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家不愿做家务怎么办?巧用“奖励机制”,引导孩子养好习惯

可能大部分父母都会发现孩子在家里都是不愿意做家务的,但是父母们不知道有没有深究过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做家务?

小乐已经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了,按理来说也应该尝试独立去做一些事情了,不过每天他的所有事情都是让父母帮忙来做的。就连穿衣服,整理书包,都是小乐的母亲帮忙做的。小乐的母亲心里想的是孩子还小,能不让他做的就不让他做,觉得只要自己付出了,孩子一定会感觉到的。

孩子在家不愿做家务怎么办?巧用“奖励机制”,引导孩子养好习惯


不过事实并非如此,有一次小乐的母亲刚下班就急匆匆去接孩子,回到家又忙着打扫卫生做饭,,忙完后特别累,就坐在沙发上休息了,然后想喝点水解解渴。当时她也没想太多,就是随口说了一句话让小乐帮忙倒杯水。

结果小乐很不开心,说不愿意,说自己也要休息。没办法小乐的母亲只好自己倒水喝,但是她心里十分的难受。莎士比亚曾说:不懂感恩的孩子,比毒蛇更让人感到害怕和寒心。

孩子在家不愿做家务怎么办?巧用“奖励机制”,引导孩子养好习惯


那么,孩子为什么不愿做家务?

1、父母保护欲望过强

很多的父母都会觉得孩子才四五岁的样子,没有必要让他去做事情,家里的家务活基本什么都不用他来做。甚至是一些很简单的事情,比如绑鞋带,穿衣服,父母都会亲力亲为。

这种对孩子的保护欲望过强的行为,会养成孩子不爱做家务活的习惯,因为他已经习惯了享受,不愿意付出。

2、觉得孩子帮不上忙

有些父母是属于实干型的家长,能自己做的事情,基本都是自己来做。

觉得孩子帮不上什么忙,认为让孩子做家务没有什么意义,就会让孩子不要帮忙,其实他们还会担心孩子帮倒忙。当孩子觉得自己什么都帮不上忙的时候,他们自然也就不会主动去做家务。

孩子在家不愿做家务怎么办?巧用“奖励机制”,引导孩子养好习惯


做家务可以给孩子带来什么好处?

1、帮助孩子更好的独立起来

万丈高楼平地起,任何的事情都是有一个过程的,而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孩子从小就开始做家务活,能够帮助他逐渐的独立起来。

在做家务活的时候,孩子需要去思考如何完成一件事情,而且还能够锻炼他的动手能力。

2、能够更好的体谅父母

做家务活可不是什么轻松的事情,特别是一天都在忙家务活的话,是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父母不让孩子帮忙做家务活的话,孩子是没有办法去理解父母的艰辛。

而当孩子开始去做家务活的时候,

他就会逐渐的开始体会父母的艰辛,不需要父母每天的和他说自己多辛苦。

孩子在家不愿做家务怎么办?巧用“奖励机制”,引导孩子养好习惯


巧用“奖励机制”,引导孩子养成好习惯

1、集小红花

对于不愿意做家务活的孩子来说,想要培养他的做家务的习惯,不是那么容易的。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父母在培养孩子做家务的时候,可以巧用”奖励机制“调动起孩子的氛围。

孩子每次做完家务活的时候,可以适当的给孩子一些甜头,可能有的家长就会担心靠奖励让孩子做家务,有一天如果不奖励的话,孩子肯定就不愿意做了。

所以在这里家长们可以尝试采用集小红花的方式来,没完成一次家务,盖上一朵小红花,但是先不奖励孩子。而是集到了多少后,才能换一样东西。

孩子在家不愿做家务怎么办?巧用“奖励机制”,引导孩子养好习惯


这种方式可以起到很好的”延迟满足“,有专家做过一个实验,就是给孩子们发糖,并说明要过十分钟才能吃,有的孩子经得起诱惑没有吃,有的孩子经不起诱惑偷偷吃了。等到了过年以后,发现经得起诱惑的孩子普遍要比那些经不起的成就要更高。集小红花不仅是锻炼孩子做家务的能力,同时也是帮助孩子成为更优秀的人。

2、和孩子一起做家务

孩子不愿意做家务,那么父母可以先陪伴孩子一起来做,比如洗碗的时候,让孩子一起来帮忙洗碗。

先让孩子跟着一起来做,然后再逐渐的让孩子单独的去做,而且让孩子和自己一起做家务,还能够培养和孩子之间的感情。

孩子不愿意做家务活,大多数时候都是因为父母的宠溺所导致的,特别是包办型的父母,孩子如果本身就没有做家务的习惯,他当然不愿意主动去做家务活了,从小事做起,让孩子逐渐的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这样他才能够更好的帮助父母分担忧愁,主动做家务。

孩子在家不愿做家务怎么办?巧用“奖励机制”,引导孩子养好习惯


育儿问题小熊娃妈妈帮,家庭教育很重要,孩子身心倍儿棒,我是@小熊娃妈妈,帮你解决育儿小麻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