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死對頭”並不是甜食,若再不忌口,血糖越來越高

說到糖尿病,很多人第一時間都會覺得患有糖尿病的人肯定是因為日常的飲食攝入過多的糖,久而久之身體負荷不來,就變成糖尿病了。但是糖尿病的罪魁禍首真的是糖的攝入嗎?雖然我們知道糖尿病的患者要絕糖,各種各樣的甜食已經被糖尿病人列為黑名單了,難道不吃糖就不會有糖尿病?

糖尿病的“死對頭”並不是甜食,若再不忌口,血糖越來越高

糖尿病的“死對頭”並不是甜食,若再不忌口,血糖越來越高

首先,醫學上的“糖”和老百姓說的“糖”不完全相同。在醫學概念裡,“糖”是指碳水化合物,包括多糖(如澱粉類)、單糖(葡萄糖、果糖)和雙糖(蔗糖)等。而老百姓平時說的“糖”,指的是單糖或雙糖。因此,不能簡單地把吃甜食和得糖尿病劃上等號,它們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繫。

如果所說的“糖”是多糖類碳水化合物,多吃是不會引起糖尿病的。過去,我們吃的幾乎是以高碳水化合物為主的食物,糖尿病的患病率不僅不高,反而很低。今天如果我們常吃包括糖果、白糖、紅糖、冰糖等單糖與雙糖,就會增加糖尿病的發生幾率。

糖尿病的“死對頭”並不是甜食,若再不忌口,血糖越來越高

研究表明:大量攝取單糖、雙糖,一則可促使肥胖率增高,從而使糖尿病增多,二則將會使許多隱性糖尿病患者,迅速轉為顯性,這在老年人群中尤為明顯。但是並不一定吃得多就會得糖尿病。並且,吃糖不多,並不一定代表糖的攝入量不多,比如主食的糖轉化量並不少,例如饅頭。其實正常人吃糖並不多。

我國人均糖分攝入過高的主要原因是飲食越來越精細,而主食全都是高糖的。越精細的主食,短時間內的升糖指數越高,造成胰島素疲勞的幾率也越大。但是不是說越粗的糧食糖含量越低,只是粗糧不容易消化,導致了升糖的效率比精細的糧食低很多,需要更長的時間來消化。

糖尿病的“死對頭”並不是甜食,若再不忌口,血糖越來越高

不吃糖會得糖尿病嗎?

如果我們攝入的精製糖過多,就會變胖,患上糖尿病、高血壓、血脂異常、冠心病之類的疾病,所以,冰淇淋、糕點之類的甜食,可樂、冰紅茶之類的含糖飲料都要少吃,在食物的配料表上看到白砂糖、果葡糖漿、果糖、葡萄糖這樣的配料佔比很多的話,也要提個醒,少吃。

除此之外,年齡增長、運動少、妊娠期糖尿病、長期吸菸、高血壓、精神長期高度緊張等原因都會增加患上糖尿病疾病的風險,單單只是“不吃糖”,是無法完全杜絕糖尿病的。

糖尿病的“死對頭”並不是甜食,若再不忌口,血糖越來越高

單一的糖,不是導致糖尿病、肥胖、心臟病的禍根

有專家指出,在過去10年,許多國家,包括美國,已經減少了高濃度糖漿的攝入量,但是肥胖並沒有隨之下降,而且,在歐洲和澳大利亞,並未攝入過多高濃度糖漿,但是肥胖依然普遍。

重要的,單純的糖(不是由其它卡路里,即其它熱量轉化來的),到底怎樣影響人類健康的是沒有得到充分證明的。

大多數科學家都認為,糖單獨是不會導致肥胖的,而是伴隨高熱量食物一起才會肥胖,也就是糖增加糖尿病、肥胖、心臟病的風險,是因為吃太多糖的同時,還伴隨吃過高熱量食物導致的,也可以說,這很可能是吃太多糖增加了吃高熱量食物的機會(高熱量食物大多是甜食),而不是單純糖導致的,糖僅僅是高熱量成份之一。

糖尿病的“死對頭”並不是甜食,若再不忌口,血糖越來越高

如何預防糖尿病?

1、控制飲食

飲食要保證合理體重及工作、生活的需要。飲食控制膳食要注意相互間搭配平衡,品種要多樣化。40歲左右的中年人,每天攝入食物含熱能1900大卡左右,每天大體的食物量相當於雞蛋1~2個,瘦肉50~100克,植物油50克,糧食200~250克。一般體重指數(體重千克數除以身高平方)男<25,女<24為良好;超過這一範圍,應控制膳食量。總的原則是低脂、低糖、低鹽、粗細糧搭配和高纖維素飲食。

2、飲食要規律

不暴飲暴食,要有規律,吃飯要細嚼慢嚥,多吃蔬菜,儘可能不在短時間內吃含葡萄糖、蔗糖量大的食品,這樣可以防止血糖在短時間內快速上升,對保護胰腺功能有幫助,特別是有糖尿病家族史人一定要注意。

3、定期檢查血糖

對於一些糖尿病高危人群,例如中年人應定期進行健康檢查,除常規空腹血糖外,應重視餐後2小時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的測定。定期檢查也是預防糖尿病的重要方法。應為有一些早期的糖尿病人不會出現任何的糖尿病症狀和其他的不適反應,很難根據症狀自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