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90後,我們長大了。

有一位勵志演說家曾說了這樣一句話:以前被世界保護的90的孩子們,現在換他們來保護世界。

2020年是個特別的年份,在上個世紀最後一批出生的被稱為90後的孩子們,如今有的已步入而立之年。

曾經有人說90後是垮掉的一代,但你們相信嗎,現在他們已經長大了,真的長大了。


我們是90後,我們長大了。


餘娜一名95後,25歲的她,作為一名護士從浙江奔赴湖北進駐到了武漢市第四醫院,當時餘娜所在的醫院第一批派出了五名醫護人員,都是院內最精熟的骨幹。

她在院裡照顧一位60多歲的婆婆,當時她接到這位婆婆的老伴打來的電話,電話裡說:想老伴了。於是,餘娜邊笑著邊樂呵呵地給婆婆拍下了照片,併發給那位老爺爺。

可是誰也沒有想到,婆婆當時病情惡化,被推進了手術室,之後便再也沒有出來。

而那一通電話竟成他們的最後一通電話,那張照片也成了最後一張照片。

餘娜當時心中很難過,她難過篤定的愛最終沒能戰勝死亡,她難過自己見了這麼多生離死別,自己依舊還是會這麼脆弱。

但是,真正讓她崩潰的不是面對死亡這件事。還記得當時,餘娜剛接班,醫院就來了4個病人。一陣忙碌之後,她厚厚的防護服下,已經大汗淋漓。在給第四個病人輸液時,餘娜的護目鏡被汗水全弄花了,由於看不清,只能摸索著給病人扎針,可是連扎兩針都扎不進去,她當時眼淚就掉了下來,馬上讓同事幫忙輸液,而自己卻跑到一旁抱頭痛哭。

她說:你知道嗎,我哭不是因為我脆弱,也不是因為我傷感,而是因為我對自己的業務如此自信,我信誓旦旦的要靠自己的專業來前線救死扶傷,可我卻連最最基礎的工作都做不了,我不能原諒自己。

說這些的時候餘娜心中滿是愧疚。

可在我們眼裡,看到的是一位90後女孩,對職業對病人以及對國家的使命和擔當。

從那以後,餘娜不管再怎麼忙碌和緊張,她都會讓自己保持鎮定,以便讓自己保持最好的狀態投身於醫護工作中。


我們是90後,我們長大了。


說實話我為這名90後女孩感到驕傲,相信世界也將會為你感到驕傲。

很多人說:我不能哭,因為妝不能花。但對於很多醫護人員而言,她們說:我不能哭,因為護目鏡不能花。

這就是年輕人的一代,他們在最緊張最危險的第一線,他們穿著厚厚的防護服,看不見彼此的臉,但是他們依舊用盡全心,駑力前行。

他們不怕疫情,不畏險阻,在最勞累的時刻依舊保持對工作的熱忱,隨時給予別人最需要的溫暖。

他們中有的人,用筆在厚厚的防護服表面畫上各種搞怪有趣的圖案,畫上豬豬俠妹妹,畫上太陽女神,畫上哆啦A夢,寫上“我是胡歌老婆”等等之類的。

看吧,縱使疫情肆虐,戰役艱苦,可他們依舊會用樂觀的精神以及熟練的業務,與病毒近身肉搏。

他們把生而為人就無法避免的恐懼和膽怯,變成了救死扶傷的本能和直覺。

而他們大部分都是社會中,最普通生活著的90後們。

從前90後的孩子,如今已經長大。是的,他們已經長大。已經不僅僅只是能明析和承擔自己的責任與義務了,最重要的是他們能夠在民族在國家最需要的時候,義無反顧地站出來,選擇了衝在最艱難的第一線。

曾經有人問我:長大是什麼?以前,我所認為的長大就是個更高了、身體更壯了、可以不再受大人們的約束了。

但現在,我對“長大”二字有了新的理解,我想不管長大是什麼,終歸都離不開責任與當擔。

而90後的他們,做到了。90後們並沒有垮掉,相反,他們用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方式,努力齊心建起了一道最堅固的圍牆,同時也是家庭以及國家的護城牆。

以前,90後是被世界保護著的一代,我們盡情享受著上幾代人給予我們的關懷,在溫暖的羽翼下慢慢成長。

但滴水之恩,自當湧泉相報,這是我們一直就明白著的道理。

如今,武漢需要我們、社會需要我們、民族需要我們、國家更需要我們,那我們自當義無反顧地站出來,像當初你們保護我們一樣,只不過現在反過來,換我們來保護你們,守護我們共同的國家。

我們是90後,我們,長大了。


我們是90後,我們長大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