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家兩個月後,援鄂醫療隊醫生回家 ‧‧‧‧‧‧

記者 杜美麗

“歡迎爸爸回家!”

4月2日下午1點,走進熟悉的樓棟,看到熟悉的家門,一眼望見愛心畫上的稚嫩字體,雖寥寥數字卻讓薛海闊瞬間淚染雙眼。

思緒未整,甫一推開家門,兩個兒子迎面撲來喊道:“爸爸、爸爸……”薛海闊立刻一手一個抱起孩子,不住地親吻。

作為鄭大一附院的一名檢驗科醫生,薛海闊隨援鄂醫療隊奔赴湖北到返鄭隔離,再到回到家中已悄然過去兩個月的時間。

一旁站著的母親,看著剛進門的薛海闊抱著倆孩子,含著眼淚笑道,“辛苦這麼多天,也不嫌累啊”,轉身抹淚去把早早備好的餃子下鍋。待薛海闊稍整行裝,母親把煮好的一大盤餃子端上桌來。

熟悉的餡料、久別的味道,這是薛海闊思念許久的“媽媽牌餃子”。一個餃子下肚,薛海闊的眼睛不禁又溼潤了。

2020年庚子鼠年伊始,新冠肺炎從武漢擴散開來,給原本喜慶的春節籠上了一層霧霾,全國各地醫療隊紛紛奔赴湖北支援。


離家兩個月後,援鄂醫療隊醫生回家 ‧‧‧‧‧‧


看著來勢洶洶的疫情,想到自己的職責使命,薛海闊儘管已是兩個孩子的父親,但卻多次告誡自己,“國家有難,我是黨員,就得衝鋒在前。”當同為醫務人員的妻子得知他的想法後,堅定地對他說:“你放心去吧,家裡有我呢!”

2月4日,在領導的萬千囑託下,薛海闊望了一眼滿眼淚水的妻子,義無反顧地跟隨河南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踏上了去往武漢的征程。當天晚上七點多到達後,稍作休息,第二天便在江漢方艙醫院投入了緊張的工作中。

根據江漢方艙醫院的統一安排,患者的血樣及核酸檢測工作由方艙醫院旁邊的武漢協和醫院來進行。作為檢驗人員的薛海闊沒有接到任務,這可怎麼辦?來到戰場上就是要打仗的,沒有仗可打,這可把他急壞了。

作為一名黨員,薛海闊主動向醫療隊臨時黨支部書記趙松書記請示:“趙書記,戰友們都在與病毒進行殊死搏鬥,我也不能閒著,請把我派到一線需要我的地方吧。”

“王紅民教授帶領的東區三組醫療組暫時缺人手,把你安排在王教授身邊,輔助王教授開展書寫病歷,統計患者信息以及患者的常規診療等工作。”趙書記說道。


離家兩個月後,援鄂醫療隊醫生回家 ‧‧‧‧‧‧

兒子繪畫


一天24個小時,四班倒,加上工作前後防護服準備工作,每天平均需要8個小時不吃不喝。厚厚的防護服穿在身上汗流浹背,多層手套和鞋套把手腳都泡得起了皮,護目鏡和多層口罩在臉上壓出了深深的傷痕。由於護目鏡有霧氣,看電腦甚至得趴到電腦上……就這樣,薛海闊和援鄂醫療隊員們度過了一天又一天。

當記者問他去之前,是否害怕時?他笑著說:“不害怕,那是騙人的。但到達武漢,看到前來就診的病人,和同事投入工作後,就忘記了恐懼。”

“在武漢的那些日子,留給我更多的是感動。一位位康復的病人,總是激動地淚流滿面一次次道謝!有的患者還一再要求和我們合影留念。另外,當地政府還專門成立了後勤保障隊,對我們的日常生活給予了無微不至的關懷!”薛海闊回憶道。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短短的一個月的時間內,疫情終於得到了有效控制。作為河南省第三批支援湖北的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醫療隊榮幸獲得“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集體”稱號。

“看到江漢方艙醫院的患者陸續痊癒出院,我們的心情越來越輕鬆。”薛海闊告訴記者,“在江漢方艙醫院工作的這一個月,我看到了我們中國共產黨的偉大,看到了我們國家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支援湖北期間,是我們醫護人員不辱使命、不負韶華的一個月,也是醫學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個月。現在我可以自豪地說,我已經光榮的完成了黨交給我的任務!”薛海闊如釋重負自豪地說。

返回鄭州後,看到領導和百姓夾道歡迎,受到如此高規格的禮遇,讓薛海闊感動非常,“接下來,我要收拾好心情,和同事們一道繼續履行我們醫護人員的職責使命,繼續為咱河南人民的健康保駕護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