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归顺刘备,为何李严还要从中作梗

公元234年,诸葛亮本人病逝于五丈原,而他自己也没能完成,心中想了多年的北伐大业,病死在这一个荒凉之地。不过他自己的病史并不代表着,仅仅是他一个人在这个时代当中再也没有发挥才能的地步和空间了,还代表着一些人从此之后也没有机会在这个舞台上能够一展自己的才能。

明明归顺刘备,为何李严还要从中作梗

在诸葛亮去世后不久,曾经被诸葛亮罢免官职,闲赋在家的李岩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也抑郁而终了。因为在他看来诸葛亮死了之后,在蜀汉当权者当中,根本不会再有人像诸葛亮那样重用自己。这样的意思就是说,他的命运和诸葛亮有一定的联系性,而诸葛亮这个人物的陨落也代表着他不再可能受到重用,也终究会没了自己发挥的机会。

那么李严究竟曾经在蜀汉的阵营当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又担任着什么样的角色的?李严原本就是刘璋手下的一个谋士,在刘备攻打益州的过程当中,主动向刘备投降。同时他也因为自己的一些才能得到刘备的重用,被封做辅汉将军。当然李岩本人也是一个非常看重于职位的人,他认为自己从刘璋的手下投奔到刘备阵营当中,理所应当的就要受到一些优待,或者说非常好的职务。

明明归顺刘备,为何李严还要从中作梗

当然他自身也是有一定的实力存在的。在公元218年当时的地方,盗贼马秦等人率一些百姓起义,在短时间内就形成了数万人的规模,这对于当时蜀汉来说的确是一个不小的威胁。但他在没有经得刘备等人允许的情况下,就率领兵士5000人,在短短的数月之间就平定了这股叛乱的势力,并且斩杀了盗贼的头目,可以说轻而易举的就帮助蜀汉解决了这存在的一大问题,疑似乎便更加得到了统治阶层的赏识和重用。

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说,李岩作为蜀汉内部早就已经在这里经营多年的老人来说,他自身对于刘备这些外来者还是有一定的排斥心理的,这倒不算得上,是对统治者的排斥和反感,更多的是对他的手下,尤其是对于那些谋士的排斥和反感。因为这些人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就影响了李严职位的升迁和变动,也给他仕途上带来了一定的困扰。而在早期诸葛亮也看到了他身上的才能,以及他当年在蜀汉阵营当中治理州县的优秀成绩,可以说是把他看作一个与自己相匹配的人物来对待着,但是对于李严来说,他往往想的更多的是自己的私人利益,往往为了私人的利益,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将整个蜀汉的利益抛到至脑后。

明明归顺刘备,为何李严还要从中作梗

但是不管怎么样来说,他个人在刘备的心中还是占有一席之地的,公元222年,刘备在东伐东吴失败之后,就暂时的退居到白帝城当中。同退居白帝城,到刘备真正的离开人世,在此期间他将诸葛亮和李岩连续召见了很多次,这足以说明他的心中理念的位置也是非同寻常的,特别是在刘备即将临终的时候把他的江山完全的托付给了诸葛亮和李严两人,并请求他们能够辅佐自己的儿子刘禅。从诸葛亮自身的角度出发,他蒙受先帝的知遇之恩,自然是会不遗余力地投入到实现刘备丰富汉式的梦想当中的,但对于历年来说,他就不如诸葛亮那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同时在李严的心中,都是想着如何能够为自己、为自己的家族挣得很多的利益和富贵。

明明归顺刘备,为何李严还要从中作梗

在诸葛亮开始北伐之后,李严他和诸葛亮已经有了渐行渐远的趋势。这一点特别突出的表现,在当诸葛亮想要任命他担任汉中的太守时,他却有自己的心思,屡次的托词不肯上汉中担任。甚至强行的要求诸葛亮把其余的周线画出来单独5个任命他作为州的刺史。或许是李严本人也明白这个要求的无理和唐突,最终在一些不欢而散的情况下,这个要求也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实现。特别是在北伐的过程当中,李严曾经向诸葛亮暗示,司马懿许诺自己在魏国担任高的官职,来引诱自己投降。

对于诸葛亮这样绝顶聪明的人来说,自然而然是看到他想要从自己的手中分得一丝属李严自己的利益,说的再清楚一点,就是向诸葛亮索要更高的官位和待遇。当然诸葛亮是一个能够服务大局的人,当时他从整个全局观念的出发,满足了李严的一些要求,并且承认了他的儿子李丰的官职,这样的举措在短时间内的确是控制,或者说是安抚了李严个人。但是这样的安抚只是暂时的,对于李严来说,他并没有得到真正完全的满足。

明明归顺刘备,为何李严还要从中作梗

但在北伐的过程当中,李严本人多次向诸葛亮以粮食的问题发难,对于蜀军来说能够出穿一次进行北伐本身就是极大的消耗,倘若如果后勤保障不能够很好的协调的话,那么仅仅是出兵不打仗就会带来极大的无端损耗。而李严却在这个过程当中屡次的出错,甚至前后不一,并且向后主来攻击诸葛亮。幸运的是后主在李严屡次上奏表的过程当中发现了其中的前后矛盾之处,这才给了诸葛亮反击李严的绝好机会。

针对他为了个人的私欲不惜多次的阻挠国家大政方针的实施,诸葛亮便向后主提出了想要罢免李严的主张,毫无疑问,这样的主张便得到了后主的默许和采纳。之后李岩便一直长期的闲置在家中,无事可做。但他的儿子李丰也还是凭借自己个人的才能,在蜀汉的官僚当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尽管李严在后半生当中归顺了刘备,但他并没有真正实际的全投入到蜀汉的效力当中。究其原因总归还是他自己过于贪婪的索取私人的权益不能够像诸葛亮那样,能够淡泊名利并且忠诚廉洁。

明明归顺刘备,为何李严还要从中作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