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十二時辰》故事結構上的幾處硬傷

《長安十二時辰》看到20集了,就截止上述進度展現的故事情節,說說個人看到的幾處硬傷。

一、佯攻的狼衛

故事的起源,是西域傳來狼衛可能危害大唐的消息,然後發現有人試圖一次性入關15名胡人——這才引出崔六郎臥底被殺,確認已有15名狼衛入城後失蹤的危機待解。

而從後續情節得知,這15名狼衛之前,已經悄然入城了超過50名以上的狼衛隨龍波另居隱秘院落,最後這15名狼衛純粹是為了行動當天分散靖安司視線的佯攻部隊。

而從後續李必對話裡又說,若這15名狼衛若是找胡商走私入關就很難查到;正是因為找了有做暗樁動機(給兄弟立功)的崔六郎才被發現和跟蹤。

那麼,既然這些已經準備犧牲的佯攻狼衛已經是棄子了,如果繼續用之前成功的方式悄悄入城後、再在狼衛首領曹破延的帶領下殺將起來,不是對長安城的打擊效果更大、吸引靖安司等安保部門注意力的掩護效果更好?

讓最後這15名狼衛行蹤暴露的結果,是被輕易撲殺——如果第一輪沒有駝鈴示警的失敗,崔器完成突襲的話,曹破延被一併撲殺,則靖安司開局的大捷了,佯攻狼衛對後續龍波行動就再無掩護效果了。

事實上,即使有了崔器的撲殺未絕、和後續的張小敬二度追殺,之前被犧牲的14名狼衛及行動也都沒有實現佯攻的多少效果,僅僅是為了展開本劇故事提供了墊腳石而已。

這種硬傷,在好萊塢的名片《印第安納瓊斯》第一集裡也出現過——就是印第安納瓊斯不去找法櫃,納粹也根本找不到法櫃,瓊斯也不用去奪、毀法櫃,故事也就不需要那麼驚心動魄了。

二、靖安司的內鬼

剛成立幾個月且只有幾十人還是李必親自挑選人員的靖安司裡有內鬼,本就匪夷所思。

若說這內鬼是右相的(比如至今行為飄忽的姚汝能是右相暗樁的嫌疑就最大)、或者是皇帝或哪個王子的(如徐賓的暗樁嫌疑),還情有可原,畢竟這些大佬的勢力深厚人脈廣,欺瞞過李必安插暗樁還是可能的。

但陸三這種龍波的暗樁能進來就很詭異了。

首先,望樓及暗語系統是靖安司能高效運行的重要法寶,其暗語系統屬於高度機密,無論是暗語系統被破譯還是傳令系統可能的誤傳誤導,都足以讓靖安司死無葬身之地。

可偏偏傳令兵裡就有陸三這種暗樁,而且不是權利系統相互傾軋的對手暗樁(那種危害性相對較小),而是龍波這種就是於大唐你死我活勢力的暗樁。

即使到20集時已顯露龍波背後的支持人物是誰,以其對外顯示的能力和地位,也無法操控何執政來讓李必接受一個暗樁吧?

三、張小敬的職位和作用

前面開篇時,張小敬出場的身份介紹是前長安不良帥,隨後幾集內容涉及時也是在做長安不良帥的行為和事蹟。

但到十幾集時卻變成萬年縣的不良帥了。

這裡可能屬於前後不統一的文字錯誤,估計是怕很多人不瞭解長安城與緊鄰的長安縣的地理、人文關係,後期改動時的疏漏吧。

而張小敬查案的手段,也看不出太多的高明。

入手是從崔六郎的只喝粥的習俗解剖出長安輿圖,再追查輿圖、追查油料、追查恩客牌等等,都只是跟著線索走,而不是跟著犯罪思維的需求走。

因此只能亦步亦趨的緊追不捨+總是功虧一簣(這點日系罪案故事裡的警察也常採用這樣勤勞+無禮的偵破方式)。

而李必這樣觀大局的人,除了在開始問崔器長安城有多少可被狼衛攻擊弱點時表現出大局觀外,也時一味的信任/等待張小敬、用不斷給張擦屁股的方式去支持,而不是從大局高度去預判、預設來引導偵破進展。

另外,若沒有崔器不狼一擊不中的失利導致崔六郎被殺,就沒有張小敬出場的機會——那麼徐賓冒著毀掉大案犢術信譽而私選的張小敬,無論是什麼目的,又怎麼實現呢?

四、大案牘術

大案犢術,配合望樓、暗語系統、狼煙追蹤,簡直就是對應堪比現代安防上的大數據、天眼、量子通信、人臉識別這樣完善的系統。

這樣的系統從創建到完善、運行,幾個月的時間裡就發揮出媲美千年後技術水平的能力,那麼這幾個月裡徐賓應該是非常忙碌的。

但徐賓居然還有研發竹紙技術的時間、精力,還能維持那麼大規模的作坊——而最恐怖的是明察秋毫的李必這種人對手下主事的副業居然一點都不—知—道!

所以,讓大數據這種概念的技術出現在古代故事裡,不管如何包裝,結果還是很突兀的,與當時的其他情節就很難不衝突了。

當然,這種精密的系統能高效的最基礎需求就是數據的準確,一旦個別數據不準確(如入城延州墨料到底是15桶還是300桶),整個大數據的基礎就崩潰了。

同樣,量子通信一樣的暗語系統不管多難破譯,一旦傳令兵被暗樁了,也就無用了。

~~~~~~~~~~~~~~~~~~~~~~~~~~~~~~~~~~~~~~~~

以上,是《長安十二時辰》看到20集時發現的一些故事結構上的硬傷。

雖然故事整體上,美工很棒,節奏也把控的不錯,但這些故事基礎上的細節不紮實,這個故事就容易虛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