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走向沒落是必然安史之亂只是導火索

安史之亂,如果究其根源,李隆基後期的昏庸,對藩鎮的放縱是難辭其咎的。但是一個王朝的動亂都不是瞬間爆發的,而是一點一點的積累的力量,就像洪水是逐漸積累最後瞬間爆發一樣。而它的深層原因可以從唐朝的土地制度中找到答案。

最早唐朝施行的是均田制,均田制從北魏開始發展直到隋唐完全成形。唐朝前期規定,十八歲以上的男子每人受田80畝,婦女不給予受田,出家的和尚和道士受田三十畝,雜戶不屬於純農業生產者受田數量是一半。而均田制的精髓並不在於百姓之間的平均分配,最重要的是貴族和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平衡。有爵位的貴族王公候伯子男受田五頃,朝廷官員五品以上受田二頃,五品以下受田二頃,這是什麼概念,歷朝歷代貴族的受田都不下100頃。

大唐走向沒落是必然安史之亂只是導火索

均田令規定貴族官僚的永業田可以自由出賣,而平民百姓的田是禁止買賣的,除一些特殊情況外。均田制的直接目的是很明顯的,就是消除土地兼併。而百姓每年需向國家交粟二石,絹二丈,綿三兩,麻三斤。而按照唐朝的產量,每畝地能產一石的收成,而交給國家的相比較佔比例是很少的。不過百姓每年還要服二十天的徭役。但這是最理想的狀態,若若是唐朝前期的狀態。從高宗時期開始貴族開始兼併土地,很多官田變成了私田,但是並不嚴重,並不影響均田制的施行。而中宗以後均田制逐漸的被破壞直到玄宗時期已經搞不下去了,一直到德宗時期均田制完全被破壞。

大唐走向沒落是必然安史之亂只是導火索

相對於太宗時期,中宗以後貴族階段土地佔有很大的比例,不過其餘的土地依然可以施行均田。我們言歸正轉,均田制和安史之亂的因果關係是什麼呢。玄宗時期因為土地兼併的嚴重,很多百姓失去了生計的能力。而這些流民就會去依附於地主階段,而很多流民都編入了藩鎮軍隊,自此唐朝的軍制就徹底改變了,由府兵制變成募兵制。下面簡單介紹一下府兵制:

府兵制為兵農合一的兵制,戰時為兵,平時務農,閒時訓練,全家免賦稅,唐朝鼎盛時期有折衝府657個,府兵兵力50-60萬。而士兵的武器裝備甚至馬匹都是自備,戰爭中獲得的戰利品全歸士兵,所以府兵是一種軍功制度,打仗有東西分,所以有戰鬥積極性, 戰鬥力強。可以看到府兵的基礎是田產,而均田制的被破壞,府兵也會隨之消失。在古代社會,田產就是百姓的命,也是府兵的一切。

大唐走向沒落是必然安史之亂只是導火索

而把府兵和招募的職業軍人做一下相比,就感覺非常的鮮明的差距。府兵有自己的田產而且不用交稅,雖然武器自備,但自備的武裝也是屬於自己的東西,而不屬於國家的。打個比方來講,你擁有自己的房子和租別人的房子住感覺是一樣的嗎,募兵和府兵的最大區別就是沒有自己的財產,府兵好比在自己的房子裡工作,而募兵好比住在公司裡吃的用的全是公司提供,但公司裡沒有一樣東西是屬於你的,唯一屬於你的就是那點微薄的薪水。從人性的角度來講有擁有感就有幸福感,府兵和招募的士兵他們的戰鬥熱情又怎麼會一樣,而且募兵所有的武器裝備都需要政府來提供,財政支出也就大的多。

大唐走向沒落是必然安史之亂只是導火索

而土地的大量兼併就導致了社會的矛盾。湧入藩鎮的流民,很多被招募成士兵,就好像是生了個孩子養不起丟給了別人。顯然這些士兵和中央政府就失去了隸屬關係,如果藩鎮將領加以收買就變成了自己的私兵。而唐玄隆對於這一點根本沒有任何的察覺,依然對藩鎮將領信任有加,整天和楊貴妃紙醉金迷。安史之亂的爆發是大唐走向衰落的導火索。但我認為即使沒有安史之亂,大唐也必然走向沒落。均田制的被破壞,造成的社會矛盾,以及國家腐化大唐的走向是可以預料的,正所謂與傾覆的車子走一路不會平安,安史之亂就好像把馬上要爆發的洪水提前決堤了而已。

大唐走向沒落是必然安史之亂只是導火索

強調一點安史之亂只是讓大唐從鼎盛變成了一個較為普通的國家,而並不是它滅亡的原因。實際上即便是晚唐還是很強的,唐朝的國力和軍力也不容小覷。叛亂哪個朝代都有, 只不過安史之亂的歷史轉折意義非常大,歷朝歷代的割據勢力也不是大唐一家獨有。

如果覺得寫的還不錯的話,關注一波吧,感謝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