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做人如果不知道知恩圖報,那怎麼在世上立足?

上一次說到韓信輕而易舉的就拿下了齊國,消息傳到項羽的耳中,項羽自然是坐不住了,那麼項羽又該如何應對呢?

項羽聽聞齊國被韓信拿下之後,立即派了自己手下的大將龍且(jū)率領20萬大軍出發趕往齊地。到了齊地之後,有人建議龍且,韓信遠道而來,兵鋒正盛,不能硬打,我們應該深挖戰壕,堅守城池,暫時先不打,讓一個在齊國有話語權的大臣在齊國各地散佈一個消息,一是齊王田廣沒有死,第二就是楚國的救兵到了,這樣齊國的70多座城市聽到這個消息就會集體造反,到那時再和項羽決戰,韓信肯定就輸了。

韓信:做人如果不知道知恩圖報,那怎麼在世上立足?

但是龍且聽完之後沒有采納這個人的建議,原因有兩點:

  1、韓信膽小怕事

龍且說韓信是一個膽小怕事的人,真不知道他是怎麼得出這麼一個結論來的,到底是誰給龍且的勇氣可以這麼總結韓信,梁靜茹嗎?

  2、齊地70多座城市不戰而降自己沒有功勞

龍且覺得自己是來救齊國的,因此肯定要和韓信正面作戰,投降對於他來說不算功勞。

從這兩點也可以看出龍且對自己的對手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一無所知,另外自己也非常的自負,殊不知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打勝仗的最高境界。但是龍且不聽,非要和韓信打。就這樣兩軍就對峙在濰水。

韓信:做人如果不知道知恩圖報,那怎麼在世上立足?

在前一天晚上,韓信派了一萬多個士兵綁了一萬個沙袋,跑到濰水的上游,建起了一個水壩,堵住了水,自然而然的下游的水就非常的淺。於是第二天韓信和龍且作戰,由於河水非常淺,因此兩軍就在河裡開戰,打到一半,韓信假裝不敵龍且,退到河岸,龍且一看就非常高興了,因為他認為韓信膽小怕事,這下果不其然,於是帶兵去追,韓信就下令上游的士兵開閘放水,積攢了一夜的大水波濤洶湧般席捲而來,只有龍且帶著少量的軍隊到了對岸,大部分軍隊還沒有過岸,還有一部分被河水沖走。就這樣韓信以多圍少,全殲了龍且的軍隊,包括龍且本人也被韓信所殺。龍且也為自己的輕敵和不瞭解對手以及自負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龍且剩下的大部分在河對岸的軍隊見自己過河的軍隊被斬盡殺絕,包括自己的主將,紛紛落荒而逃,被韓信殺的殺,俘虜的俘虜。就這樣項羽的20萬軍隊基本是玩完兒了。這對項羽的打擊是非常大的,而這一戰,也讓項羽的軍事實力大為削減。楚漢戰爭的形勢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由楚強漢弱轉變為漢強楚弱。

韓信:做人如果不知道知恩圖報,那怎麼在世上立足?

韓信滅齊這一仗對四個人的影響非常大,分別是韓信、劉邦、項羽、蒯通。接下來將對這三個人分別說明:

  (一)韓信

關於韓信,史料中一共有五條記載:

1、《史記·淮陰侯列傳》:當韓信滅齊之後,就給劉邦報告,說齊國緊靠楚國,齊國的人民又非常的狡詐多變,如果自己不做一個假齊王,鎮不住齊地的百姓,於是讓劉邦封自己為假齊王;

2、《史記·田儋列傳》:韓信滅齊之後,請求劉邦封他做假齊王,劉邦就答應了;

3、《史記·灌嬰列傳》《漢書·陳平列傳》《漢書·蒯通傳》:韓信滅齊之後,自立為假齊王;

從上面的介紹中可以看出,1、2兩條都是記載的韓信求封,而3所列舉的三條史料記載都是韓信自封,求封和自封差別很大,至於到底是哪一種,請讀者自行理解和判斷。

韓信:做人如果不知道知恩圖報,那怎麼在世上立足?

  (二)劉邦

接下來我們按《史記·淮陰侯列傳》的記載介紹。

劉邦這時候和項羽在廣武對峙,之前被項羽打的是到處亂跑,這時候劉邦最需要的就是韓信過來以解燃眉之急,沒有等到韓信的軍隊,卻等來了韓信的求封信,要求封其為假齊王,這把劉邦給氣壞了,對著韓信的使者是破口大罵,我天天的盼著將軍的到來,不但不來,你可倒好,還想讓我封你做假齊王。旁邊的陳平和張良都嚇壞了,這個時候你當著韓信使者的面罵他,你這是要搞事情啊!兩人在劉邦的一左一右,時不時的用腳踩一踩劉邦,放個暗號。趴在劉邦的耳邊說道:我們這時候被項羽打的相當被動,這時候根本不能阻止韓信稱王,你要是不答應,那就要生出變亂來。

劉邦捱了陳平和張良的兩腳,又聽到他們在耳邊說的話,也突然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但是當時劉邦正罵的在興頭上,這下怎麼辦?趕緊誇他,不行,那多沒面子;接著罵他,好像更不合適!因此當時場面一度十分尷尬。好在劉邦的腦子以180邁的速度飛速運轉,又接著罵:韓信平定了諸侯,還要封什麼假齊王,男子漢大丈夫,就應該做真的齊王。看見沒,這就是說話的藝術,看著像是罵,實則是不得已答應了韓信的請求。於是就派張良去封韓信為齊王,並且要了韓信的軍隊來打楚。

韓信:做人如果不知道知恩圖報,那怎麼在世上立足?

  (三)項羽

項羽聽說韓信滅齊之後,非常的害怕。首先是自己非常驍勇的大將龍且被殺;再者,如果韓信佔領了山東,那麼自己的國都彭城(今江蘇徐州)的形勢就變得岌岌可危。本來之前彭越就一直在後方騷擾自己的糧道,如果國都都被韓信給佔了,那麼糧道就徹底斷了;最後,韓信佔了齊,漢強楚弱的局面形成了。

項羽之前派了20萬軍隊給龍且去打韓信,結果被韓信打的一鬨而散,而且連龍且也被韓信給殺了。此時的韓信有30萬人馬,劉邦20萬,而項羽只有10萬人馬了。

這個時候的項羽終於急了。項羽第一次開始使用外交策略。派了一個人,叫武涉去遊說韓信。

韓信:做人如果不知道知恩圖報,那怎麼在世上立足?

  武涉見了韓信之後,對韓信講了四點:

  第一, 漢王貪得無厭

滅秦之前,按功勞分地,但是劉邦佔領了三秦還東出函谷關想要滅掉天下諸侯;

  第二, 漢王不足相信

之前劉邦差點死在項羽的手裡,項羽放了他,結果他還要回來接著和項羽打

  第三, 你因為項羽存在而存在

項羽存在,你的存在也就有價值,一旦項羽滅亡,你也就沒有價值了

  第四, 智者中立

你現在有30萬軍隊,劉邦有20萬,項羽10萬。你作為一個聰明人,應當三分天下。

韓信:做人如果不知道知恩圖報,那怎麼在世上立足?

當武涉說完自己的說辭之後,韓信並沒有聽。對著武涉說了這麼一番話:當年我在項羽手下的時候,官不過就是個郎中,位不過就是個執戟,說的話不聽,獻的計策也不用,因此我才跟隨了漢王。而漢王拜我為大將軍,給了我很多兵馬,脫掉他的衣服給我穿,把他的食物給我,對我的話也是言聽計從,我才有了今天,漢王對我的恩德說不完,我到死都不會背叛漢王。

很顯然,武涉對韓信的遊說失敗了。

韓信:做人如果不知道知恩圖報,那怎麼在世上立足?

  (四)蒯通

當蒯通聽說項羽派去的武涉遊說韓信失敗之後,自己也想著去遊說韓信。見到韓信之後,對著韓信說:我以前學過相面,你的面相最多不過是封侯,但是看你的背相,貴不可言。這把韓信說的濛濛的,就讓蒯通細細說來。

蒯通說:“目前的形勢而言,是項羽和劉邦在爭天下,兩人在彭城之戰後,在滎陽這個地方都打了三年了,是不相上下,誰都不能打敗誰,而且也打的是筋疲力盡。這個時候,你要是幫劉邦,那麼劉邦就贏了;幫項羽,項羽贏。這個時候你最聰明的做法,是三分天下,形成三足鼎立之勢。你以齊國為根據地,並且手裡還掌握這西魏國、代國、趙國,你也可以去擾亂劉項兩家的後方,或者說為民請命,讓劉項兩家罷手言和,你再封一些諸侯,這樣天下都會尊奉齊國。”

韓信:做人如果不知道知恩圖報,那怎麼在世上立足?

韓信聽完之後對著蒯通說:“劉邦對我非常好,給我配車,給我好吃的,好穿的。我聽說坐別人的車,你要和這個人共患難;穿別人的衣服,你要和這個人分擔憂患;吃別人的飯,你要為別人獻身。因此我怎麼可以為了利背叛這個道義。”

因此最後蒯通對於韓信的遊說也失敗了。

那麼這個時候項羽對於韓信外交手段失敗之後,接下來又該怎麼應對劉邦和韓信呢?而劉邦也和項羽在滎陽打了三年沒有取得任何進展,接下來劉邦又該怎麼對付項羽呢?下一次接著聊!

點擊閱讀上一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