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仙”韓信的經典戰例之京索之戰——韓信超強的扭轉戰局能力

漢王劉邦在彭城被項羽的三萬大軍擊敗之後,被迫率領人馬退回滎陽,劉邦父親劉太公、母親劉媼和妻子呂雉也都被楚軍虜獲,被拿住做人質,諸侯本來見劉邦勢力強大而投靠劉邦,但是看見劉邦戰敗又紛紛脫離漢軍選擇中立,漢王的優勢瞬間又處於非常被動的局面,形勢非常危急。

公元前205五月,韓信收兵與漢王會師,韓信親接管了指揮權。韓信利用滎陽有利地形,組織多層次的戰略防禦體系,多次擊破楚軍於京(今河南滎陽南)、索(今河南滎陽)之間,殲滅了不斷西進的楚軍前鋒,止住了戰略潰敗的頹勢。 韓信不僅阻止了楚軍的追擊和進攻,還不時抓住戰機,組織反攻。他派曹參、灌嬰、靳歙等將領分別出擊,先後奪回了雍丘(今河南杞縣)、外黃(今河南蘭考東南)、燕縣(今河南長垣西北)、衍氏(今河南鄭州市北)、武強(今河南鄭州市東北)、菑南(今河南民權東)、昆陽(今河南葉縣)、葉縣(今河南葉縣西南)等地,消滅了這些地區的楚軍以及叛漢投楚的勢力。

楚漢鬥爭形勢由漢的劣勢進入到了戰略相持階段。 韓信在劉邦彭城慘敗之餘,阻止了楚軍乘勝入關,穩定了戰局,使劉邦轉危為安,為奪取下一階段戰爭的勝利奠定了基礎。所有這些,都是在漢高帝二年(前205)五月至七月之間完成的,充分顯示了韓信扭轉乾坤的軍事指揮才能。

京索之戰本身的規模在楚漢戰爭中並不很大,但它在戰略上卻對楚漢戰爭的全局影響很深。可以說京、索之戰標誌著楚漢戰爭試探性序幕戰的結束,戰爭進入雙方憑實力艱苦角逐的對峙階段。京索之役後,項羽軍轉入休整為擊敗英布做準備;而劉邦則乘機進行穩定後方的工作,及時清除了異己,為平定魏國、趙國贏得了充分時間。為漢三年開始的楚、漢新一輪大戰作好了充足的準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