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人以漁 留下一支“醫療隊”


授人以漁 留下一支“醫療隊”

23日中午,孝感大街小巷,人山人海,歡送重慶市赴孝感支援隊首批669名隊員回家。 重報集團孝感報道組記者

3月23日,重慶市赴孝感市新冠肺炎防治工作對口支援隊首批669名隊員凱旋。

從1月26日第一批支援隊員出發,到3月23日669名隊員凱旋。57天,他們在孝感譜寫了一首讚歌。逆行出征,馳援孝感,重慶赴孝感支援隊用頑強拼搏與病魔爭鋒,用無私奉獻與時間賽跑,累計治癒出院1082位患者,用仁愛之心譜寫了一曲大愛之歌。

戰“疫”

“每一名隊員都是一把刺向病魔的尖刀”

突然而至的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國人的心。危難見真情,渝孝一家親。

1月27日凌晨,重慶第一批赴孝感支援隊144人抵達孝感。隨後,2月11日第二批157人、2月17日第三批45人、2月20日第四批241人、2月22日第五批15人、2月25日第六批183人、2月29日第七批30人,先後奔赴孝感。

千里馳援,捨命相助,50多天的日子裡,來自重慶的812名醫護人員和孝感的醫護人員一起,與這座城市並肩戰“疫”。

來自綦江區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張文軍坦言,重慶的醫護人員把自己最好的技術奉獻給了孝感。“我們科室來了7個護士,每個人都具有豐富的ICU護理經驗。”張文軍介紹,他們7個分別編入7個組,在每一個組裡都是核心力量,和當地的護士一起,高質量完成了ICU護理工作,“他們每個人都是一把尖刀,直插病魔的心臟!”

這僅僅是一個縮影。“三區兩通道”改建、院感防控整改有條不紊,分區支援、“四集中”、分級診療逐一落實……在孝感8910平方公里土地上,一場與死神爭分奪秒的競賽時刻上演。

初到孝感,防護物資緊缺,劉景侖、劉煜亮、張雷、李蕊、王傑、熊恩平……無論是醫療分隊隊長、小組長,還是主任醫師、護士長,無不身先士卒、勇往直前。

劉景侖與當地醫護人員密切合作,成功為患者置入ECMO(俗稱“人工肺”)生命支持設備,前後方專家通過微信群24小時不間斷指導治療,並先後4次進行前後方連線遠程會診。

57天裡,劉煜亮未曾休息一天,即使是自己帶領的醫療分隊全員輪休,他依然主動申請參與巡迴診療。

熊恩平帶領護理人員,一個月為患者搬運近300瓶重量110斤的氧氣瓶;陳夏燕像照顧自己的爺爺一般呵護老年患者;吳嬌、羅小娟、趙安然……接力開導情緒低落的孕婦;劉鳳瓊、唐茁月發起微信會診,為1歲患者遠程診療;救治患者,唐曉鈴20天內實施三項新技術……

為救治患者,他們傾盡全力。年過花甲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綦江區人民醫院ICU病房護士翁中會負責老人的飲食起居、處理排洩物,她不僅毫無怨言,還安撫老人:“有什麼儘管說,我就是您的女兒。”

幫助患者調整身心,他們也別出心裁。比如,在工作之餘,重慶市中醫院護士童婷婷教患者練習八段錦。

……

57天來,重慶市對口支援隊累計直接管理病例1110例,治癒出院1082例。

支援

“重慶支援隊給我們帶來信心和力量”

前線,重慶、孝感兩地醫護並肩作戰;後方,重慶還依託智能化設備實施遠程會診,積極將優質醫療資源引入前線。重醫附一院和湖北孝感市中心醫院搭建起5G遠程會診系統,重慶市人民醫院和大悟縣中醫院建立起新冠肺炎影像診斷AI雲平臺。“建立起來的各種平臺,不僅有助於孝感抗擊新冠肺炎,也有利於孝感的醫療水平提高。”重慶赴孝感支援隊醫療救治組組長呂富榮說。

不僅如此,重慶還為孝感帶來了大批物資。不管是N95口罩、醫用防護服、負壓救護車、實時熒光定量PCR檢測儀,還是ECMO;不管是化肥農資農機具,還是蔬菜種子果樹種苗,甚至是柑橘、豬肉、蘿蔔和苕粉等,只要孝感需要,重慶就送貨。

據不完全統計,重慶累計向孝感捐贈的物資及款項,總價值4000萬元。

“在我們最艱難的時候、最無助的時候、最需要人幫助的時候,重慶支援隊來了。不僅僅帶來了人員、技術、物資和設備,更帶來了信心和力量!他們的堅定、自信、精湛技術、團隊協作都值得我們學習。”孝感市中心醫院黨委書記李衛民難掩內心的激動,“重慶留下的情誼,我們將永遠銘記。”

返渝

為當地留下了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

在孝感,重慶支援隊除了治病救人,更注重“授人以漁”,為當地留下了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

重慶急救醫療中心與孝昌縣第一人民醫院開展醫聯體合作,通過遠程會診技術讓孝昌患者在當地就能享受到重慶專家的醫療服務。

重醫附二院與孝感市第一人民醫院簽訂護理專科合作協議。

重慶對口支援隊助力的大悟縣首座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檢測實驗室4天時間就建設完畢,這座實驗室還可檢測流感、高致病性禽流感、手足口、諾如病毒等。重慶為孝感築起了抗擊疫情的“銅牆鐵壁”。此外,重慶市人民醫院影像教研室主任唐茁月帶隊,在大悟縣人民醫院建立當地第一個新冠肺炎影像診斷AI雲平臺。醫生利用這個平臺,3分鐘左右就可以分析出患者的CT結果,節省了時間,提高了效率。

谷曉琴、陳杰、楊曉娟、李長毅、謝利海、劉鳳瓊分別掛職支援醫院的黨委委員、副院長等職務,參與醫院管理,幫助培訓隊伍。

重慶市人民醫院的唐曉鈴在實施俯臥位機械通氣、無肝素血液淨化等新技術時,對當地醫護人員進行了臨床技術培訓;江津區中心醫院的劉華和重慶市第六人民醫院的鄧穩等院感防控人員,在嚴格院感防控的同時,也為當地培養了一支院感防控隊伍;重慶赴孝感支援隊裡的20名疾控人員,在進行病毒核酸檢測、消殺防疫、流調的同時,對當地疾控人員進行了系統的培訓……

3月21日,中國科學院大學重慶醫院(重慶市人民醫院)與湖北孝感市雲夢縣人民醫院簽訂醫聯體合作協議,雙方約定,重慶市人民醫院以醫聯體為載體,搭建與雲夢縣人民醫院之間的技術學術和人才交流平臺,從醫院管理、醫療技術、人才培養、科研課題開展等方面為雲夢縣人民醫院提供幫助。

昨天,重慶赴孝感支援隊首批669人返渝。疫情徹底結束後,重慶赴孝感支援隊的隊員也將全部離開。再見孝感,離開的是隊員們的身影,留下的卻是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伍。

來時滿目瘡痍,別時萬物甦醒。57天堅守“疫”線,孝感即將迎來勝利曙光。

重報集團孝感報道組記者 羅永攀

相關新聞

重慶專家在孝感貧困縣 打造“篩查防護圈”

授人以漁 留下一支“醫療隊”

工作中的李長毅

自2月13日起,重慶赴孝感支援隊大悟醫療分隊先後組織103名醫護人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如今,大悟縣的確診患者已全部出院。

作為巡迴專家組成員,重醫附二院呼吸科主任醫師、教授李長毅對大悟縣醫療機構積極開展急危重症救治、院感防控、病例分析等業務培訓和技術指導,留下了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

加強篩查,助力抗疫關口前移

李長毅到大悟縣後,就對全縣的抗疫工作提出了指導意見。“我們剛到的時候,大悟縣確診的患者數量比較多,死亡率在孝感市也是比較高的。”李長毅說,大悟縣原本就是一個貧困縣,醫療條件並不好,尤其是鄉鎮,暴露出一些問題。“我們提出要加強前端篩查,在發熱門診就要控制,儘早干預。”

“我是巡迴駐地專家,就是‘機動專家’,隨時響應召喚,哪裡需要就要奔向哪裡!”李長毅說。在大悟縣的20多天裡,李長毅先後來到宣化店鎮中心衛生院、豐店衛生院和鄉鎮集中醫學觀察隔離點,重點圍繞“預檢分診”“發熱門診”“感控落實”等幾個方面,“把防禦的哨點放到前面去,更早識別病人,減少感染其他患者的幾率。”

會診,從死神手裡搶回病人

不僅如此,李長毅還要求大悟縣嚴格按照“雙隔離”的辦法來打造“清潔病房”。

在李長毅主導下,大悟縣人民醫院按照雙隔離的要求設置病房,將入院患者第一次隔離等待核酸檢測,如果核酸檢測是陰性,轉入相關科室的過渡病房,再次隔離治療14天,患者才進入正常的病房治療,防止院內患者交叉感染,保證其他患者所在的病房是清潔病房。如果核酸檢測結果是陽性,直接治療,避免了不必要的院內感染。

3月3日,李長毅接到大悟縣人民醫院的會診請求。當時一名疑似患者轉到大悟縣人民醫院後,出現深靜脈血栓。B超提示“左下肢股深靜脈血栓形成”,左下肢腫得一塌糊塗。李長毅說,按照常規積極治療方案,需要進行深靜脈植管進行溶栓,同時安裝可回收下腔靜脈濾網。但在當時的情況下,大悟縣人民醫院做不了這個手術。

如果不及時處理血栓,就有可能形成肺栓塞。“最大的風險,就怕血栓脫落到肺裡面去了之後,有可能引發心肺衰竭,非常危險。”李長毅參與會診後,大膽地提出了新的治療方案:用新型抗凝藥保守治療,要求患者嚴格臥床。用了10天左右,患者血栓減輕,下肢腫脹也減輕了。最新的消息是,這位患者即將出院。

在大悟縣,李長毅多次參與這樣的會診,解決當地醫療難題,也為當地培養了一批醫療骨幹。

重報集團孝感報道組記者 羅永攀 張錦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