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萬沒想到,你是這樣的孔子

最近讀《史記·仲尼弟子列傳》頗有感觸,怪不得孔子說“有教無類”,用一句知名的話來說就是:我收學生從不看他行不行,反正都沒我行。孔子就像一個心靈導師,總有一種神秘力量將身邊的人帶入他的軌道。現摘錄孔子與其弟子的一些生活學習片段,供各位讀者賞析:

一冉耕。冉耕字伯牛,德行方面受到孔子的認可。有一天得知伯牛生病了臥床休息,孔子親自前往人家裡慰問。額,準確的說,是在窗戶邊。

孔子走到伯牛的窗戶邊上,兩人通過窗戶握了握手,然後伯牛等著老師給自己說點什麼安慰的話,結果孔子說:“這都是命啊!”然後就走了。伯牛卒年不詳。

二 子路。子路在孔子弟子中名聲算比較大的,這本來是一個好勇鬥狠的人,有一天還欺負到了孔子頭上。聖明如孔子,怎麼可能跟他硬碰硬。

於是孔子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領,施行禮教,循循善誘,終(不)於(可)有(思)一(議)天(的)讓子路放下了屠刀,洗心革面,從此成為了一個只有學習才能使他快樂的男人。

三宰予。宰予字子我,是孔子教育生涯裡為數不多的一次磨練。

有一天子我問孔子:“一個人在父母死後要守喪三年是不是太久了呢?三年不習禮儀,禮儀就會崩壞;三年不演奏音樂,音樂必定會荒廢。人也是需要勞作的,不然就會坐吃山空,照我看,服喪一年也就可以了。”

孔子聽完這個學生的話並沒有生氣,而是耐心的教導他說:“只守喪一年的話,你的良心能過得去嗎?”

宰予想了想,回答:“能”。

這是他們之間的最後一次對話,對這個突如其來的磨練,孔子表示了拒絕。

四顓孫師。顓孫師字子張,比孔子要小四十八歲。

他們被困在陳,蔡兩國之間彈盡糧絕的時候,子張慌了,問老師怎麼才能解圍。

孔子氣定神閒的告訴他:“彆著急,說話要靠譜,做事要忠厚,這樣為人處事不管你在哪裡都不會行不通的。”子張恭恭敬敬的把這些話抄下來,系在褲腰帶上隨時瞻仰。

可惜當地民風不開化,連孔子都覺得等他們自己想通太慢了,最後就叫了子貢去請楚國的軍隊來解圍。

五 顏路。大家可能聽說過顏回,顏路就是他的兒子,他們父子倆都是孔子的學生。

顏回死的時候,顏路非常窮,連給父親下葬的錢都沒有。於是顏路找到了孔子,想著畢竟顏回也曾經是他的學生,自己現在也在他門下學習,應該這點情面還是有的。

只是他的要求也不低,一上來就讓孔子把代步的車子賣了給他安葬父親。

於是孔子就說了:“孔鯉(孔子的孩子)不管爭不爭氣,說起來,都是我自己的孩子。在他死的時候,也只有內棺而沒有外棺,那時候我都沒有考慮過把車子賣了去給他買外棺,更何況現在是其他人呢?而且我畢竟是個大官,出門不可能自己走路的。”

說的有理有據,讓顏路無言以對。只能說孔子在關鍵事情上還是很清醒的。

怎麼樣,今天說的孔子,是不是跟你心目中那個“吾日三省吾身”,“見賢思齊焉“的聖人導師不太一樣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