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的美名與汙名

《中華小當家》中劉昂星參加廣州特級廚師初試時做了一碗以“國士無雙”為題的炒麵可以說是眾考生中最切題的。韓信在歷史上確實被蕭何稱為“國士無雙”,但是在動畫中竟被描繪為滿臉橫肉,青筋暴起的莽漢形象,確實與我等國民所接受的傳統文化不甚相符。好在作者借主人公之口以韓信為例說出了這碗麵所傳達的思想:韓信為將,不在勇武,而在謀略。為正史挽回些面子。對於日本這種將演義小說當做正史的神奇國度,我只能說:改編不是亂編,戲說不是胡說。

韓信在中國知名度極高,在民間也很有市場,比如太平歌詞裡就有一個曲目叫《韓信算卦》,韓信生前做了五件錯事,每件錯事折了他八年陽壽,一共折了他四十年的壽,原本他可以活七十三歲,結果他三十三歲就被呂后和蕭何設計誅殺,死相極其難看。他的生平很多人都瞭解,貧苦出生,雖然有學識,但遊手好閒,人品差勁,生計全靠蹭吃蹭喝,之後投靠項梁、項羽、劉邦,在蕭何的推薦下成為大將軍,被封為楚王,可謂是勵志的典範。秦末出現亂世,原有的秩序不復存在,前有陳勝吳廣,後有劉邦、韓信、陳平等一眾屌絲異軍突起,原先的貴族統治明顯靠不住,真正有才能的人才可以崛起於亂世。劉邦也是順應潮流唯才是舉,把只是治粟都尉,而且還有逃跑記錄,革命意志不堅定的韓信直接提拔為大將軍,而且是齋戒設壇,親自授予大將軍印,含金量不知比其他的將軍高了多少,想必在漢軍中也屬於上頭條的新聞。日本在唐朝時期全面的學習中國,派遣大量的遣唐使,卻沒有學習科舉制度。可能是科舉前各個大才子都拿自己的詩稿前去顯貴那裡行卷“走後門”,日本人覺得不學也罷,所以日本古代的統治階級是固化的,但在戰國時期也有像豐臣秀吉從平民到榮登關白的特例。

韓信是一位軍事家,後世被稱為“兵仙”,這個“仙”字形容得很到位,韓信指揮作戰確實很有藝術感。秦末經過連年戰亂,正規部隊消耗殆盡,就連章邯出兵也要釋放監牢中的囚犯補充兵力,最後二十萬秦軍還是被項羽坑殺了。滅秦之後,各地封王繼續擴展軍隊,原先的正規軍數量越來越少,再加上戰事頻繁,沒有時間訓練部隊,因此達到了如韓信所說的“驅市人而戰之”的程度。這樣軍隊的戰鬥力和作戰意志就很成問題,韓信正是抓住了這一點。攻打魏國時,佯裝在渡河,趁敵不備直取安邑,魏國軍隊立馬瓦解;井陘一戰,韓信背水列陣,派兩千輕騎去敵營插旗,前後夾擊,打敗十倍於己的軍隊;濰水之戰,韓信先佯裝失敗,吸引龍且渡河,再挖開堵塞濰水的沙袋,擊敗孤立無援的龍且,楚軍群龍無首,不堪一擊。可以看出韓信每一戰都通過佔領城池和擊敗主將來消滅敵人的士氣,彷彿他懂得馬克思主義哲學,只要解決了主要矛盾,其餘的次要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

歷史由勝利者書寫,韓信是失敗者,雖然流芳後世,但也作為反面教材警醒後人,尤其在滅齊之戰中,對已經放下武器,接受改編的齊軍發動突然進攻,不僅害死了“和平大使”酈食其這個好人,還將己方力量的一部分排斥出革命陣營,這種行為好比李逵亂斧趕跑扈成,李雲龍端了謝寶慶的黑雲寨,是很嚴重的政治錯誤。不僅如此,韓信還要挾劉邦封他為齊王,赤裸裸地挑釁領導,下屬不該犯的忌諱他都來一遍,也不難想象韓信最後的下場。如果以劉邦,也就是勝利者的角度來看,韓信確實是作死能手,一點也不怨枉,但看事情不以當事人的角度分析,就以不忠不孝這類道德制高點實行打擊的他人的那種人統統都是道德逼。

韓信這麼做也是有理由的。征服燕國後,劉邦收繳了韓信的兵權,又派給他一部分兵攻打齊國,結果途中得到齊國已經投降的消息。相信韓信的心情就像李雲龍一樣,憑什麼老子的主攻讓人搶走了,韓信是個很貪婪的人,而且吃相難看,把這麼個大功勞拱手相讓他豈能甘心,所以他假裝不知道,繼續向齊國進攻。

不得不說劉邦真是個老江湖,征戰勸降一手抓,能文能武兩開花,一手製造矛盾,假如酈食其沒有被烹殺,事後也會和韓信發生矛盾,這才是真正排擠己方力量。並且韓信戰功卓著,劉邦不以嘉獎,反而立即沒收兵權。韓信在漢中時曾勸誡劉邦莫要像項羽那般婦人之仁,不肯對有功之臣進行封賞。韓信攻滅齊國,手握重兵,完全可以自立,劉邦封的齊王也不過是個命分,如此這般劉邦依然滿腹牢騷,最後在張良勸說下才勉強同意,完全違背了革命的初衷和許諾。

韓信和劉邦這對難兄難弟在歷史上都有汙名,相比之下,劉邦的汙名要更多一些。尤其是《王的盛宴》、《神話》等影視劇中為了拔高和歌頌項羽,把劉邦黑得外焦裡嫩,體無完膚,只能說流氓真得不好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