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都在用的對付哭鬧小孩的方法(原創)

父母都在用的對付哭鬧小孩的方法(原創)

如果一個孩子在路邊摔倒了,使勁的哭。作為父母的你是冷眼旁觀告訴孩子要堅強?還是把孩子抱起來安慰他?如果孩子使勁哭的時候我們不管他,孩子在長大後很可能不自信或者缺乏安全感。

我在送孩子上學的時候,在學校門口看到一輛車從身邊開過,從車上下來一個女人把後座的孩子從車裡拽出來,狠狠的說:你自己去上學,我再也不管你了。孩子哭的我心都碎了,媽媽還是坐上了駕駛位準備離去,孩子拍打著車玻璃說:媽媽別走,媽媽別走。媽媽還是不理他,我上前敲開車窗跟這位媽媽說:你知道你這樣做會讓孩子遭受多大的傷害嗎?你讓孩子根本感受不到你的愛。媽媽也很客氣,並不是那種電視劇裡的後媽形象,很有修養的跟我說了聲:謝謝,帶著孩子走進了校門。其實這樣的行為很容易讓孩子感覺自己被拋棄,甚至在後面成長的很長一段時間都會覺得媽媽隨時會拋棄他,結果就是當這個以後到了青春期,具備了一定的反抗能力的時候,遇到與父母的矛盾孩子會用很激烈的方式進行反抗,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家長覺得自己的孩子在青春期之前還覺得孩子好帶,青春期開始,孩子就變得開始跟我們摔東西,翻臉,吼叫,冷戰,甚至離家出走?這就是因為孩子具備了反抗的能力。如果不希望我們的家庭變成這樣的悲劇的話,我建議你一定要看完我的文章。

有一種父母叫做控制型父母,孩子在出現了問題後,父母會說:我數三下:1,2,3.用控制的方法對待孩子,孩子長大後會出現這樣幾種情況:1、懦弱,因為他從小被控制,已經喪失了自信。2、控制,孩子會變得特別具有控制性,但是世界上能被控制的東西很少的,但是孩子的控制慾又很強,所以孩子會特別的痛苦。

還有一種父母叫做放任型父母,比如孩子哭了,父母說:沒事,讓他哭,孩子哭哭沒關係,哭對身體好。所以當孩子哭起來在身邊撒潑打滾沒人管他。這種放任型父母對待孩子會使孩子長大以後會極度的缺乏團隊歸屬感,會過度的具有依賴性,孩子有極大的可能性會網絡上癮。為什麼這樣的孩子會容易成癮?因為他只有在遊戲的環境下才有歸屬感,在現實中他找不到這種歸屬感。現在很多孩子都是這樣的。

第三種父母叫賄賂型父母,比如孩子哭了,父母會說:別哭,給你買糖吃,給你買玩具玩。有些家長可能說:這個方法很好啊,拿些獎勵給孩子,獎勵他表現的好。但是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容易出現的問題是他做任何事都沒有來自內心的動力,他都是需要外部的獎勵或者確認。所以他作為一個好孩子並沒有樂趣,他是為了得到一個獎狀。他對學習沒有樂趣,學習的樂趣在於父母會獎勵玩具。所以一個人如果感受不到事情本身的樂趣的話,他能獲得真正的快樂嗎?人這一生不會總有人給你獎勵和確認的。他很可能長大會抑鬱,會覺得沒有意義。

最後一種父母叫忽略型父母,我就經常看到我的父親端盆熱水在給我兒子洗手的時候,我兒子說:水太燙了。他爺爺摸了一下水:哪燙了。我會站出來跟我父親說:成年人的體感溫度與孩子是不同的,孩子的皮膚更嫩,更怕熱水。這就是典型的忽略孩子的感受。孩子明明覺得很燙,你卻說不燙,這就是忽略了孩子此刻的感受。如果父母經常用否定和忽視孩子感受的方式來對待他,您想想孩子會怎樣?這個孩子也會感受不到別人的痛苦。孩子長大後也會忽視別人的感受,造成溝通上的矛盾。

這四種是我們父母比較常見的幾種問題,您可以對照下,自己屬於哪一種?

父母都在用的對付哭鬧小孩的方法(原創)

很多時候孩子做錯事情,我們是有必要去懲罰下孩子的,關鍵問題在於,我們要用直接後果懲罰,而不是消極後果懲罰。我還記得我家寶寶三歲的時候,他已經能自己吃飯了,有一次孩子媽媽做好飯我們一起吃,但是寶寶還在那玩玩具,我就提醒他說該吃飯了,現在是吃飯時間,他不理我仍然在那自己玩。後來我跟我愛人吃完飯就把飯和碗筷都收走了,過了一會他肚子餓了,想吃飯了。我對他說:吃飯的時間已經過了,你只能等下一頓飯了。寶寶哭的那個慘啊,我抱著安慰他,給他吃了些水果餅乾,硬是沒給吃飯。從此以後,到飯點就乖乖洗好手等著吃飯。這就叫直接後果懲罰。

什麼叫消極後果呢?孩子把一個杯子打碎,今天就不能看動畫片,這叫消極後果。因為這兩件事根本沒關係,孩子就不明白為什麼打碎杯子就不能看動畫片,從此孩子就開始慢慢學會該如何欺騙你。孩子成績沒考好,你把他打一頓···成績不好跟捱打有什麼必然關係嗎?我們做家長的要指出孩子存在的具體問題,拿具體問題來說事,比如這個題目我們考試前複習過,你也做的很好,為什麼考試又出錯了呢?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公式沒記對,那麼我們懲罰孩子抄寫10遍公式,並背會。

體罰在教育界是不提倡的,但是一些輕微的體罰我們也是能接受的。比如打下手心,面壁思過。孩子怕的並不是體罰,孩子怕的是家長的突然翻臉,在體罰前醞釀的氣氛是最讓孩子不安的。所以孩子很怕你指責他,因為孩子怕你指責完後會翻臉,孩子會很擔憂父母會不會不要我了,父母會變得突然間像一個陌生人一樣,因為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安全屏障。

我們作為父母到底應該怎麼辦呢?

情感引導,通過情感引導幫助孩子建立大量的情感類的詞彙,他才能夠學會跟你用成人的方式來溝通,我們可以回憶下,當孩子很小的時候,我們教孩子的都是什麼詞?爸爸、媽媽···等名詞,所以很多孩子會不停的哭,撒潑打滾,為什麼呢?是因為孩子出來哭鬧不會別的方法,他沒有辦法用什麼樣的方法能抒發自己此刻的情緒和感受,比如沮喪,疼痛,快樂,合作。所以我們必須學會用情感引導的方法幫助孩子用大量的情感類的詞彙,他才能夠體會自己和他人的感覺。我們可以多問問孩子此時此刻的感覺是什麼?比如吃到美食,沒有人陪,摔倒了····試著讓孩子去描述下情感,這都是在幫助孩子在做情感引導。

父母都在用的對付哭鬧小孩的方法(原創)

如何做情感引導呢?

首先告訴孩子我們要做什麼,並提出要求,比如告訴孩子我們去看電影,在電影院不能大聲說話,要坐好不能亂跑,這就是要求。在去電影院的過程中跟孩子反覆確認我們的要求,這是讓孩子知道什麼叫對的。

接著我們要學會不斷的觀察和判斷孩子,要知道此刻孩子狀態是什麼樣子,要學會聆聽。當孩子失控的時候我們要有方法來聆聽,你可以蹲下來聽他說出此時此刻的感受,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反應情感,你要去解釋孩子此刻的感受,理解孩子的感受,肯定孩子的情感,比如我知道你現在很熱,你現在很疼,你受委屈了·····說出孩子此刻的情感,孩子才會逐漸的平復情緒,恢復正常,在孩子恢復正常之前,你說什麼都是沒用的。

最後我們來引導孩子解決問題,問問孩子你覺得我們應該怎麼解決目前的問題,如果孩子說不知道,我們可以給孩子提出一些建議供孩子選擇。當孩子做對的時候,一定要告訴孩子這個行為做的很好,這個行為叫做什麼。這就是情感引導。

通過情感引導可以幫助孩子解決表達出自己的情感,並且能夠解決情感上的大部分問題,作為父母要學會這個方法,可以讓您的孩子對父母更加信任,更加有安全感,更加自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