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家不願做家務怎麼辦?巧用“獎勵機制”,引導孩子養好習慣

可能大部分父母都會發現孩子在家裡都是不願意做家務的,但是父母們不知道有沒有深究過孩子為什麼不願意做家務?

小樂已經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了,按理來說也應該嘗試獨立去做一些事情了,不過每天他的所有事情都是讓父母幫忙來做的。就連穿衣服,整理書包,都是小樂的母親幫忙做的。小樂的母親心裡想的是孩子還小,能不讓他做的就不讓他做,覺得只要自己付出了,孩子一定會感覺到的。

孩子在家不願做家務怎麼辦?巧用“獎勵機制”,引導孩子養好習慣


不過事實並非如此,有一次小樂的母親剛下班就急匆匆去接孩子,回到家又忙著打掃衛生做飯,,忙完後特別累,就坐在沙發上休息了,然後想喝點水解解渴。當時她也沒想太多,就是隨口說了一句話讓小樂幫忙倒杯水。

結果小樂很不開心,說不願意,說自己也要休息。沒辦法小樂的母親只好自己倒水喝,但是她心裡十分的難受。莎士比亞曾說:不懂感恩的孩子,比毒蛇更讓人感到害怕和寒心。

孩子在家不願做家務怎麼辦?巧用“獎勵機制”,引導孩子養好習慣


那麼,孩子為什麼不願做家務?

1、父母保護慾望過強

很多的父母都會覺得孩子才四五歲的樣子,沒有必要讓他去做事情,家裡的家務活基本什麼都不用他來做。甚至是一些很簡單的事情,比如綁鞋帶,穿衣服,父母都會親力親為。

這種對孩子的保護慾望過強的行為,會養成孩子不愛做家務活的習慣,因為他已經習慣了享受,不願意付出。

2、覺得孩子幫不上忙

有些父母是屬於實幹型的家長,能自己做的事情,基本都是自己來做。

覺得孩子幫不上什麼忙,認為讓孩子做家務沒有什麼意義,就會讓孩子不要幫忙,其實他們還會擔心孩子幫倒忙。當孩子覺得自己什麼都幫不上忙的時候,他們自然也就不會主動去做家務。

孩子在家不願做家務怎麼辦?巧用“獎勵機制”,引導孩子養好習慣


做家務可以給孩子帶來什麼好處?

1、幫助孩子更好的獨立起來

萬丈高樓平地起,任何的事情都是有一個過程的,而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孩子從小就開始做家務活,能夠幫助他逐漸的獨立起來。

在做家務活的時候,孩子需要去思考如何完成一件事情,而且還能夠鍛鍊他的動手能力。

2、能夠更好的體諒父母

做家務活可不是什麼輕鬆的事情,特別是一天都在忙家務活的話,是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父母不讓孩子幫忙做家務活的話,孩子是沒有辦法去理解父母的艱辛。

而當孩子開始去做家務活的時候,

他就會逐漸的開始體會父母的艱辛,不需要父母每天的和他說自己多辛苦。

孩子在家不願做家務怎麼辦?巧用“獎勵機制”,引導孩子養好習慣


巧用“獎勵機制”,引導孩子養成好習慣

1、集小紅花

對於不願意做家務活的孩子來說,想要培養他的做家務的習慣,不是那麼容易的。是需要一定的時間,所以父母在培養孩子做家務的時候,可以巧用”獎勵機制“調動起孩子的氛圍。

孩子每次做完家務活的時候,可以適當的給孩子一些甜頭,可能有的家長就會擔心靠獎勵讓孩子做家務,有一天如果不獎勵的話,孩子肯定就不願意做了。

所以在這裡家長們可以嘗試採用集小紅花的方式來,沒完成一次家務,蓋上一朵小紅花,但是先不獎勵孩子。而是集到了多少後,才能換一樣東西。

孩子在家不願做家務怎麼辦?巧用“獎勵機制”,引導孩子養好習慣


這種方式可以起到很好的”延遲滿足“,有專家做過一個實驗,就是給孩子們發糖,並說明要過十分鐘才能吃,有的孩子經得起誘惑沒有吃,有的孩子經不起誘惑偷偷吃了。等到了過年以後,發現經得起誘惑的孩子普遍要比那些經不起的成就要更高。集小紅花不僅是鍛鍊孩子做家務的能力,同時也是幫助孩子成為更優秀的人。

2、和孩子一起做家務

孩子不願意做家務,那麼父母可以先陪伴孩子一起來做,比如洗碗的時候,讓孩子一起來幫忙洗碗。

先讓孩子跟著一起來做,然後再逐漸的讓孩子單獨的去做,而且讓孩子和自己一起做家務,還能夠培養和孩子之間的感情。

孩子不願意做家務活,大多數時候都是因為父母的寵溺所導致的,特別是包辦型的父母,孩子如果本身就沒有做家務的習慣,他當然不願意主動去做家務活了,從小事做起,讓孩子逐漸的承擔起相應的責任,這樣他才能夠更好的幫助父母分擔憂愁,主動做家務。

孩子在家不願做家務怎麼辦?巧用“獎勵機制”,引導孩子養好習慣


育兒問題小熊娃媽媽幫,家庭教育很重要,孩子身心倍兒棒,我是@小熊娃媽媽,幫你解決育兒小麻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