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進入新階段,買這兩類股就對了

行情進入新階段,買這兩類股就對了

先談談疫情,截止今天全球的確診人數已經突破170萬,實際感染數應該遠遠比這個多,主要有兩點原因:政府刻意瞞報和檢測沒有覆蓋到。

以這個趨勢看,本次疫情的最終確診人數應該在五六百萬,病毒的傳染性再強也會有邊界,不可能觸及所有人。

檢測能力也是個問題,把所有人都檢測一遍並不現實,在有限範圍內檢測出的數量也就這麼多。

按國別統計,美國以53萬確診病例數高居榜首,其次是西班牙16.2萬,意大利15.2萬,德國12.5萬,法國9.4萬,中國8.3萬,英國7.8萬,伊朗7萬,土耳其5.2萬。

以上是確診病例數超過5萬的國家,全球主要經濟體基本一掃而空。

按照我國1.7萬的平均救治成本,現有確診病例全部治好要花289億,而本次疫情的最終治療費用將達到上千億。

最近看慣了各國央行千億萬億的放水,你可能覺得這點錢不算什麼,但你有沒有想過,假設沒有疫情,這些錢完全可以用在更有價值的地方。

佔用醫療資源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對經濟的深度打擊,很多人覺得無非是企業停工一段時間,復工就好了,實際上遠不止這麼簡單。

維持經濟運轉的關鍵不是貨幣總量,而是貨幣流通速度,如果全球經濟按下慢放鍵,相當於渾身血液停止流動,你想想會是什麼後果。

而且經濟衰退會降低投資熱情,誰都不敢冒險,資金運轉效率進一步降低,導致經濟加速下行,之後的復甦也困難重重。

最上火的是美國,本來就處在經濟衰退的敏感期,現在又是確診病例最多的國家,相當於家裡失火趕上天降隕石,怎麼都沒活路。

美國想的辦法是印錢,沒底線的印,不要臉的印,能印多少印多少,主要是堅信美元在全球的影響力夠強,不怕貶值。

當然,就算貶值了也無所謂,各國的主要外匯儲備都是美元,一旦美元大幅貶值,相當於大家一起撲街,也就意味著全球都要為美國的經濟復甦買單,是不是賊拉無恥。

再說說我國,經濟不受疫情影響是假的,受疫情影響小也是假的,可以說我們現在面臨的應該是本世紀以來最嚴重的經濟隱患。

之所以用隱患這個詞,是因為現在還沒有上升到危機的程度,現在國內經濟運轉逐漸恢復正常,重點關注二季度的數據,屬於證實預期的階段。

在政策方面,貨幣工具已經用到極限,經過連續兩次降準,再降的難度很大,最新的CPI超過4%,同樣不支持降息。

週末央行也表態了,基準利率不會輕易變,這意味著在兩會前應該很難降息,接下來值得關注的是財政政策和產業政策,搞清楚政府要花多少錢以及往哪花錢。

說白了,就是看之前的一系列承諾能否兌現,比如新基建,之前只講了戰略方針,都等著具體規劃呢,不然光說投幾千億,咋投,投哪,啥時候投,這些都是問題。

對二級市場來說,要關注相關公司的業績兌現情況,過去幾個月很多股票被政策風吹上了天,需要通過業績實現平穩著陸。

比如市場認為XX公司能賺10個億,於是提前把股價炒到10個億的高度,結果業績沒能兌現,或者兌現的不夠,砸起來絕對是牆倒眾人推,一推到底。

我在月初就說過,這個月要多關注上市公司的業績,經過一季度的題材炒作期,經濟環境和市場環境會逼迫資金冷靜下來,好好想想之前的無腦拉昇到底值不值。

就我們每個人來說,可以關注兩個方向:

業績長期保持堅挺,有防禦屬性的二線消費股,我月初發過名單,沒看到的可以翻那幾天的文章找找。

業績有兌現跡象的題材龍頭,它們之前漲是因為業績看好預期,如果成功兌現相當於貼上了靠譜的標籤,很容易走出強者恆強的趨勢。

格力準備拿出30-60億回購股份,股票行不行,看大股東的行為就知道了。

深圳市寶安區發放2億元消費券,買車指直接補貼1萬,比5塊錢的勞斯萊斯優惠券有誠意多了。

南京試行每週2.5天休息制度,別人家城市……

就醬,債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