白,紹興當地不少開發商及旗下樓盤都在第一時間發出聲明,表示項目並未採用涉事石料。

20日晚間,紹興發佈針對義峰山石料礦的調查進展情況進行了通報。經初步查明,共有5家涉事企業的部分商品混凝土流向33個商品房樓盤,共使用80.18萬立方米商品混凝土。

面對上漲的房價,我們的抉擇

截至當晚,已有第三方專業機構針對33個樓盤中的11個進行了檢測放射性水平檢測,目前暫未發現放射值明顯升高。

投機者:賺到錢輻射又如何?

資產增值足以讓人忽視汙染?

據悉,環境汙染包含了非常多的種類,包括放射性汙染、空氣汙染、土壤汙染、水汙染、裝修汙染等等。

事實上,全國多地都曾出現過“毒地”引發惡性疾病的案例。2016年時,江蘇常州外國語學校學生曾出現疑似中毒的情況。究其原因,正是學校周邊的“毒地”在修復過程中因操作不規範和監管不力,發生了“二次汙染”。

在義峰山放射性石料事件發酵以後,在出離憤怒的自住購房者當中,還有一群投機者。而他們又表達了另一種聲音:“買房子都已經賺到這麼多錢了,放射性汙染又如何?退房反而還虧了呢?”

這些投機者認為,在房價高企的今天,資產的增值重要到能夠讓人忽視自己生活的環境。

魯迅先生曾在《立此存照》裡說,國人並非沒有自知之明,缺點只在有些人安於自欺,由此並想欺人。“比如病人,患有浮腫,而諱疾忌醫,但願別人胡塗,誤認他為肥胖。妄想既久,時而自己也覺得好像肥胖,並非浮腫;即使還是浮腫,也是一種特別的好浮腫,與眾不同。”

或許,正是高企的房價讓人們以為,自己的“浮腫”與眾不同。

隨著上漲的房價,我們的面前居然出現這樣一道選擇題:該在乎錢,還是命?

各位醒一醒!當然是要命啊!

那些年的“杭州毒地”

你們都還記得嗎?

曾幾何時,杭州城東新城一直因農藥廠而為購房者所詬病。

2014年起,農藥廠曾有很長一段時間被治理汙染用的白色帳篷所覆蓋。儘管當時有人將其戲稱為“小巨蛋”,但大家都明白,白色的棚頂之下並非載歌載舞的演出,而是遺毒深重的汙染土壤。

面對上漲的房價,我們的抉擇

農藥廠位置示意圖(鳳凰網房產/制)

當時,包括在內的多個樓盤,提起農藥廠,總是要互相“甩鍋”,指摘對方拿下了“最毒的地”。

房地產業內人士小李,兩三年前每每乘車路過城東新城,刺鼻的農藥氣味總是讓她忍不住捂住口鼻。“現在也還是點氣味的。”

面對上漲的房價,我們的抉擇

當年治理中的農藥廠“小巨蛋”(圖片來源網絡)

或許,並不是所有人都擁有小李一樣“敏銳”的嗅覺,也不是所有人都擁有小李一樣“強大”的記憶力。

人們時常嘲笑魚的記憶只有七秒,可自己的記憶又好到哪裡去?行情火熱的時候,所有人只關心怎樣可以買到一套金色時光,再無人記得當年的“白色小巨蛋”。

如今,大部分人提起城東新城,已經很少會想起農藥廠。殊不知,沖淡了那股子農藥氣味的,到底是風兒,還是時間,亦或是房價?

某房企在運河畔的項目,曾不慎採用了農藥廠的回填土。刺鼻的氣味讓周邊居住戳著開發商的脊樑骨罵了好久。而現在,該項目的二手房掛牌價早已直衝60000元/平米。

除了城東新城,作為“曾經的工業重鎮”,橋西、申花等板塊也曾聚集了大量工廠。其中不乏印染廠、油墨油漆廠等“中毒”退役廠區。而現在,這片區域已經蛻變成為了新晉的豪宅區。

在蕭山,曾經也聚集了不少印染化工企業。而現在,大家說起這些地方,只會聯想到“宇宙中心”。

當然,受到汙染的土壤只要治理好了,不會再對周邊居民的健康產生影響,用來造房子自然是理所應當。

而我們提及這些例子,也並非想揭誰的老底,或戳誰的傷疤。我們只是希望通過回溯過去,喚起人們對那個充滿理性的杭州樓市的懷念:當時的人們還會記得那些“毒地”,當時的購房者買房更多是為了自住,當時的杭州房價還沒有那麼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