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史稱“兵仙”,他帶兵作戰真的那麼神嗎?

“槍桿子裡出政權”,自古以來,不論是定國安邦,還是平定天下,都不能缺少武力。而駕馭將士的是統帥,一個統帥的帶兵打仗的能力決定了這支軍隊能夠走多遠。

韓信史稱“兵仙”,他帶兵作戰真的那麼神嗎?

古代有武廟十哲,以姜太公為首,張良副之,白起、韓信、孫武、吳起、諸葛亮等人位列其中,後來又統計了自商朝以來的很多出名的將領,豐富了武廟,也更多的為我們現代人呈現出更加輝煌的過去。他們為中華的軍事事業做出了貢獻,推進了社會的發展。

兵聖、兵神、兵仙、兵王、“兵....哥哥”這都是對一個武將和軍事家最崇高的認可,是一個人的最高榮譽。

秦末漢初,有那麼一個人,他是“漢初三傑”之一,為漢朝的統一立下了赫赫戰功。他就是韓信。

1.

韓信史稱“兵仙”,他帶兵作戰真的那麼神嗎?

韓信生於微末,不事生產,拿到當今來講,就有點遊手好閒,好吃懶做的嫌疑。他母親死後韓信想為母親找一處風水寶地,南昌亭長看韓信這小子有點才能接濟他,卻在他家吃了幾個月的飯,連亭長媳婦都看不下去了。

而這個人呢?臉皮又很厚,有人欺負他,讓他從胯下鑽過去,韓信居然也忍了。這樣的人只要不是傻,那麼就是心智若妖,可以說城府極深,當然也有可能當時韓信“實力不允許”。

2.

陳勝吳廣起義後,韓信也隨大流,平時愛佩劍的他投奔了當時赫赫有名的項羽。希望能夠得到項羽的賞識,自己建功立業,揚眉吐氣。

在項羽軍營做了一段時間,項羽居然只讓他做個執戟郎中,給項羽看軍營?如此高傲的韓信怎麼受得了,加上老闆富二代項羽,性格暴躁,為人小氣,寧願把兵符磨平也不願意封賞給下屬。於是韓信趁著鴻門宴後,項羽封賞諸侯時逃跑了。

在鴻門宴時,韓信覺得劉邦這個人不錯,於是逃到了南鄭。在蕭何的推薦下封官拜將,直接做了漢王的東進大將軍。

這才有了“兵仙”的由來:

1.暗渡陳倉,首戰平三秦

韓信史稱“兵仙”,他帶兵作戰真的那麼神嗎?

剛入南鄭時,張良為了能夠安定項羽的心,將進漢中的棧道燒壞。韓信派樊噲一萬軍士修理,自己帶著主力部隊從小路出漢中,平定了章邯、司馬欣、董翳(俗稱三秦)很快就攻下了咸陽,這是韓信指揮的第一戰,也是漢軍東進的第一戰,首戰告捷,為後期做好了鋪墊。

2.井陘之戰揚名

劉邦在韓信擒獲魏王豹後,命令韓信攻擊趙國和代國,並讓張耳從旁協助韓信。攻下代國後,劉邦收回了韓信手中的精銳,在滎陽抵禦楚軍,而韓信和張耳率幾萬兵馬,東下攻擊趙國。趙王和陳餘聽說後率20萬大軍在井陘口集合,等待韓信的大軍。

陳餘有個有些才能的謀士廣武君對陳餘說:“現在韓信軍隊剛剛打了勝仗,勢不可擋,我們以逸待勞, 他們這麼長的距離來攻擊我們,後勤部隊肯定跟不上,我們只要偷襲他們的糧草。使得他們軍中無糧,肯定能夠生擒韓信和張耳。”而陳餘是個迂腐的書生,覺得自己是義軍不做那偷雞摸狗的事情,老子要和張耳決一死戰。於是沒有才有廣武君的做法。

韓信史稱“兵仙”,他帶兵作戰真的那麼神嗎?

韓信暗中觀察,得知廣武君的計策沒有被採用,非常高興。於是派兩千騎兵先出發,在敵軍附近先埋伏,並且約定,如果對方明天出動全部部隊攻擊我們,你們就去偷襲他們的軍營,砍倒他們的旗幟,把漢王的旗幟插到他們的軍旗上。

讓炊事班做飯,並對大家說:“今日破趙會食”簡單的說就是今天打贏了趙國就有飯吃,大家都很不理解。韓將軍莫不是瘋了吧?難道打不贏就沒飯吃了?

韓信命軍士先到河邊,背靠河水擺好架勢,趙軍看到後哈哈大笑。天剛亮,韓信便領兵去趙軍營門口豎起帥旗和軍鼓,趙軍看到後便攻擊韓信,韓信假裝敗退,將旗幟和鼓都丟了。於是趙軍全軍傾巢而出搶奪軍旗(因為這些都是軍功啊),此時韓信、張耳已經了河邊的陣地中。漢軍背靠河水,只能與趙軍死戰,這與項羽破釜沉舟有相同的意思。

韓信史稱“兵仙”,他帶兵作戰真的那麼神嗎?

漢軍以一當十,而此時韓信安排的2000騎兵見趙軍傾巢而出,趁機佔領了趙軍軍營,等陳餘回過頭髮現自己營中已經更換了旗幟,以為韓信有了援軍。在韓信前後夾擊中,20萬兵馬死的死降的降。此戰中,陳餘被殺,趙王被俘虜。

這時將士們終於明白早晨韓帥說的:“今日破趙會食”意思是今日打敗趙軍的時候我們開party的意思。

井陘之戰是韓信揚名之戰,也是楚漢戰爭中比較關鍵的一次戰爭,為漢軍的勝利奠定了基礎,同時韓信的指揮才能和計謀也在這場戰役中發揮的淋漓盡致。

正如岳飛評價:“先陣後戰,兵法之常,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3.斬龍且

韓信嫉妒酈生兵不血刃就勸降齊王,於是對齊王的軍隊發動戰爭,齊王田廣逃往高密並向楚王求救,項羽派大將龍且領二十萬大軍馳援齊王。

龍且是一個高傲自大的人,不聽從下屬的計策:“築陣事,拒韓信”,主張與狠心決一死戰。

韓信史稱“兵仙”,他帶兵作戰真的那麼神嗎?

這時韓信與龍且在濰水兩邊擺開陣事,韓信派人將河水在上游攔截,自己帶領士兵過河襲擊龍且,且戰且退。龍且笑曰:“固知信怯也”於是派兵過河追擊,韓信馬上命人將上游水放下來,龍且的軍隊一半在水中,一半還未上岸,大水衝散了龍且的軍隊,也動搖了軍心。於是韓信斬殺了龍且,俘虜了龍且全部士兵,並且平定了齊國。

這一戰韓信又使用了極為靈活的戰術,扮豬吃老虎,佯攻佯拜,對軍事策略的應用已經到達了信手拈來的地步。

這幾場戰爭只是韓信大多數戰事中的其中幾場,但是這幾場戰爭都為楚漢相爭,漢軍勝利奠定了基礎。是戰爭的轉折點。

出陳倉平三秦,打響了楚漢戰爭的第一槍,首戰告捷,讓將士士氣充足。

井陘之戰,以少勝多,韓信一戰成名,平定了趙國,為後期平定燕國、齊國做好了鋪墊。

龍信之戰,斬殺了項羽大將龍且,使得項羽失去了左膀右臂,俘虜全軍,減少了楚軍的兵力。

這幾場轉折點的戰役,韓信功不可沒,“兵仙”當之無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