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委抗疫记录②】白衣执甲 医者大爱——长江医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纪实

“全体党员要战斗在岗位,冲锋在一线!”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长江医院党委第一时间吹响了“冲锋号”。

“不计得失,无论生死,全力以赴,奋战到底!”在抗击新冠肺炎中,长江医院全体职工立下如此“军令状”。

开设发热门诊全力诊疗、举办隔离病房尽力收治、联系定点医院做好保障、建立送药小组送医上门……在严峻的疫情面前,长江医院构筑起“坚强堡垒”,广大医护人员如一个个奋勇冲锋的战士,前赴后继,与病毒“赛跑”,展现出大医精诚、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与情怀,生动诠释了新时代水利精神和“团结、奉献、科学、创新”的长江委精神!

战疫打响 刻不容缓

时间拨回2019年12月30日,武汉市卫健委下发《关于报送不明原因肺炎救治情况的紧急通知》,新冠肺炎防治战役打响!

疫情就是命令,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发生之初,确诊人数不断增加,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全面拉开。

【长江委抗疫记录②】白衣执甲 医者大爱——长江医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纪实

坚守一线的医护人员

“根据2003年‘SARS’病毒的防控经验,长江医院第一时间制定并启动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长江医院院长郑承泽说,长江医院敏锐地意识到此次疫情重大,全院立即进入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状态。长江医院迅速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下设疫情防控组、会诊专家组、院内感染督查组、物资保障组、通信联络组、密切接触者调查组和人文关怀组7个业务组,各司其职,并肩作战。

长江医院提出:“全院职工响应武汉市号召,没有紧要的事不离开武汉,为医院病患救治和疫情防控贡献一份力量!”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不胜不还!一时间,长江医院各科室医生护士挺身而出、主动请缨。

一次危机,一次大考。长江医院全体党员干部秉持必胜之心、责任之心、仁爱之心、谨慎之心,保持昂扬斗志,全力投入到抗疫的人民战争之中!

长江委党组一直十分牵挂奋战在一线的长江医院全体医务人员,委党组书记、主任马建华多次赴医院一线看望慰问医务人员,嘱咐长江医院全力做好病人和医护人员的防护,全力做好长江委职工的健康保障,“全委职工时时刻刻跟你们心连心,并肩战斗!”

逆行出征 “火线”冲锋

1月中旬,当疫情暴发时,距离华南海鲜批发市场距离不到3公里的长江医院,门诊同样迎来大批发热病人,门诊量剧增。

长江医院紧急成立急诊科发热诊室诊疗小组,先后由18名医护人员组成,全力诊治发热病人。如果说长江医院是疫情防控的“一线”,那么发热诊室就是“一线”中的“一线”、抗击疫情的“火线”。

【长江委抗疫记录②】白衣执甲 医者大爱——长江医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纪实

发热诊室

发热诊室成立之初,长江医院防疫物资相当匮乏,只有手术隔离衣,防护标准远没有达到要求。但看着一个个病人焦急、痛苦、求助的眼神,急诊科主任李慧情、护士长邹莉霞带领科室医护人员,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毫不犹豫地冲到抗击疫情阵地的最前沿。

“那段时间,每天有近百名发热病人前来就诊,最多时达200多人!”李慧情说,发热诊室前来就诊的有很多老年新冠肺炎疑似病人,他们来时病情很重,很多还伴有其它基础疾病,一时又住不进定点医院。“如果简单地让他们回去,病人得不到及时治疗,会非常危险!”

长江医院发热诊室及时开通留观室,把他们留下来,给予吸氧、对症、支持治疗,及时缓解病人病情,解除痛苦。当病人病情比较稳定时,发热诊室的医护人员又及时与定点医院联系,把病人安全转出,使他们得到进一步治疗。

一个多月,长江医院共接诊呼吸道感染病人5700余人,发热病人773人,疑似病人1033人,留观治疗近200人。

在形势最紧张的时候,发热诊室的医师上班时间平均每天超过10个小时,护士每天平均工作超过8小时,有些医护人员自己都累病了,还咬牙坚持着……连续八九个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护目镜中的汗水、脸上深深的压痕、干裂的嘴唇、嘶哑的嗓音是发热诊室医护人员的工作常态。

即便如此,医院各科室医护人员依然纷纷申请加入发热诊室。不需太多言语,动员令一下,没有躲闪、拒绝,只有主动请缨——这是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的坚韧不拔!

留观诊疗 性命相托

“在我们子女都不能陪护的时候,是你们竭尽全力救治老人,太感谢了!”一位80岁发烧患者家属,向长江医院隔离病房医护人员表达了深深的感激。

在疫情最紧张的时候,发热门诊排长队,定点医院更是一床难求。长江医院克服物资急缺、人手紧张、条件不完善等重重困难,调配全院内科、外科和妇科25名医护人员组成诊疗小组,建立了隔离病房。

转移病人、腾空床位、消毒防护、设置特殊通道……开辟隔离观察病房时间紧、任务重,一系列工作难度常人无法想象,长江医院几个小时内全部落实到位——背后是长江医院团结齐心、使命必达的信念和决心!

“我熟悉呼吸疾病,我上!”“我没有后顾之忧,我上!”在长江医院最需要人手进入隔离病房的时候,内科、外科、妇科……各个科室的医生护士纷纷挺身而出。

“隔离病房的医护人员是与患者最“亲密”接触的人群,大家几乎承担了病人隔离期间所有的诊疗、护理与生活事宜。”张济祥副院长说,医护人员对患者采取全天候、全方位治疗护理,大到诊断、注射、吃药,小到送饭、打水。还不忘时时为病人打气鼓劲,鼓励他们坚定战胜病魔的信心。

防护服、护目镜、N95口罩……医护人员全身上下密不透风,呼吸不畅,行动不便,半天下来往往全身大汗淋漓,还要完成每一个病人的护理。能够这样坚持数小时以上的,都需要有超人的坚强意志,而他们一干就是一个多月!

隔离病房自1月21日开始运行以来,收治留观病人近200人次,收治住院人数近40人,转上级定点医院住院30余人。

“长江医院主动承担责任,为长江委职工分忧解难,收治发热病人,为职工解决了很大难题!”长江委党组书记、主任马建华对长江医院予以充分肯定。

为爱守护 传递真情

发热疑似病人、密切接触者、出院病人……在疫情高峰期,长江医院组建隔离点医学观察小组,接管了武汉市格林豪泰酒店和武汉市仪表电子学校两个隔离点,先后对600余名患者和密切接触者开展医学观察和管理。大家同吃同住、共御病魔,呵护着脆弱而又顽强的生命!

【长江委抗疫记录②】白衣执甲 医者大爱——长江医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纪实

隔离点收治病人

在格林豪泰酒店,第一天晚上大家倍感“煎熬”。到达酒店时,大家发现比想象的还要困难:物资不足,病人多,医护少。除了照顾病人、联系转院,酒店房间的空调、地漏、灯泡……太多琐事需要他们处理。

“一晚上都没有休息,忙到全身湿透,嗓子嘶哑,孙跃明老师手都在颤抖,说话完全无力……”周南医生对那一晚的记忆历历在目。

大家刚到武汉仪表电子学校观察点时,只有空荡荡的寝室,扫地、铺床、架设备、消毒……一切都需要自己来布置。在隔离人员到达前,硬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对整栋学生公寓完成了院感分区。

在格林豪泰酒店隔离点,病人最关心的是能否及时转到定点医院及时救治。有一位老人是有密切接触经历的高度疑似病人,队长张雄仔细诊疗后发现病情十分危重,一晚上陪在老人身边,直到第二天清早传来好消息:终于争取了一个定点医院床位!

在武汉市仪表电子学校隔离观察点,医护人员重点对大家新冠肺炎的治愈效果进行观察和管理。这里收入了近300名新冠肺炎出院病人,不少病人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其中还有孕妇。为了帮助病人尽快康复,医护人员每天要把几百斤重的中药液提上楼,一一分发……

3月初,长江医院又接到新的任务——接管弘济骨科医院20余名伴有多种基础疾病且生活不能自理的新冠肺炎出院老人。大家整理行囊,抖擞精神,再出发!

外科医生黄灿桥说:“大家迅速凝聚到一起,在我们身后,是水利部、长江委、长江医院各级党组织为我们默默的付出,是所有关心爱护医护人员的支持和鼓励,战斗在一线,我们不孤单!”

全员出击 义无反顾

“请你们一定要保护好自己!期待大家战疫成功,平安回家!”从1月22日开始,郑承泽院长一共给全院职工写了6封信,在信中鼓舞全院的战斗士气,并且时刻提醒大家思想不能麻痹。

“用棉签采集咽喉部的分泌物,离患者面部不足10公分!患者往往会遇棉签刺恶心、呕吐,甚至喷嚏连连!”长江医院检验科主任王勇说,检验科担任着“直面病毒”的高危动作,特别是赴隔离点为病人采集毒核酸检测标本,采样达1000余份!

“疫情发生后,放射科每天CT检查人数比平时多了近十倍,科室人员连续奋战了40多个日夜!”放射科主任陈文胜说,CT检查是筛查新冠肺炎的重要环节,放射科第一时间设立了发热病人专门窗口和专门诊区,与发热门诊无缝连接,大家用“火眼金睛”侦察“敌情”,争分夺秒揪出病毒元凶。

医务处作为长江医院抗击疫情的“总枢纽”,分管副院长程进、医务科长龚翼焕、总护士长李蓉、科教科主任徐敏统筹安排,身先士卒。“要给我们的战士多穿一层铠甲!”大家合理调配防护用品发放、各个区域消杀、医疗垃圾处理……确保全院医护人员安全。

【长江委抗疫记录②】白衣执甲 医者大爱——长江医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纪实

处理医疗垃圾

为了防止院感发生,长江医院每日开展院内消毒杀菌,并重新划分功能区域,建立“三区两通道”,紧急改造隔离病区环境;全院职工每天上报两次体温,加强医疗废弃物、外来物资等分类存放和转运管理;一日三餐由医院的志愿者来配送,避免食堂人员、职工之间相互接触流动……尽管医院只有一栋楼,集医疗、行政、后勤为一体,但是强有力的措施杜绝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从知晓武汉市封城的那一刻起,药剂科主任王玉梅就开始四处联络购进各种防治药品和物资,长江医院志愿者们开上私家车,为一线“拼命”的“白衣战士”送回战袍和各项物资。大家如点点繁星,发光发热温暖着医院每一个角落。

长江医院下辖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天安排人员对社区居民进行排查、挨个登记信息。年轻的医护人员说:“说不怕是假的,但大家肩负着救死扶伤的情怀和责任,越是艰险就越向前,战疫赶上了就没有后退的理由!”

因疫情严峻,武汉市实行小区封闭管理,考虑到社区慢性病患者、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就医不便,长江医院组建了送药服务队。

那些天,送药联系人的电话每天被打爆,对照单子为病患者配药到凌晨,每周送药都在300多人次以上……尽管很苦很累,但患者拿到药时那一张张笑脸和一声声感谢,是支撑他们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

党旗飘扬 奋战到底

“我是党员,必须冲在一线!”

“危急关头,党员义不容辞!”

……

抗疫期间,长江医院广大党员干部奋勇争先,哪里有危险,哪里最需要,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身影。

“这是党员的使命感、责任感,作为党员和医生,没有哪个往后退缩的!”长江医院老党员、老专家刘敦礼在央视新闻联播中激动地说:“如果我不参加这次斗争,那我这几十年的医生生涯就会留下遗憾!”

在格林豪泰酒店隔离点,成立了临时党支部,为了让别人早点下班,党员们都提前一个小时步行到隔离点;为了保护队友,党员们主动将紧缺的物资分给其他人……在党员们的带动下,4名医护人员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

“看着身边的共产党员,像一个个战士,听着指令向前冲,我也希望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急诊科主任李慧情也郑重提交了入党申请书。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面对鲜艳的党旗,2月15日,长江医院6名职工高举右拳,庄严宣誓。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长江医院一线党员干部拧成一股绳,让鲜红的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3月13日,水利部嘉奖疫情防控一线集体和个人,长江医院3个集体、10名个人获此殊荣。

“大家发扬连续作战、不畏牺牲、甘于奉献的精神,始终战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拯救生命、救死扶伤,在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作出了突出贡献,你们是全委干部职工心中最可爱、最美丽、最可敬的白衣天使!”3月16日,长江委党组书记、主任马建华赴长江医院及隔离点,代表长江委党组向长江医院全体医务人员表达了崇高的敬意。

医者仁心,众志成城。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长江医院广大医护人员用生命与病毒抗争,用双手托起患者生的希望,把初心和使命印在岗位上,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铮铮誓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